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痞流氓不敢来骚扰之后,过了一段时日,社会上竟然传出流言蜚语,说坪内是个流氓头子,背上还刺了花纹,所以连地痞流氓都怕他。其实,这是坪内气魄、毅力的胜利。而这种胜利,跟他那体壮如牛的身躯不无关系。坪内身高虽然才1.69米,腰围却有127厘米,体重105公斤。他的眼睛细小,耳朵却很大,容易使人联想到非洲的巨象。他往那儿一站,像一尊铁塔,两三个流氓不是他的对手。 坪内寿夫也很有个性。社会上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非常少见。记者在认识坪内的人中搞了项调查,结论是:喜欢坪内的人,喜欢到了极点,用最好的形容词来形容他;讨厌坪内的人甚至不愿看到他的脸,厌恶他就像厌恶蝎子。坪内寿夫的特征是朋友多,敌人也多。坪内并不在乎这些,他说:“我从来不设法去讨好别人。我没有必要去讨好那些不喜欢我的人,我向来是实话实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坪内寿夫年轻时吃过不少苦,他曾在中国东北铁路当一名员工。1945年5月,正当日本战败投降前夕,坪内被征去当兵,到了通讯部队。9月中旬,他在兴安岭山中被苏联红军俘虏,押到西伯利亚。俘虏们每天要于许多重活,吃都吃不饱。坪内在搬运砂糖时,偷偷在袋上抠个小洞,让糖落在手掌上,然后再舔食它。坪内至今也忘不了砂糖的美味。 坪内回到家乡后,一下子从双亲那里得到340万日元,他开始有钱了,每天都到松山市内最高级的餐厅,去吃比常人多几倍的食物,而且喝1升酒,每天抽80支烟。 坪内有次去银行,银行的人说:“坪内先生,你每天抽那么多烟,会增加我们的困扰的。”坪内说:“我抽烟和银行有什么关系?”银行的人说:“当然有,我们担心你的健康。每次谈论贷款时,一会儿工夫,烟灰缸就装满了,而你是我们的大客户啊!”坪内心想你们未免管得太宽。但仔细一想,他决心把烟戒掉。他干脆一天抽200支烟,早晨起床时,不但口干舌燥,还恶心想吐,从此再也不想抽烟了。 坪内本来喝酒也很厉害,后来因事务烦心引起了糖尿病,医生警告他不许再喝酒。等到身体状况好些后,他每天只喝少量的薄酒或啤酒。所以,他现在剩下的唯一嗜好,只有吃了。这就是他形容的“饱食中的饥饿”。有一次他和一个同行共进午餐,他竟把他那份食物留了一半,而且甜点心动都不动。而以往他一个人可以吃3份。同行问他是不是胃口不好,他双手一摊说:“不是,再多我都能吃掉。是我的太太真啰嗦!”原来早上他们夫妻为多吃一碗少吃一碗刚发生过争执。妻子监督他节食减肥很严格。 坪内是个大富豪,然而他却讨厌用钱买到的一切奢侈。1951年时,他突然很想一个月花50万日元。当时一件高级和服只要1万日元,一只钻戒只要4万~5万日元。他每餐吃最贵的食物,住温泉饭店,极尽奢侈,但仍然用不完50万日元。当然,如果赌博的话,一夜工夫就可能用尽,但坪内一向讨厌赌博。 半年后,坪内厌倦了这种生活。他妻于对他送的任何贵重礼物也不再兴奋。妻子说:“别傻了,我已经不需要任何东西了。”他也觉得这种奢侈是一种精神空虚的表现。他决心把精力完全投注于事业之中,因而开始了造船事业。 这时,有人建议坪内接收来岛造船厂。坪内是影剧院老板,从来没搞过造船,他找电影业大老板小林一三商量。小林说:“如果你能使一个濒临倒闭的大造船厂起死回生,你的大企业家的身份必将得到认可。这是一个机会,我赞成你去干。”但是日本银行松山分行行长浜口喜太郎却说:“你如果真要干,得有一套策略。你可能会变为乞丐,或许要赔掉你全部财产都不够。一旦搞糟了,你势必负债累累。这和你搞电影院不同,风险太大,我劝你还是慎重为好!” 浜口行长的话是有道理的,当时造船业相当不景气。尤其是爱媛县中小造船所的客户,都是懒户内海沿岸零星海运和捕鱼者,而且这些客户多向东京、大阪的大造船厂订货。因此来岛船厂陷于极度困难的境地,工厂形同一堆废墟。 坪内心想,不成“王子”就成“乞丐”,他考虑了5个月后,于1953年4月决定接管这个最穷困的工厂。消息很快传开,人们都说坪内捧了个没人敢要的烫山芋。坪内卖掉3座影剧院中的2座,又跟银行贷了款,筹措了5000万日元资金,开始经营船厂。有人认为这是他一生的赌注,但他却视它为人生的转机。也有人问坪内,你身为剧场老板,怎会又去从事完全不同性质的造船事业呢?他说,其实他一直喜欢船,而且也喜欢大海。他的父母也一直期望他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船长。 坪内率领20多人,来到设备生锈、满院杂草的船厂,每天除草、去锈、修理厂房,辛勤地劳动。在整整2年内,船厂都无法开工,业绩等于零。于是谣言再度四起,说:“坪内这个大傻瓜,竟然投了5000万日元,只为了除草,把一家家电影院卖了来贴补投资的不足,简直不可思议!”但坪内却看到了来岛船厂美好的远景,信心十足。 为了给造的船找到买主,坪内常常跟渔船出海,或跟货船运货,仔细观察、研究市场的需求。坪内在日本也是在全世界首创了一种499吨的“标准船”。为什么叫“标准船”呢?就是用同一张图纸大量生产,坪内正式将这种船定名为“海上卡车”。船大批造出来了,买主买不起怎么办?坪内也动了脑筋,他对想买船的人说:“这种船是专为你们设计的,你们只要努力工作,每月按期付款,船就是你们的了。”船主们起初不相信,坪内就像传教士传教一样,苦口婆心地宣传,甚至跟船耐心地说服买主。当时每条船都是一户人家,靠船为生。有的“夫妻船”尝到甜头后,传扬开来,坪内一下子吸引来更多的买主。 有的买主十分感动地说:“坪内先生信任我们这些没钱的人,为我们制造生财的钢船,对他的大恩大德,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报答他,绝不背弃他,这才是为人之道。”当然,坪内还是冒一定风险的,如买主突然死了或是船遇到风暴沉了,钱收不回来的情况还是有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