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普和尚,佛号性空,是南宋汉州(今四川广汉县)人,姓氏不详。他很小的时候,就投身于黄龙禅师法座之下,一心密受心印。 但是,妙普和尚虽然身在佛门,为人却品格高古,气宇恢宏,非常人所能望其项背。因为他打小就特别仰慕船子德诚禅师逝水而化的寂灭方式,因此。他求佛学道,豁然证通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辞别师傅和其他僧侣,在绿水青山之间。选择了一处风景绝佳的上好宝地,自己修建了一座小小庙宇。因为这个地方靠近青龙城,所以,后来人们便管它叫青龙庵。 妙普和尚修筑好了青龙庵,便独自一人住在里面。可是,他除了庵堂之外,还有一只铁笛伴身,此外便更无长物。因此,古佛青灯之下,诵经念佛之余,他便一笛在手,横吹原野,陶醉其中,自得其乐。那份逍遥与超然,令人见了无不动心。正如他向己挥毫赋就的一首《山居》诗所说的那样: 心法双忘犹隔妄,色尘不二尚余尘; 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住庵人。 他又有一首偈颂,说的也是这份闲淡宜洽: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中军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治太平。 宋高宗赵构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贼寇徐明等人趁当时天下大乱,四海纷争,国家不平之机,发动叛乱,途经乌镇一带,沿路抢掠、屠杀百姓,手段之毒辣,令人闻而色变。因此,附近的民众听说徐明贼寇将到,无不纷纷作鸟兽散,仓惶失措,四处逃命。呼儿叫娘之声,不绝于耳;金银细软之物,遍撒当途。真一幅人间乱世图,惨不忍睹。 妙普和尚听说之后,不禁大加喟叹:“生灵涂炭,我身为佛门中人,应当舍身救助。”便下定决心,背着几卷经籍和他那支从不离身的铁笛,离庵上路,径直来到贼寇驻扎的地方。 贼寇见人们纷纷四散逃命,这个和尚却居然送上门来,已然心中疑惑;再看他身材高大,长相超群,尤其是见他表情严肃、凝重,一副刀斧在前也决不回头的决然果敢神情,又在疑虑之外多三分胆怯,以为这个面容沉静的和尚一定在耍什么花招,以便使自己上钩钻入圈套。贼人在稍微惊慌骚乱之后,又凭借人多势众,暂时定下心来,操刀执棍,一涌而上,摆出一副拼命杀人的森严恐怖的样子,冲妙普扑了过来。 就在这时,贼寇中的一个头目突然心有所动,先制止住了大家,然后问妙普和尚说:“你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妙普和尚听了,全不顾他们箭拔弩张的样子,淡然回答说:“我不过是一名僧人,由青龙庵而来,要往密印寺而去。如此而已。” 贼寇见他如此的不露声色,毫不惊慌,更加加重了自己内心的疑虑,便要一齐赴上来将他杀死。可是,妙普和尚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凭借自己的一腔豪迈之气,回救生灵于涂炭,解众生于水火。所以,当贼寇说要杀自己时,他并不慌张害怕;反而气宇轩昂,神态坚定,说:“男子汉大丈夫,想要我的这个头,拿了去就是了!生什么气发什么怒?不过,我为了赶路,饿很久了,希望你们能给我一碗饭吃,好给我送终,我也不想做个饿鬼!” 贼寇邪念顿生,想难为一下妙普,给他准备好了一碗肉食送了过来。妙普和尚一见,没有犹豫便把它全部供奉给了佛祖;然后回转身来,问贼寇道:“我就要死了,谁给我写一篇祭文,也好昭示我的德行功业,让天下人知晓?” 贼寇哪有作祭文的雅兴和本事!于是,妙普和尚就向他们要来纸笔,自己略加构思,使笔走龙蛇,挥毫大书起来。 他写的是: “呜呼!惟灵劳我以生,则大块之过;役我以寿,则阴阳之失,乏我以贫,则五行不正;困我以命,则时日不吉。吁哉!至哉!赖有出尘之道,悟我之性;与其妙心,则其妙心。孰与为邻?上同诸佛之真化,下合凡夫之无明;乾坤未足以为大,磊磊落落,无罣无碍。六十余年,和光混俗;四十二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笑矣乎? 笑矣乎!可惜少年郎,风流太光彩,坦然归去付东风,体似虚空终不坏,尚飨!” 妙普利尚文思泉涌,笔走龙蛇。“祭文”一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气韵生动。