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建造的香山碧云寺,是座历劫犹存,独具风姿的古刹。又因寺内金刚宝座塔中,建有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致使游人如织,成为京郊的游览胜地。然而碧云寺曾经被明末的大太监魏忠贤选为他的墓址,这一片青山险些成为这个遗臭万年的元奸的埋骨之所。 魏忠贤原是河北肃宁的一名无赖,因赌博而倾家荡产,无以为生,便净身当了太监。他虽一字不识,胸无点墨,却靠勾结熹宗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而当上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他利用熹宗懦弱昏庸,酷爱做木工活却不理朝政的弱点,独揽大权,势焰熏天。 魏忠贤曾选定西山碧云寺后一片高爽之地,修筑了他的生圹。清初,工部郎中万公璟亲眼目睹这生圹的建筑规模。他在给康熙上的奏疏中说:“臣过香山碧云寺,见魏忠贤所营坟墓:碑石峥嵘、隧道深閟。翁仲簪朝冠而环列,羊虎接驼马以森罗。制作规模,仿佛陵寝。”这坟墓的气势是与魏忠贤的勃勃野心及赫赫权势相适应的。 熹宗朱由校死后,其弟朱由检(崇祯)继位。魏忠贤恶贯满盈,被崇祯逐出朝廷,移往安徽凤阳安置。在途中,这个穷途末路的奸佞听说崇祯将下令逮捕他,便在旅店里上吊自杀了。死后被分尸,在河问县悬首示众。魏忠贤死后,霸占香山这片净土的梦想终竟没有能实现。接着,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自顾不暇;不久清兵入关,明王朝忙于安内攘外,谁都忘了在碧云寺后云松黛柏林中还有这样一处宏伟壮观的陵园。 康熙年间,御史张瑗奉命巡视北京西城,发现魏忠贤墓依然“峻宇缭墙,覆压数里,郁葱绵亘,金碧辉煌”,提出,在帝京周围不应“留此秽恶之迹”。康熙复旨同意夷平魏忠贤墓。予是,用群牛之力,拉倒墓碑。动用民佚,铲平陵园,荡为樵牧之场。 香山如果有灵,这段历史,只是她经历的一场噩梦。今天,当人们漫步在春花似锦,秋叶如丹的林间小路上;伫立在碧云古寺的崔巍殿堂前,倘有人提起这位当年势炎熏天的“九千岁”时,留下来的只能是讥讽与唾弃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