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三 第十八愿叫念佛往生愿,是整个净土教法的核心,也是信心成就的因愿文,愿文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至心、信乐、欲生”三种心,二是“乃至十念”,三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再加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根机。净土法门是通过称赞、得闻名号获得利益。这条愿是总持,愿里面有“教行信证”的次第,有阿弥陀佛成就的因果以及体用,所以这里不太容易明白,大家要注意。核心的部分从成就文来说,就是一点,有了信心就得到了往生。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信心”,但是净土教的信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信心,很多人不相信净土教的“信心成就”,因为净土教的信心成就,平生业成,有点类似于禅宗的开悟,所以非常不容易理解和相信。 一、第一种心——至心 上两节我们主要说了至心、信乐、欲生三种心中的“至心”。至心是真实心、清净心。这种心实际上是佛的心,并不是众生的心。在这个愿文里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至心信乐”前面虽然说是十方众生,但是这个至心是指佛心,佛成就的心,不是我们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心。上一节我们主要说了这个至心的内容,什么是至心呢?是指至极清净的心,我们凡夫没有这种至极的清净心。 二、第二种心——信乐 1、什么是信乐? 下面我们再看第二种心“信乐”,什么叫信乐呢?在无量寿经甄解里面说,“信乐”也叫做信忍、爱乐甚深广大功德之心。信乐,乐就是欢喜,那他要信什么呢?信广大功德法。广大功德法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名号是总持,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功德,因此你信这个名号,就是信西方极乐世界,信阿弥陀佛。信乐的意思,首先是信忍,忍就是忍可决定的意思,然后是爱乐,甚深、广大的功德之法。这条愿里面的“信乐”,是信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能从这上面产生欢喜、爱乐,所以叫信乐,这个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信乐,千万不能跟我们自身的信心和欢喜相等同,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2、凡夫无真实信乐 三界之中我们忍可决定的主要就是欲乐,相对来说我们是欲界的众生,相信和喜欢的就是欲乐,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我们通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跟外面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接触,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觉触(冷热)、意知法,叫六入(六根门头),通过这六根跟六尘相接触,产生苦乐的觉受,然后生起贪心和瞋心。如果觉得乐,我们就生起贪心,如果觉得苦,我们就想离开,虽然不一定会有瞋心,但是自然选择离开它。所以说从凡夫的角度讲,我们的信乐就是相信五欲的欲乐。而这条愿里面说的信乐是指什么呢?他所对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用口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同时,通过耳根听到,在用心对这个名号接触,从这个名号上面产生爱乐之心,这个就是信乐。 世间男女的爱情能产生很强的爱乐之心,这是阴阳相互吸引的结果。那么往生净土,我们对名号,从阿弥陀佛的名号上面产生很强的爱乐之心。这两者完全不同,前者(男女的爱情)是跟“欲”有关的,但是它也能产生乐,而后者(十八愿)的爱乐之心,是信忍(肯定)爱乐,这种信乐是菩提的正因。但是这种“信乐”不是我们这样不善的凡夫所能产生的,我们具足烦恼,习惯对五欲的欢喜爱乐,没有真实清净的“信乐”,所以无上的菩提很难成就,功德难得。要我们凡夫产生这种“信乐”之心是很难的。 阿弥陀佛在做法藏菩萨的时候,他就观察到象我们这样的凡夫从无始以来,由于一直流转在无明的大海之中,沉迷于三界二十五有的环境。我们内在身心的组成,是无明报应的身体,不吃饭就会饿死。我们对苦乐的觉受大体相同,虽然也有别业,但在共业上面有相似性。凡夫都是以无明为主,身口意造作贪染的业力,流转到今天,沉迷于财、色、名、食、睡,被这个网牢牢地罩住,生不出对佛真实的欢喜爱乐之心,没有真实的信乐之心。 