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舍弥事件的化解 林崇安(2004.5) 佛陀有一次游行到拘舍弥城,住在瞿师罗园。当地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犯。有的比丘们认为有犯,有的比丘们认为无犯,由于两边意见不合,起了争执,愈演愈烈,甚至在食堂高声詈骂,互相推打。佛陀知道事态严重,便出面调解,以道德规劝拘舍弥的比丘们(T1,p532c):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并讲述长寿王子化解冤仇的故事(详见中阿含的长寿王本起经),要比丘们以忍止诤,接着指出要放大眼光,看清出家修行的目标(T22, p160a): 汝等出家求无为道,如何小事便共斗诤,以失大利?当舍此心,还共和同,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得安乐住。 但是个性顽强的拘舍弥比丘们仍不听佛陀多次的劝导,佛陀就离开拘舍弥,到舍卫城,住在祇洹精舍。 这时拘舍弥城的在家信众,闻知佛陀由于比丘们的互诤不止而离开此城,大家检讨后,便对拘舍弥的比丘们采取抵制的态度,不复尊重、供养,敬心转少。这些比丘们便着衣持钵,来舍卫城佛陀之处。给孤独长者听到这些互诤的二部比丘们将要来临,便请示佛陀如何敬待二部僧?佛陀说: 汝当听彼二众语,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者,受其教诫。 此处佛陀要大家回归到经典(法)和戒律,倾听双方的意见,要依据平时佛陀所讲的经、律作准则,不是单靠佛陀一人来裁决是非。倾听后,在家信众要从如法的一方受其教诫,但是对双方要给予最起码的平等布施:「与一切二部僧饮食」。佛陀要所有大众以客观而理性的态度来处理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偏袒一边。在这一准则下,该位被认为有犯戒的比丘,后来便冷静地依据经、律来反省,客观而仔细地检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经、律: 尔时,彼被举比丘于屏处作是念:我竟有罪、为无有罪?为成被举、为不成被举?羯磨如法、为不如法?我今宁可谨依经、律而思惟之。既思惟已,知己有罪,知成被举羯磨如法,便到伴傥比丘所语言:我已自见罪,诸大德为我求和合,… 该比丘终于明确地看到,自己以前确实有罪,于是请求双方的谅解,最后僧众和合如初。 以上便是当年发生在印度拘舍弥(俱舍弥、憍赏弥)的僧众严重对立事件。其间经由佛陀的道德规劝,在家信众的消极抵制,最后在当事者的反省下,回归到以佛陀所讲的经、律作依据,如此才化解了僧众对立的危机。 今日社会,小至婆媳的口角,大至族群的撕裂、国家的战争,甚至宗教信仰的冲突,如何化解这些由对立所产生的危机和衍生出来的悲剧和苦难?由上述拘舍弥事件,可以看出,对立是容易形成而不易化解的。想要化解,一方面周围环境要消极地「降温」,一方面当事者要积极地反省自己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并以诚意来面对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锁定目标 林崇安(2004) 人要活得有意义,最有效的方式是先锁定一个正确的目标,而后化解途中所遭遇的困难,并培养出达成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如此生命就日渐亮丽起来。 古代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小时后就锁定一个目标: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这一问题。他结婚、生子后,仍不放弃这一崇高的目标,不惜出家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面临了父亲的反对,也经历了修行时的瓶颈,尝试过各种高难度的苦行,这些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而最重要的是他积极地培养出禅定和智慧这二种内在的能力,以这能力他才看清了生、老、病、死的根源,是来自贪爱与执着。所以,在菩提树下,他以强而有力的禅定和智慧,灭除心中的贪爱与执着后,体证真理而成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所要锁定的生活小目标并不是很遥远,而是我们触目所及的,是可以和自己的嗜好结合的,从园艺、烹饪、写作到禅定,都可以锁定。锁定后的一步步实行,便是自我能力的提升,由于立下了目标,开始培养达成目标所需的能力,其它许多无意义的事就会少做,生活自然就有了意义。一旦品尝到了生活的意义,要再深入反省:当自己挫折时是否一再闷闷不乐,当自己一帆风顺时是否得意忘形了?唯有坦诚地面对自己,看出自己生命中的缺陷,接受这事实后,就可以把「灭除心中的贪爱与执着」,锁定为生命的究竟目标,把剩余的岁月往这目标前进。 锁定了目标,就会忘了年龄。 化解了困难,就开拓了视野。 培养了能力,就不再没有依靠。 没有贪爱与执着,就成了最快乐的人。 慈心观的重要 林崇安(2004) 现在是一个瞋心很大的时期。从个人到国家,一旦有利益之争、有见解之诤,挫折的一方就生起仇恨之心,以各种明暗的方式报复、反击,长期下来自然演变成双方的痛苦而已。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引导众生到达涅盘的境界──痛苦的完全止息,为了灭除众生内心的瞋火,他特别强调慈心观的重要和利益,在《阿含经》中,佛陀说: 1当行慈心,广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当消除。…行慈心者,身坏命终,生梵天上,离三恶道,去离八难。(T2,772c) 2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T2,344c) 3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打-丁+王],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T2,806a) 4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归,受持五戒,虽有此福,故不如弹指之顷慈愍众生,此福功德不可称计。(T2,644c) 从解脱道来看,慈心观可以促成修行者证得1.声闻或2.独觉(辟支佛)的果位,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在《阿含经》中,佛陀也说: 1其行慈心者,躬自见如来,承事诸佛,不乐在家,…要当作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后有,如实知之。(T2,772c) 2若如来不出时,然善男子不乐在家,自剃须发,在闲静之处,克己自修,即于彼处,尽诸有漏…。或有是时…众生之类执草便成刀剑,断斯命根,其中众生行慈心者,无有瞋怒,见此变怪,…离此恶处,在山野之中,自然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修无上梵行,克己自修,尽有漏心而得解脱,…彼人当名正在辟支佛部。(T2,772c) 从菩萨道来看,慈心观更是菩萨所必修,不可或缺,以慈无量心,播下利益众生的菩提种子,并积聚福德资粮而得以成佛,佛陀说: 1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复过七劫不来此世,复于七劫中生光音天,复于七劫生空梵天处为大梵天,无与等者统百千世界。三十六反为天帝释形,无数世为转轮王。是故,诸比丘!作福莫倦。(T2,565b) 2吾昔日着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T2,772c) 所以降伏魔怨不是靠武力,不是以暴易暴,而是靠慈仁之心。以上这些经典的引据,虽似老生常谈,却是不易的真理。 唯有能够平等地对待亲友、怨家以及陌生的人,同样地给予快乐,才算是慈心,处在今日意识型态高涨的时期,看似不易做到,但从人性的基本面来看,每个众生同样都有眷属,都希望离苦得乐,都不愿意生活在恐惧、暴力的阴影下,因此采用「自他交换」的方法来修慈心观,先止息自己心中的火气,并将慈心散播给对方,如此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化干戈为玉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