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近代战争 >

鸦片战争武器真相(2)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以逸待劳的英军
    

    当时,清军的总兵力大约在80万人左右(包括八旗、绿营兵),在鸦片战争中,先后投入战争的大约有10万人左右。英军最初派出大约海陆军7000多人,最高增至两万人。从数字上看,中方占绝对优势,在具体的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未能显现。英方利用船坚炮利的优势,牢牢掌握制海权,也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
    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七个省,几十个海口都得设防,分到每个重镇,驻守的部队就在40000至10000,0。如此分兵,在每处都难以集合优势兵力,中英间的多次战役,中方投入的部队往往与英军相当,甚至处于劣势。
    交通不便,调兵速度的缓慢,加重中方的困境。1841年10月10日,英军攻占宁波,道光帝调四川建昌、松潘两镇精兵2000名,前往浙江征剿,等到该部风尘仆仆、历经2000余公里赶至前线,英军已经在宁波休整近半年,以逸待劳,清军怎么能不输呢?
    在这场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武器杀伤效果的差距,远比武器性能悬殊得多。清朝的失败。首先是制度上的失败,然后是技术上的失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