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克文门下,高徒云集,除从悦和慧洪外,较为著名的还有文准,他虽然只可“入佛界而不能入魔界”,但其禅法却很有特色。 文准(?—1115)俗姓梁,号湛堂,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人。他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行脚参访,南下至宝峰克文处。 宝峰克文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文准答:“仰山。” 宝峰克文问:“夏安居是在哪里度过的?” 文准答:“沩山。” 宝峰克文又问:“你是哪里人?” 文准答:“兴元府。” 宝峰克文双手一摊,问:“你看我这双手像不像佛手?” 文准茫然若失,不知如何回答。 宝峰克文说:“刚才你的回答,很有条理,也很自然。到了问我的手像不像佛手时,你那清醒自然的头脑就被塞住了。你说说看,原因在什么地方?” 文准说:“我弄不懂这个道理。” 宝峰克文说:“一切现成,并不存在懂不懂的问题。” 文准听了这句话,似乎有些觉悟了,于是留在宝峰克文门下继续参学。 宝峰克文对于前来参学的僧人,从不对他们开堂说法,有人提问,他只是闭目危坐,一声不吭。因而来参禅的人只能是每天浇水种菜、上山砍柴,就象世俗人士一样,过着平常生活。宝峰克文更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文准觉得这样修行不大对头,于是私下里对师兄恭上座说:“师父看来是对禅法不感兴趣了。”宝峰克文听说后,将文准臭骂了一顿。文准想不通,只管生闷气. 一天,文准用木杖疏通水渠,谁知一下没弄好,溅了一身的水。这一契机使得文准大彻大悟,他终于明白了师父不开堂说法,而要学人去挑水种菜的道理。文准连忙跑到宝峰克文那里, 向他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说出自己悟道后的感受。宝峰克文听后非常高兴,当即为他印可。 文准后出住隆兴府(今江西南昌)泐潭寺,世称“泐潭文准”。他的禅法不露锋芒,活泼有趣。 有僧人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不知什么是向上一路?”“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是历代禅师们的口头禅,意谓禅法的极处,也可以说是最高的宗旨,历代祖师都不可言说。 泐潭文准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僧人问:“为什么不传?” 泐潭文准答:“家家有路透长安。” 僧人又问:“只就出家人而言,毕竟作什么领会?” 泐潭文准答:“真该打你三十棒。”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说的是诗人独自走到溪流的尽头,然后坐下来仰看天上的云彩,显示出一派高人逸士的闲适情调。泐潭文准借用这两句,意在说明当学人参禅悟道感到山穷水尽时,抬头望天空,悟空就是“向上一路”。“家家有路透长安”,意谓古今的禅法都是一样的,只要证悟自性,尽管悟道的方法各自不同,但条条道路都可通长安,也就是都能进入禅悟的境界。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那僧人还是执迷不悟,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要打三十棒。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夏天,泐潭文准生病卧床,弟子为他取来药,并告诉他有些食物与药冲突,应该忌。泐潭文准不听,照样吃这些食物。有僧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泐潭文准反问道:“病有自性吗?” 僧人答:“病无自性。” 泐潭文准又问:“病无自性,难道忌口的食物有心吗?我以病体接纳食物就是以空纳空,不会出什么事。” 参禅参到病上,竟然提出“病有自性”这样的问题,泐潭文准真称得上是千古独步了。据《今世说》记载,毛稚黄多病,人们都为他担忧,他却自得其乐,自称“病味亦佳”。泐潭文准的问题如果叫毛稚黄来回答,恐怕会不同凡响。 这年的十月二十日,泐潭文准更衣说偈后坐化。 摘自《禅》2003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