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腻畸的故事 文/唯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国中有一婆罗门名叫宾头卢埵阇 ,家境本自清寒,他的太太却一连为他生了七个女儿,于是生活更显困顿 了。 其妻不仅生得丑陋,兼又性情暴躁,无有智慧,时常没来由的怒骂其 夫,吵得家中不得安宁,七个女儿长大纷纷嫁人,又三天两头的跑回娘家 求取所需,若有不给,女儿就哭闹得寻死寻活,七个女婿更是时常聚集到 婆罗门家里“打抽丰”,婆罗门咬紧牙关,尽情款待,唯恐不周。 有一天,婆罗门向人借了一头牛要到田里去耕作,谁知牛在沼泽中走 失了,婆罗门非常沮丧,坐在田埂边想着:我到底造了什么罪,弄得如此 命乖,内常遭恶妻怒骂,外又被七个女儿、女婿压榨得疲惫不堪,如今借 来的牛又弄丢了,何以向牛主交待? 婆罗门愁闷郁郁,勉强打起精神四处寻牛。偶然来到林中,见佛陀一 人端坐树下,诸根寂定,静然安乐。婆罗门伫足观看良久,心中忽有感触 ,心想:如今最快乐的人,就是瞿昙沙门了,没有恶妻的漫骂,没有女儿 、女婿来烦心;没有耕田稼作之事,也不会因此借了人家的牛又弄丢了而 忧心忡忡。 婆罗门的心思被佛陀以他心通看得清清楚楚,佛陀于是对婆罗门说道 :“我知道你心中很羡慕我现在这个样子──安详静谧。没有恶妻的漫骂 ;没有七个女儿的烦扰;没有七个女婿时常聚集到家里又吃又喝,弄得你 精疲力竭,也无需忧虑田里的作物,更不必向他人借牛而把牛弄丢了,多 一层郁闷,是不是呢?善男子!你想像我这样,就来出家修行吧!” 婆罗门告诉佛陀说:“世尊真是圣人,我的心事您都了如指掌。如今 我才深深体会‘家’就像一座坟墓,沉闷得了无生气,每个人都像没有灵 魂的活尸体,夫妻、子女的关系,就像索债的债主,猛追着他的债务人, 逼得我只想逃开,世尊既然慈悲哀愍,愿意让我出家,那正合我意哩!” 佛陀于是对婆罗门说:“善来比丘!”说毕,婆罗门欢喜舍俗,即时 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显现一位出家比丘的相貌,佛陀乘机为他说法。婆 罗门即于坐处,诸垢永尽,证得阿罗汉道。 阿难闻知此事,很好奇的来到佛前,对佛陀说道:“世尊!您的教化 不可思议,但婆罗门宾头卢埵阇前世种何因缘,今世能有那么快的成就呢 ?唯愿世尊开示。” 佛陀对阿难及大众说道:“宾头卢埵阇婆罗门非但今日蒙我恩泽,离 苦得乐,过去世时亦赖我恩而免除众厄,最后亦得平安快乐。” 于是佛陀说了以下宾头卢埵阇婆罗门的前世因缘: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时,有一大国,国王名阿波罗提目佉(意曰端正) ,以道治国,百姓受其教化,民风淳善,无有怨贼。当时国中有一婆罗门 ,名檀腻畸,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有一天,檀腻畸向人借了头牛到田里耕作,事毕将牛牵到牛主家门口 ,牛的主人虽然见到了牛,但因为檀腻畸并未提及还牛的事,因此以为檀 腻畸还要用牛,也就没将牛赶进牛棚,结果牛走失了。 过了几天,牛主向檀腻畸索牛,檀腻畸说牛早就还了,牛主不依,认 为檀腻畸有意抵赖,就捉着檀腻畸要到国王那里评理。离家不久,忽见国 王的马吏在后面追赶一匹马,远远看到檀腻畸,马吏遥呼檀腻畸帮忙把马 拦住,檀腻畸捡了一粒石头朝马掷去,适巧掷中马的一脚,折了。马吏很 生气,也要檀腻畸一起去见国王评理。 三人来到一处水边,要寻找渡口,见一木工口中衔一斧头,撩起衣裤 站在水中,檀腻畸问木工:“那里是渡口?”木工开口应声,谁知斧头掉 到水里找不到了,木工很生气,也要檀腻畸一起到国王那里评理。 于是四人朝着王城走去,来到一家酒店,此时檀腻畸又饥又渴,却身 无分文,只好向店家讨了些白酒,就在店里的大床上喝了起来,谁知床被 下有一店家的小婴孩,檀腻畸粗心不觉,将小孩压死了,小孩的母亲又伤 心又愤怒,也要檀腻畸一起去见国王评理。 五人一行,来到一座大墙,檀腻畸蹲在墙角想着自己厄运连连,不断 闯祸,若到国王那里,必死无疑,不如趁现在赶快逃走,于是爬过墙上, 往下一跳,岂知墙下有一老翁正在纺织,檀腻畸纵身一跳,无巧不巧的跌 在老翁身上,当场把老翁撞死了。老翁的儿子赶来,见状怒不可遏,也将 檀腻畸捉住,要到 国王那里告状。于是牛主、马吏、木工、酒店妇与织翁的儿子,五人 围守着檀腻畸一道往王城走去。途中有一只野雉住在树上,遥问檀腻畸道 :“檀腻畸,你要去那里?”檀腻畸将经过情形说了一遍,野雉说:“原 来如此,你到王城见了国王,帮忙问问国王,为什么我在其他树上啼声总 是不好听,一定要在这棵树上才显得嘹亮悦耳,这是什么缘故?”檀腻畸 答应了。 