刚才贼寇那副森然搏人的紧张气氛,顷刻间便化作子虚乌有,烟消云雾。 妙普和尚给自己写完了“祭文”,又朗声颂读了一遍,然后把笔一扔,抓起刚才供奉在佛祖面前的那一碗肉,拧破戒律,舞动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肉来。贼寇一见,无不为他的豪放所感染,于是全都不禁乐得哈哈大笑也起来。 妙普和尚把那一大碗肉全都吃完了,用手抹了一把嘴巴,然后抬起头来,冲那群贼寇说:“今天我是在劫难逃,你们现在赶紧传趁我在兴头上,将我这快活烈汉一刀两断,既满足了你们的心愿,我也好西去面佛,忏悔补过。” 贼寇一听,反而踌躇不前。妙普和尚见他们此时犹疑不决,就朗声声大呼:“赶紧杀我,赶紧把我杀!……” 贼寇更加害怕了。有人竟然哆嗦着跪下去,叩头请罪。最后,在场的全部贼寇竟然齐刷刷全都跪拜了下去,黑鸦鸦的一大片。 妙普和尚于是放声大笑,高歌而去。贼寇头目一见,赶紧派遣了一队卫兵前去护送。 从此以后,贼寇再也不敢骚扰百姓了。逃难的人民也陆陆续续地回到家园中,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全都是妙普和尚“吃肉”的功劳啊! 到了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有一年冬天,妙普和尚整天在庵内打制一只大木盆,又在上面凿了一个大孔洞。把所有这些活计全干完了,他又特地修书一封,寄给雪宝持禅师。告诉他说:“我准备水葬自己——而不是土葬。”可是,他的决心下过好几年后,却依然毫无动静。直到绍兴壬戌(即公元1142 年),雪宝持禅师远道前来看望他,妙普和尚却依然快快乐乐地活得好好儿的。于是,雪宝持禅师就在大乐之余,故意写了一首偈颂来嘲讽他的好朋友妙普和尚。他写的是: 咄哉老性空,刚要委鱼鳖; 胡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说? “性空”是妙普和尚的法号。 妙普和尚见老朋友故意写偈子调侃弄自己,也就笑着答复他说:“我哪里是舍不得这尘世烦恼?我之所以迟迟没有水葬自己,不过是等候您来给我作个见证啊!” 于是,妙普和尚果然遍告僧俗,广造舆论,以致远近各方的人,一时间,没有不知道这一消息的。 到了约定的日子,妙普和尚见僧俗人众无不毕集青龙庵前的大河两边,就朗声唱起一首偈颂: 坐脱立亡,不若水葬; 一省柴烧,二免开圹; 撒手便行,不妨快畅; 是谁知音,船子和尚; 高风难继百千年, 一曲渔歌少人唱。 唱罢,妙普和尚叫人帮忙把那只早已打制好的大木盆放入河流之中,然后自己跳了进去,盘膝跌坐,一边却又吹起了他那支从不离身的铁笛。 于是,激流荡漾之波,和着铁笛横吹之乐,载着大木盆和妙普和尚,顺流而下,飘摇东去,一直到达东海之滨。妙普和尚这才拔下大木盆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木塞,空出孔洞,让木盆灌入一些水,却又并不灌满,然后又寨紧木塞。这样,增加了重量的木盆便再也不是轻漂漂的向前流去,而只是在水上洄漩漂荡。有人见了,就过去把他的大木盆引向岸边,于是,号称要水葬的妙普和尚便又上了岸。 一年多后,大家又见妙普和尚回到青龙庵,而且四处拜访他的那些僧俗两界的朋友们。终于有一天,他拜访完朋友,又横吹起他那只铁笛,一路呜咽,不绝于耳,直到朋友几乎就看不见他的身影了,却依然听得他高高低低,回环曲折地吹奏着那支铁笛……突然,他的朋友们却又极分明地看见在一片水天沧茫之中,妙普和尚将他手中的铁笛望空一掷,立刻,他的人与笛便同时归入虚无,半点不见踪影了。 人们听说了这消息,无不为之号泣,便又纷纷四处寻找妙普和尚生时的画像;寻找不到的,便去央求画匠描摹了出来,然后将它们挂在厅堂之中,早晚顶礼膜拜。 但是,三天之后,却又有人在青龙庵河边的沙滩上,发现妙普和尚盘膝端坐,容颜润泽,红光满面,跟他生时毫无二致。于是便将他接回庵中,留住了五天。到第六天天亮之后,不知从哪里飞来两只仙鹤,在庵顶盘桓周旋,和鸣呼叫,侍奉妙普和尚的人觉得新奇有趣,就全都跑出去张望观看;等他们再回到庵中时,却才发现,妙普和尚又不见了。 这次,他是真的不见了,到西方佛国去了。 后来,人们就在青龙庵给他建筑了一座僧塔,以便纪念这位气宇宏迈、匪夷所思的高僧。而他所创始的青龙庵呢,也四季香火不断,日渐光大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