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巧将松叶变苔莱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冬天到了,北风怒号,天寒地冻,岳林庄里贮存的食物越来越少。这一天,有位老汉背着一大筐青菜,跨人了岳林庄。进门便大声嚷嚷:“笑和尚啊,今年的天气也够冷的,地里的蔬菜冻死了不少,挑选了一筐给你们尝尝鲜。”布袋和尚见状,乐呵呵地迎了上去。老汉又同情地说:“我们海边人家守着这片好海水,吃鱼剥虾还煮弹涂鱼,可你们出家人却没有福份吃上这些海鲜,实在可怜啊!”“无妨,无妨,也许海中也有我们出家人可尝的素菜昵。”布袋和尚煞有介事回答着。那老汉听之一愣,继而豪爽地拍了一下布袋和尚的大肚皮,说:“笑和尚,庄里吃的东西都快没有了,你还有闲情跟我老汉开玩笑,海里哪能有素菜呢?”布袋和尚一脸神秘,笑而不答。
    翌日一大早,布袋和尚喊醒还钻在热乎乎被窝里的小和尚们,叫他们速速到庄后的松林里去采摘几筐松叶来。徒儿们直滴咕:师父是否糊涂了,难道松树针叶也可以做成小菜吃。
    小和尚山上归来,布袋和尚便带着他们直往庄外海涂走。他撩起袈裟,一脚跳人海涂,便撒起了松针,徒儿们吃力地在泥涂里拔来拔去,依样画葫芦,可就是弄不清师父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当日夜里,待徒儿们睡得死熟,布袋和尚带上门,独个儿悄悄出了庄。只见他站在海堤,面朝海涂,口念“长,长,长”!夜色中,白天撤过松叶的那一片海涂,隐隐约约飘浮出一片片青苔。布袋和尚下涂采集一大把青苔转回了庄。
    第二天吃早饭,布袋和尚取出了昨夜采回的“宝物”,洗净之后,说是可当素菜下饭。奉化人有“青衣”这个土话,指的是淡水中颜色青青的地衣植物。现在布袋和尚端上一盆青衣叫徒儿们当菜吃,岂不是捉弄人?一个胆大的徒儿与师父“对阵”:庄里吃的东西再少,师父也不能叫大伙吃青衣填肚子啊!布袋和尚便堆着笑脸耐心解释:“你们有所知而有所不知,这可是海里采来的海苔,试试看,味道可不一般呢!”说着自己叉了一筷大嚼起来。小和尚们也跟着动起筷来。品尝之后,都说味道十分鲜美!
    从此,象山港岳林庄外的海涂上,生发出大片大片绿色的海苔,渐渐地,整条象山港沿岸的滩涂上到处生长。布袋和尚将这种海苔叫做“海中的素菜”。消息传开后,十里八村的乡民纷纷下海涂去采海中素菜。鲜海苔吃不完。便一丝一丝晒成干,成了苔条,藏在家里当长菜慢慢享用。相传,食用海苔成为这一带民间的习惯后,布袋和尚用福建武夷山一个老施主所布施的一笔钱,买下了岳林庄几十里外白溪一带长达四、五里的海涂,然后出租给当地乡民。既使这些乡民晒苔条换钱,过起稳当的生活,又使岳林庄的固定财产得到了扩充。
    此后,白溪海涂盛产优质苔菜,色香味美,名气最大。据说晚清时,“白溪苔菜”曾一度列入江浙贡品之一,年年输入古老的紫禁城。象山港沿岸的世代乡民,皆公认布袋和尚是最先发现并知道可食用苔菜的先贤。说来也奇怪,全国海岸几万里、海涂千千万,可盛产海苔的海涂却不多,能跟浙东沿海名产“象山港苔菜”相媲美者似乎没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