走了不远,又遇见一只毒蛇,蛇也请檀腻畸代为向国王请教:“为什 么我每天早上出洞穴时,身体柔软,没有酸痛,但到夜晚,身体就变得粗 硬,简直无法回洞,这是什么缘故呢?”檀腻畸也答应代问。 六人来到王城,见了国王,众人纷纷告状: 牛主说:“檀腻畸借了我的牛不还。” 国王:“为何不还?” 檀腻畸道:“国王啊!我因为家贫,乏牛耕作,幸蒙他好意把牛借给 我,但我稼作完毕就把牛牵到他家门口还给他了,只是当时没有嘱附还牛 的事,后来牛竟丢了。” 国王说:“你们二人各有不是,由于檀腻畸还牛的时候没有当面说清 楚,应该割去他的舌头;而牛主见了牛没有把它赶入牛棚关好,应该挑出 他的眼睛。” 牛主一听吓坏了,连忙跪地求饶:“国王请不要行刑,如今我也不要 我的牛了,我愿意和解。”于是结束了借牛一案。 其次马吏投诉道:“檀腻畸不该打断我的马脚。” 国王问檀腻畸道:“这是王家的马,你为何将它的脚打断?” “国王啊!牛主捉我要来见您, 路上马儿跑了来,马吏遥呼我将马拦 住,因为马跑得太快,难以驾御,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头掷去,刚好掷中马 脚,断了,我不是故意的。” 国王说道:“二人都有过失,马吏叫你拦马,马吏要割舌,而檀腻畸 用手捡石头轧断马脚,要砍去他的手。” 马吏害怕被割舌,也愿意和解不再追究,于是结束了此案。 轮到木工投诉:“檀腻畸来到河边问我渡处,当时我嘴里衔着斧头正 要过河,我为了告诉他渡处,开口把我的斧头掉到河里不见了。” 檀腻畸说:“我为了问路,害得他丢了斧头,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但 我不是故意的。” 国王于是对檀腻畸说:“由于你开口问路,应截去你的舌头。”继而 又对木工说:“取物应当用手,你却将之衔在口中,也有过失,今当打断 你两颗门牙。” 木工听到,也跪地向国王求饶:“罢罢!如今我宁愿舍弃斧头息事, 请不要惩罚我吧!” 然后,酒店妇人哭诉其儿被害。檀腻畸说:“国王啊!我因为债主逼 迫,心情郁闷,又加饥渴,因此向店主乞了些白酒,就坐到床上喝酒解闷 ,不知床被下有小儿,等我喝完了酒,小儿已经咽气了,这绝不是我所愿 意见到的结局,请大王恕察。” 国王于是对妇人道:“你开酒店,应该知道来往客人很多,为什么还 将小儿放在酒客的坐床上,而且还用被盖着,让人不易察觉,可见你二人 都有过失,如今你儿子既死,我判檀腻畸做你丈夫,今后你还有生儿子的 机会。” 妇人闻判,也跪地向国王说道:“国王啊!我儿既死,我也不愿追究 了,但绝不要这婆罗门做丈夫,请国王收回成命吧!”于是又了结一案。 最后纺织老翁的儿子告曰:“此人狂暴,从墙上跳下,将我父亲撞死 ,请国王圣裁!” 檀腻畸很无奈的告诉国王说:“国王啊!那又是一次意外,因为众人 逼我,我当时很害怕,要越墙逃走,岂料跳下去刚巧又撞死了他老父,我 绝没有故意,请国王宽恕明察吧!” 国王就对纺织翁的儿子道:“既然你父已死,檀腻畸又没有杀人的故 意,我判他做你的父亲吧!” 织翁的儿子听判也宁愿不追究,绝不愿认这样一个婆罗门做父亲,于 是此案也算了结了。 此时檀腻畸化险为夷,一切诸事皆了,才松了一口气,继而向国王语 道:“大王!众人捉我来时,途中有一毒蛇请我代向您请教,为什么它白 天出洞时身体柔软易出,晚上入洞时却僵硬苦痛?” 国王说:“这是因为早上出穴时,毒蛇的心情柔和,无有众恼,因此 身体也随之柔软,后来在外遇到鸟兽诸事,触恼其身,嗔恚炽盛,身体也 随之变得又粗又僵。你可以告诉它:如果它能够整天在外保持柔和的心情 ,不起丝毫嗔恼之心,就没有这些苦恼了。” 再问野雉之事,国王说:“那是因为树下有一块大斧金的缘故,余处 无金,所以树上啼声不好。” 最后国王对檀腻畸说道:“檀腻畸啊!你前面发生的许多无心之过, 我都替你排解了,我知道你心地善良,家里又极穷苦,那埋在野雉树下的 斧金本是我的,如今我把它送给你,你可以去将它挖出,换了钱,拿一些 去一一补偿前面那些你无意间伤害过的人吧!剩余的你就去做生意、置家 产,但不要忘了有能力要多布施、济贫。” 檀腻畸很感激国王的爱护,他将斧金挖出,有了钱,一一赔偿牛主、 木工、马吏等人,剩下的就置了一些家产,开始学做生意,终至富甲一方 ,现世安乐。 佛陀说了以上檀腻畸的故事之后, 告诉阿难及大众道:“当时的国 王阿波罗提目佉乃我释迦是也,而婆罗门檀腻畸正是现今的婆罗门宾头卢 埵阇,前世我为他排解众厄,施赠金宝,令他得世间的快乐;如今我已成 佛,又来帮他拔除众苦,施给无尽的法藏财宝,令他得出世间的快乐,这 就是我与婆罗门宾头卢埵阇的今昔因缘啊!” 阿难及大众闻佛所说,豁然开朗,欢喜奉行。(取材自《贤愚经》) 《妙心法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