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记忆--天王寺 据《弘治句容县志》记载,天王寺的匾额是从唐朝中和年间(唐881年僖宗年,皇帝儇,距今1122年)开始的。当初,寺的名字叫丰乐,寺庙建在茅山的南面,后来迁移到浮山。伽蓝神大显神通,金陵周围方圆百里,遇有水灾旱灾小疾大病,来寺庙祈祷,就像有声就有回音一样,非常灵验。丰乐寺的名气传到了朝廷,朝野内外都认为伽蓝神就是昆沙门天王、于是朝廷就赐给寺庙现在的匾额。天佑二年(唐朝906年哀帝年,皇帝晔,距今1097年),皇上下诏,全国所有寺庙,凡是没有匾额的全部撤毁,近方的如承仙乡、通德乡、政仁乡,一共九座寺庙,毁掉了八座,只有天王寺因为匾额而保存下来。宋朝至道二年(北宋997年太宗年,皇帝匡义,距今1004年),改为天佑寺,寺庙如当初一样保存完好。至元符年间(北宋1098年哲宗年,皇帝煦,距今905年),寺庙破败,僧人法超立志募捐善款,撤去破旧的寺院,重新建造,辛勤达十年,终于建成。过不多久,北宋南渡,金兵沿江而下,纵火烧及寺庙大殿,桶里涌出如注大水,泥像观世音菩萨眼里像含着泪珠,金人惊恐万状,大火随即停止。建炎年(南宋1127年高宗年,皇帝赵构,距今875年)后,僧人守一修葺整理非常认真,但不多久又破败不堪了。大德丁酉年(元朝1297年成宗年,皇帝铁穆耳,距今706年),僧人行超(号物外)不借助众人,慷慨解囊,倾己所有,创建大殿,又过了几年,供设起佛像,创建成僧堂、厨舍,僧堂后面疏浚了大井。又得到了众多老朋友和当地富人豪绅的帮助,修筑了藏经阁、钟楼、西厢山门,天王寺整体栋宇宏丽,金碧辉煌。行超公又买了千亩良田,每年收入田租八百担粮食。天王寺大高钟鼓木鱼长年不绝,远方和尚来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自从有了天王寺庙以来,到现在(约在元朝大德丁酉年1305年间,距今698年)应该是达到鼎盛时期了。 还说,开山祖师融禅师,受法于茅山真观里,修行于牛头山,从唐朝永徽年间(唐朝650年高宗年,皇帝治,距今1353年)以来,从丹阳背米回寺,早上去,晚上回,往返八十里路,供养寺里三百人,又回忆起山庙的兴盛,都是由于四大天王显灵。在唐僖宗前朝,经营修葺整治完毕,在宋朝南北将分时有田租可吃,并且可赡养往来僧侣,这与融禅师开山背米以供僧众相比,怎么样?现在行超公建造寺庙,正当天下太平无事之时,与以前法超创建寺院时相比,怎么样? 后经战火、建国改作粮库与十年文革的浩劫,寺庙现已不复存在,但只要你现在在原址细心查找,仍能寻见寺庙的一些雕刻精美的残砖破瓦,足可见鼎盛时期寺庙之昌盛…… 现在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参与寺庙重建。 每当人们回忆天王寺的雄伟,怀念天王寺的盛况,更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一个个迷人的传奇…… 箍桶匠独造天王寺 天王寺,乃唐朝中和年间皇帝赐额。僧法超刻志募缘新建;造址于今天王镇粮管所大院内西面。当时募缘之日,法超邀请四邻八乡众多富户当家人前来相聚。由于建寺工程大,投入资金多,在相聚落坐时竟木一位施主敢坐上席。虽然经过一番客套推让,最后仍然没有一个愿坐上席的首位。就在法超为难之时,从外面走进一位施主,自称是一个走村串户的箍桶匠。只见此人来到客堂,毫无客套,大大方方的坐上了那没有人敢坐的第一把交椅,引得众多施主面面相觑。 募缘开始了,法超手捧礼花托盘,走到桌前,敬请施主们自报赞助的钱数。可是,那些先来的施主皆不肯动笔,都将目光盯着箍桶匠。这时候的箍桶匠却笑着说:“众位先到,理应先报,剩下的多多少少我全包了。”谁知此话出口,触怒了众人,一个个立马离席甩袖而去。这时客堂上留下了唯一的、也就是最后到场的一位施主,他乐呵呵地对法超说:“既然如此,法超大师也不必多虑,就让我箍桶匠独造天王寺。” 由于得罪了众富户,箍桶匠并不是一帆风顺。就在大殿龙木就位的时候,可能是有人成心算计,收买了一位大木匠,大木匠将龙木正梁故意做短了数寸。怎么办呢?眼看上梁时辰即到,就在香烛点燃、佛经念诵、鞭炮齐鸣的节骨眼上,箍桶匠飞身登上,将自己的一把斧头支住了接头,使大梁龙身按时落位。寺庙建成后,有许多施主敬香时,猛然抬头望大梁,见到一把斧头支托龙木,而眼睛一眨眼又飘然不见,留下了千古传奇。 四金刚独特 天王寺大殿分立着四大金刚,又叫四大天王。不仅塑身高大,其造型也十分独特,增长天王手执宝剑,意为“风”;持国天王手抚琵琶,意为“调”;多闻天王手持宝幢,意为“雨”;广目天王手握水蛇,意为“顺”。既是佛门法器,又是寓意为“风调雨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