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经卷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文殊菩萨由五台山来到医巫闾山后尾之主峰海棠山余脉的萨本山(今喇嘛洞普安寺山)讲经传法。阜新地区的喇嘛听说后都来听经学法。当时因寺庙窄小,未有合适的讲经传道场所,文殊菩萨就在该山顶上摆开道场,为众僧和信徒讲经说法,受到欢迎。讲经结束后,文殊菩萨将数以千计的经卷,送给了阜新的喇嘛学经用之,因数量之多,无处存放。文殊菩萨开口道:先将经卷放在山上遮盖好,建成讲经殿后收藏说完文殊菩萨告辞回五台山罗 寺文殊殿了。由此阜新的喇嘛和信徒对文殊菩萨相当信仰和崇拜。每年都有信徒到五台山观光拜佛。如:瑞应寺一世活佛萨木唐桑布生前曾两次去五台山罗寺文殊殿和文殊塔叩拜文殊像,并选定罗寺北山枫林谷为故后埋葬地,以示对文殊菩萨的敬仰。康熙五十丸的(1720年)其圆寂,尸体火化后,骨灰送往五台山,主持为萨术唐桑布建造了舍剥塔,将其骨灰埋在塔下。“文革”时期塔被毁,现已修复,并请三尊石佛像,建造了佛堂,喇嘛住所和信徒叩拜后的住所,萨木唐桑布舍利塔又重绕香烟。 普安寺喇嘛苏日塔拉图,由于受到文殊菩萨为阜新喇嘛送经传法的鼓舞,刻苦学习经文,精通大乘密显两教经典,雍正元年(1723年)普安寺二世活佛罗布桑阿旺扎木苏,指定苏日塔拉图为普安寺全寺经师大喇嘛,从而普安寺的“经声”,大振。乾聂三十八年(1773年)贝勒府因魔鬼作乱,王爷大夫人,女儿和已被认定普安寺三世活佛(灵童四岁)致死。苏日塔拉图为期府内念经作镇鬼法术,果然贝勒府安宁了。固此,经师喇嘛苏日塔拉图的名声在阜新一带闻名遐迩。其圆寂后为其在海棠山普安寺传经道上镌刻造像一尊。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普安寺讲经店(切列拉省)建成后,二世活佛罗布桑阿旺扎木苏派管事喇嘛去收藏文殊菩萨赠送的经卷时,发现经卷妙化为岩石,已无法收藏入殿,即是今日的石经卷了。现石经卷仍屹立在海棠山普安寺传经道旁,所以,阜新的喇嘛和信徒非常怀念文殊菩萨,成为蒙古人的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偶像。为感谢送经传法之情,除在讲经殿内为文殊菩萨塑像外,还在传经道岩石上,镌刻了10尊文殊菩萨造像,共信徒叩拜。现在五台山寺庙中的阜新籍喇嘛有30名,每年阜新都有数以百计的喇嘛和信徒到五台山叩拜文殊菩萨像,这与文殊菩萨来海棠山送经传法有一定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