无上功德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我们由于不认识它,所以真正的信心很难获得。凡夫身体有很强的执着,都是用身体去感受佛,所以感受不到象佛菩萨的那种快乐。我们现在多数都在欲界,色界有禅定,他们的乐就超出我们,所以过去出家人不成家也能很好地过下去就是因为有禅定,世间人有五欲的乐,而他有禅定的乐,他的定乐,要比五欲(财色名食睡)乐还要快乐得多。我们没有经验,就不太容易相信体验不到的乐。但即使是“定乐”,它也不是清净的乐,不是对无上功德产生的这种爱乐,“定乐”也是染污的乐。由于我们是无明、贪、瞋、痴为心,所以即使“昼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灸头燃”,在那里诵经,绕着佛一天到晚地转,如果你的心不真实清净,那这种善叫杂毒之善,因为有贪心,这贪爱的心就柒污了这个善行,这个行就叫杂毒的善,也叫做虚伪的修行,它不是真实净业。我们用身心去感受苦乐,身体生了病就会觉得难过,是要去治的,但是心病大家都普遍感受不到,都没有觉察自己的心是有毛病的。我们身有病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心有病,所以要靠我们有病的心去修行,想往生到净土去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人特别“着相”,只要面子不管心。佛法根本是心法,心是统帅,你造的是善业还是恶业,主要看你的心,以心为主,很多“伪善”的人,表面上很好,心不好。凡夫就是贪财、色、名、食、睡的心,即使修成了禅定也是贪禅定,贪财、色、名、食、睡固然不好,其实贪定那也很糟糕。因此佛法不主张升天,为什么呢?因为贪定的人,就好象喝醉了酒一样,天人也是很贪着,抱着不放。所以三界中贪欲不行,贪定也不行。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到底什么时候高兴呢?是不是念阿弥陀佛就很高兴,比得到任何宝贝都高兴呢,有没有这样忍可(认可)呢?恐怕很少人,很少的时候有。所以凡夫念佛不觉得欢喜,发了财还更高兴,这是真实情况。 3、得闻名号,接受佛回施的清净信乐 信乐名号是成佛的正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正觉法体。获得信乐的方式就是通过称名、听闻,经上说“闻其名号”,“其有得闻,彼国名号”,用心都在“闻”上。“闻”不单是听到,是乘佛力信心开发产生欢喜,这种“信乐”才是成佛的正因。 这条愿叫因愿文,是法藏菩萨因地所发,他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呢?因为他看到我们贪着三界,流转生死,没有出离的因缘。我们流转的原因,法藏菩萨诊断出来的结果是,我们的心有问题,不能信忍、爱乐甚深广大的功德之法,没有清净信乐之心。法藏菩萨看到这样的我们,就在一念、一刹那中悲怜我们,因此发愿选择经过久远长劫的修行,成就真实信乐心回向给我们。他修成的标志就是他成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里面就有这个信乐之心,所以你念佛的时候要知道这点,你要把重点转向阿弥陀佛那边,通过称念、得闻“光明名号”,接受佛的回向,你贪染(染污)的心就被换掉了,佛就把他成就的清净信乐之心换给你了。 这跟我们通途意义上的自力修清净心、修信心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念佛,千万不要在自己心上面用力,你再怎么用力,昼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那个还是贪染心,是杂毒之善,不是真实业。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依靠自己修行,而是法藏菩萨已经修好了回向给我们。 4、信乐成就 在后面的成就文中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就是通过闻其名号,“其”就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听闻到他的名号,他的名号就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在这上面生出信心欢喜,这就是成就。信心欢喜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法藏菩萨回向给我们的,你有了“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就表示你得到了,成就了,往生决定了。我们这个地方说的至心、信乐、欲生叫因愿,是法藏菩萨因地的发愿,在我们身上成就的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你就得到了,往生决定了。阿弥陀佛就把你的心换好了,把佛成就的清净信乐的心换给我们了,你就开显了菩提的真因。 