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般以东汉明帝于永平年间向大月支派遣使者求法,迎请印度僧人来华作为佛教传人中国的开始。汉明帝有没有遣使求法呢?从现存一些史料分析,这是可能的,但却不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关于此事的最早的记载是汉译《四十二章经序》。大意是说明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早晨问群臣所梦为何神,傅毅回答说:“天竺有得道者,号日佛,轻举能飞,殆将其神也。”谓明帝自述夜里梦见一位具有金色身体,后颈带有日光,能够飞翔的神,问群臣此是何神,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在印度的佛。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大月支抄写佛经《四十二章经》而归。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也有类似记载,但情节有所发展。此后受佛、道二教斗争的影响,一些人根据需要将明帝遣使求法进行新的编造,在此基础上增添不少情节。一是确定求法的时间,西晋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说明帝在永平七年(64)遣使求法,永平十八年(75)归(《广弘明集》卷九载《笑道论》引);还有其他的说法。然而最有影响是《历代三宝记》卷二所说永平七年遣使,永平十年(67)归国的说法。二是增加迎请印度僧人迦叶摩腾(或作摄摩腾)来华的情节,说使者用白马驮经及佛像而归。南齐王琰《冥祥记》(《法苑珠林》卷十三引)、梁慧皎《高僧传》卷一、《历代三宝记》卷二等的记载最有影响。 永平求法说在后赵王度上呈石虎的奏议中,在北魏太武帝取缔佛教的诏书、唐太宗的《三藏圣教序》以及在唐代韩愈上宪宗的《谏迎佛骨表》等重要文献中也被作为历史事实反复引用,以此作为佛教传人中国的开始。这种说法之所以具有巨大影响,可能与所传说的佛教三宝(佛像、佛经、僧人)同时传人有关。从当时历史背景考察,汉明帝求法说的基本情节还是不容轻易否定的,至于汉明帝何年派遣使者,使者是谁以及何年归国等细节,因为史书无征,可以阙疑。但这只是佛教向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而不是佛教传人中国的开始。 现在洛阳东十二公里处有一座古老寺院名白马寺,据传说最初就是明帝时为安置来华的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而建的,他们在此翻译《四十二章经》等。寺院取名“白马”,一种说法是因明帝遣使迎归印度僧人,是用白马驮经而来。现在寺院主要为明清建筑,寺门两旁有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僧的墓。白马寺在晋代也是重要的译经场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