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线装书和“五四”以来的版本是买不到也买不起了。旧书店早已名存实亡,不少改为服装店或卖录音磁带、化妆品之类,爱旧书者已经购书无门。偶尔在厂肆还能看到几本旧籍,那也是为日本人或香港、台湾来的主顾们准备的。没有旧书店可逛,而书生的劣习又难改,只好足不出户,凑近自家的几个书柜,翻弄昔日得来的残存。今天翻翻这,明天翻翻那,仿佛闲步于当年的海王村,颇有几分阿 Q 式的自我满足。想起前辈学人留连旧书肆的黄金时代,不免又有一种酸味在心头。 今天,我从书柜里翻出一本作家签名本,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是胡适著的《墨家哲学》,“文革”后期得自中国书店。我在这家书店,前后发现过不少名家的藏书,或有签名,或有藏书印,甚至有题跋,如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马叙伦、孙楷第等人的旧物。我深知这些人都是文学大家,一代名儒,他们的收藏应当珍视,但是知道又有何用,我当然无力尽得其珍,只能择其所爱并尽我力所能及者选购一两种。特别是钱玄同先生的藏书,我发现得最多,足见他生前保存的藏书极为完整,而且在他故去以后,家里的人也相当爱护这些书,数十年来未加翻动,然而终于逃脱不掉“文革”的厄运,到底还是散失了出来,流落于市井。孙楷第先生的藏书多为古典小说、戏曲,损失亦惨重,听说他临终以前已无力讲话,仍念念不忘它的旧藏,伸出手指在别人的手心中画出一个大字:“书”!孙先生的最后一口气,竟咽在挂念自己藏书的下落上,这份量该有多重。 我当时所以要收藏胡适的签名本《墨家哲学》,并不是为了要研究古典哲学,或认识墨翟的学问,而是注重他题赠钱玄同的签名。胡适的书法优劣我不懂,只是一见此书便能感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氛围,想象两位先行者的历史丰采,同时也费不了几个钱,于是就归我所有了。此书的封面,除了书名以外,尚有“学术讲演录”及“学术讲演会印行”的字样,当是北京大学的出品。多年之后,我又在旧书肄购得学术讲演会印行的他人讲演录数种,内容是关于美术和文学的,证明胡适的讲演不过是系列演讲中的一种,可惜几种讲演录中都没有标明讲演的年月日。胡适是 1917 年 9 月应蔡元培校长的邀请,到北京大学来当教授的,《墨家哲学》当在他到了北京以后方才问世。我查了《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在 1918 年 3 月 2 日,胡适曾在这天上午去西城的手帕胡同北洋政府教育部会场,演讲《墨翟哲学》。同年 8 月 10 日,胡适又将这个演讲改名《墨家哲学》印行出版。《年谱》误记为“学术研究会印行”。按本书的篇目为:墨子略传、《墨子》考、墨子哲学的根本方法、三表法、墨子的宗教、《墨辩》、《墨辩》论知识、《墨辩》论“辩”、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墨子结论等十一题,那么,我的这本藏书便有了着落,乃是 70 多年前胡适的一本早期著作。书上的签名,正反映了他同钱氏的亲密友谊,这从两位学人的日记和往来书信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胡适的签名用毛笔竖行写在书的封面上: “玄同先生。适。” 看到人名旁边还加了竖线的人名号,以及句号的使用,我不禁一笑,觉得在 70 多年后的今天看来,非常别扭而又多余了。但是,这在当时显然又是一种新鲜事物,正是“五四”以前,在初期白话文运动中提倡新式标点符号的历史创举。此例说明,当时从事新文化运动的战士们,不仅在口头上提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身体力行,并不忽视这样的细微末节,实在是可亲又可敬的。至少表明一种严肃的精神和改革家的品性,更不讲“五四”前后推行白话文运动的前驱者们的执著风格了。现在人名地名号早已废弃,句号的用法也有变化,难道后人就有资格来取笑前人的幼稚和古板了吗?我捧着这册签名本,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我只是在书柜前随便翻翻,想不到竟引起一点小小的感触,时光流逝,70 年前的先进事物竟令人如此隔膜矣。这也算是翻检旧书得采的趣味吧。灵机一动,不想把书马上放回原处,就此坐下来为它写篇书话。因写如上,时在 1991 年初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