所以如来真实心中成就,这种信心是没有怀疑的真实敬信。这种敬信必须在念佛中,在听闻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中获得,这种信乐就能持真实无上的大功德。这时我们就不是单纯的喜欢五欲,你也觉得佛法能够带给我们大欢喜,大安乐,你是遇到了宝贝了。如果你没有得到真实信乐,你会觉得财、色、名、食、睡最好,那你虽然说自己是佛弟子,那也是口头上的,心里不是。你对佛法有真实的欢喜爱乐,你就是真佛弟子,别人再来阻止你追求佛法也挡不住了。所以我们不断在六道轮回,受财、色、名、食、睡这种心力的牵引,道德、礼法、戒律、禅定都不能真正阻挡这种力量的运行,只有真实智慧才能挡住,而“慧”就是无上功德的光明力。 我们得到阿弥陀佛回向来的信乐心以后,就会对无上功德产生爱乐,就会去不断去追求真实的功德,这时阿弥陀佛就是真正的大导师了,三宝也是真正的宝,你就从心底对佛法产生真正的恭敬喜欢,与生命自然合为一体,就象凡夫与财色名食睡合一一样。 法藏菩萨已经修好了,我们想得到是不难的,得到了佛回向心,你就能够成佛了,因为它是无上涅槃的真因。这种心也叫愿做佛心,这个“愿”从哪里产生?是从快乐上产生,我们的愿望普遍都是从“乐”上产生,如果你没有从无上功德产生快乐,而你说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你这个愿是有问题的,可能你还是在追逐情感和欲望,心牢牢的被绑在三界中。因为你没有对佛法无上大功德“乐”的体验,你即使说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愿也不是真心的。 信乐之心就是愿作佛心,有对佛无上功德的喜爱之心,它也叫菩提心,是横菩提心。横是相对于竖,竖就对圣道而言,比如天台宗,禅宗、密宗讲的就是“竖菩提心”,和净土教的“横菩提心”是不一样的。净土教讲的“横菩提心”是怎么生起来的呢?他是从信乐产生出来的,从无上的大功德上,从阿弥陀佛的名号上,从极乐世界上产生的。你不单是见到了极乐,你还体验了极乐,虽然不是完全的体验,只是体验了一点,虽然只有一点,但是你娑婆世界的因缘从此就谢了,六道轮回的门就永远的向你关闭了。由于你见到了真乐,你就见到了极乐,那么你就生起了真正愿往生净土的心,这个就是“信乐”的心。 三、第三种心——欲生心 1、欲生心就是愿往生净土之心 下面说“欲生心”。“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欲”就是“愿”的意思,欲生就是愿生,这个愿叫厌秽欣净,秽就是脏、不干净、污秽。讨厌污秽向往干净这是我们的本能,所以我们现在都喜欢买好的房子,住在好的环境里面,当然这只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相对的选择。如果拿我们整个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一比,那都是肮脏的、不干净的。拿六道轮回跟往生极乐相比,那六道轮回则是不净的。 “欲生我国”,这里不要把它误会成死(死是苦痛,也是不净的)。欲生是生到哪里去?是生到最干净的极乐净土去,出离六道轮回,不死生到无胜清净庄严的地方。所以是“欲生我国”,而不是“欲死我国”,大家千万不要领会错了,把往生净土和死亡划等号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欲生心也叫向道的心。道是什么?道是真理,也叫真实,欲生净土,成佛的心。而厌秽欣净是以解脱为主,对于我们受苦的众生来说是解脱,因为我们是一直在苦难中不得解脱,所以我们先要解脱。在佛法里面按照次第分成“解脱道”和“菩提道”,解脱是个体解脱,我先把自己解脱出来,这叫做解脱道;我自己解脱以后,再帮助所有人解脱,这叫菩提道。我们都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往生,主要是以追求解脱为主的,而“解脱”跟“成佛”是连在一起的,解脱了然后成佛。 2、凡夫无真实欲生心 法藏菩萨在发愿的时候,他为什么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发愿,就是他发现我们这些凡夫是久住生死,从来没有向往真理,向往解脱,向往成佛的心,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释的开篇中就说,“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我们大家一天到晚都在忙,那你有没有想过我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按照佛法的解释来说,你就是在忙生死之业,而身体忙的原因是因为心在忙,我们的身被自己的财、色、名、食、睡的心奴役着,被他化自在天王(魔王)驱赶着,忙着造生死业。而且我们现在人的观念是越忙的人越有本事,所以事业做得越大越舍不得放下,结果是共业做得越来越多。而真正有几个人在为修道,为追求佛法而忙碌呢?很少。