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遇蜃楼 鉴真(688—762),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人。俗姓淳于,江苏扬州人。14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后住扬州大明寺。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应日僧普照等人邀请,曾六次东渡,其中两次在舟山停留过。 唐天宝二年(743)十二月,鉴真率弟子和一批建筑工人,在日僧普照、荣 等陪同下,由扬州出发,东渡日本,当航行至衢山岛北面的桑枝山时,遇到了风暴的袭击,航船撞礁沉没,鉴真皆弟子等爬上桑枝山孤岛,直到第四天才被渔民发现救至岱山岛安置下来,他们在岱山休息五天,才由海上巡逻的唐朝官兵接至宁波。 天宝七年六月,鉴真第五次东渡,当航船驶经嵊泗西部海面时,又遇到风暴袭击。鉴真等被迫将航船泊于小洋山,在岛上停留了一个多月。直到天气好再开船时,在舟山岛西北又遇风浪,被迫停航在舟山岛又住一个多月。到当年十月,才继续航行,当月十六日,船驶至朱家尖海面时,鉴真和尚等看到“东南见山,至日中,其山灭,知蜃气也”。当船驶至外海时,再次遇到风暴,船被漂至广东海面。 5年后,鉴真和尚终于在第六次东渡中抵达日本,在日传教10年,开创了日本律宗教派,最后圆寂在日本,为中日友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笔者作本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介绍鉴真和尚对发展中日友谊的贡献,同时想借此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说明唐代中期已将舟山海域作为中日海上交通的必经通道。那时形成的航线,和后来明朝郑和出使日本的航线已基本相同。 二、鉴真和尚于公元748年在朱家尖海面看到海市蜃楼的记载,是舟山海越有海市蜃楼的首次文字记载,对研究朱家尖、普陀山地区出现海市蜃楼的规律是很有用处的。 文章作者:章风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