比较而言,我们能在人生里面,抽出一点时间来听闻佛法,这很难得,这是宿习善根,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人身难得,难得在哪里呢?我们有观察力,因此可以在忙的时候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我忙得有意义吗?我是真正的快乐吗?不要欺骗自己,不要因为别人说你很有本事,你就越忙越有劲;一家人全靠你,你就很高兴,你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一直会这样高兴吗?如果你觉得忙得确实很有意义,不但对自己有意义,而且对国家和社会对所有人都很有意义,现在高兴,以后也会一直高兴,那你就忙,那就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你忙了一通之后,回首一看,觉得完全没有意义,那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所以眼光不同、见地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在佛菩萨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如财、色、名、食、睡、贪、瞋、痴),对凡夫来说都是很甘甜的东西,久久的沉迷于其中,因为两者的心是不一样的。所以修学佛法,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 3、真实信乐为欲生体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劝导我们,你们应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娑婆世界很苦、八苦交煎,释迦牟尼佛在此方发遣我们,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召唤我们。我们没有愿生净土的心,所以烦劳两位佛,一个在这边劝导(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另一个在那边召唤(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虽然这个是佛的愿望,而我们还是不听。我们的心非常坚固,那我们到什么时候才听话呢?只有等到你真正的信乐以后,你就自然听话了,你的心改变了,然后这个心就自然地引导你的身。当你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自然、自动的,身心统一地归命了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阿弥陀佛,归命也就是发愿,愿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如果你对阿弥陀佛的净土产生了很大欢喜,这就是出自于本心。所以这个心口相应的念佛是内在具有信乐之心,表之于口齿,这才叫念佛,这种人才叫念佛人。不是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而心里想我要修行,我的功夫还不够,我要积累资粮,我要好好修,这样的修不是佛选择的本愿。想法自己觉得是好,问题是照不见自己的心,自以为好,其实不行。 4、欲生心即是回向心 法藏菩萨的愿心,是为我们拔除痛苦的心。象微尘一样的有情众生,在烦恼的生死海中根本没有清净愿往生心。凡夫都是自私的,总想对自己好一点,问题是我们没有智慧,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对自己好,所以经常是想自己好却给自己招来更多的苦。是故法藏菩萨矜哀悲怜我们这些苦恼众生,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乃至一念一刹那,回向心为首,得成大悲心,故以利他真实欲生心,回施给我们,所以这个欲生心即是回向心。阿弥陀佛给我们一个真实愿往生净土的心,如果你真正有了愿往生的心,就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慈悲,你也真正有了拔苦与乐之心,这种心也就是自然度众生的心。 如果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可以彻底地脱离苦海,已经得到确定了,那么你对喜欢的人、有缘的人,自然会生起希望他们往生净土的愿望。这就发起了度众生的心,摄取众生的心,让他们也生到有佛的国土,获得真正的大安乐。就象我们见到国家主席后感到非常的欢喜,以后见到人就要告诉他。如果你是见到了“佛”,见到了极乐净土的快乐,那你自然也会想告诉其他人。但是就怕你见不到,假如你没有见到,当有人问你:“你有什么体会?”这体会你是编不出来的,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是你要用生命去体验的。 南无阿弥陀佛。 纯祥法师讲经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