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偷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和孔乙己先生一样,我也曾有过偷书的经历。 
    事情又要追溯到那不堪回首的年代去。 
    “文革”初,父亲被打成“牛鬼”,一夜间,家被抄得乱七八糟。毁坏的家具,抄走的财物他不心痛,唯使他痛心的是那些书。 
    父亲是一旧文人,原在江南的一所大学任教,抗战内迁,随学校到了当时陪都重庆。来时他丢去了许多东西,唯有他的书舍不得扔下,托一个在国民党辎重团当军官的同学,好不容易把那四口白木书箱运到重庆。 
    解放后,他继续教书,又陆续添置了些书。父亲不染烟、酒,唯嗜茶和书若命,每日下课回来,小院葡萄架下,一卷一壶,怡然自乐。 
    偷看他读书最有趣,读到得意处,摇头晃脑,尾音拖得长长,真像戏剧里那些酸秀才。平时,他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不过会会文友或逛逛书店,出门一趟,总要挟一两本书回来,或是借的,或是买的。 
    他爱书,也很惜书,每年梅雨过后,云开日出天气,他就要晒书了。 
    他晒书总要把我叫到他身边帮忙打杂。我们一摞摞地把那些砖头样沉的洋书和发黄的线装书运到院坝去,一本一本摊在竹席上,晒一会,翻翻书页透气儿,边晒书,他边给我讲一些要爱惜书的道理,念叨些“书犹药也,可以治愚”之类难懂的话。那时我还很小,哪里理会这些,只是觉得帮大人做事好玩,现在想来,是父亲在熏陶我,让我濡染些书香、墨香。 
    晒了的书他还要把那些破损的书一一修补。父亲做家务很笨拙,拣菜都不行,唯有补书很灵巧。他补书专门有一套工具:小剪刀、挖补刀、针、线、锥子、浆糊……他拿起一本书先摸娑小孩似的抚摸一阵儿,然后把虫蛀、脱钉、脱线、残损的书放到一边,逐一修补。虫蛀坏的地方,他先用蝇头小楷抄好,然后用挖补刀挖去残破的地方补上,再用镇纸抚平,补得天衣无缝。封面磨损的,他换上封面或包上书皮。他包书的功夫也极到家,我每个新学期发了新书,他都要一一为我包好。一边替我包书,他一边讲鲁迅先生如何爱惜书,每次读书前都要洗手的故事。 
    父亲爱书若此,他那祖上传下和自己半生置下的上千册书被破“四旧” 破掉,他怎会不揪心的痛! 
    禁不住红袖章的诱惑,因我有会拉二胡的一技之长,我这个“黑六类” 的“狗崽子”也被造反派宣传队吸收为队员,混进了“革命队伍”。 
    一天,我发现小号手躲在宿舍里不出来,蹑足蹑手走近他,原来这小子在偷食“禁果”,在津津有味地读卢梭的《忏悔录》,这可是“大毒草”,他见我想藏,但没来得及,我说藏啥,这些书好看。后来他告诉我,图书室窗户的风窗是活动的,里面有很多书。 
    我把这一新发现告诉了好友春。春也是个书迷。下午,我们一人带上一个军挎包,从图书室的风窗翻了进去。 
    图书室也被红卫兵们革过命,除马列著作还整齐地排在那里,其他的书架被推倒,书扔得满地都是,可惜那些贵重的书如《辞海》、《辞源》之类,也被撕得七零八落,我们各选了几册名著,塞进军挎包带回去。 
    像一个饿汉扑在黄油面包上,我们贪婪地读那些人类文明的精华,读完了,我们又去“偷”。一天夜里,我抱着《红与黑》看着看着就睡了,不知什么时候,父亲摇醒我,神气严肃地问我这些书是从那里弄来的,我一时懵了,几经盘问,我只得以实相告了。父亲听了很恼怒,说我没出息去偷。我不服气,我说这些是人家要毁掉的,您以前不是说要爱惜书吗?我们是对它们采取保护措施……父亲听我言之有三分歪理,也就不说了。临走时从我那儿拿走了几本书,清晨我起来,见父亲房里的灯还亮着。 
    过了几天,父亲来问我有没有别的书,我说哪里有,难道叫我又去偷?父亲一下给呛住了,良久,才脸红着说:“这年头,是非给颠倒了,偷,窃书不能算偷……嘛?”不知老父亲怎么把孔乙己的理论也搬出来了,看到父亲的酸劲儿,我简直要笑。 
    后来,他还开书目叫我去找书,但看到这些属于公家的书他又很不安,他说:“拿回来的书要登记起来,一到情况好转,我们就去还……”我又笑他愚,说:“天下大乱,革命形势大好,什么好转不好转,管它的,总比烧掉毁掉好!”但是,父亲还是细心地把那些“偷”来的书一一编了号登了记。当时我看得不远,对将来没有信心,认为父亲这是徒劳,父亲却说:“大乱后必有大治,这是客观规律……”可是令人揪心的是对将来充满信心的父亲没有等到“情况好转”,在“清队”中服了大量安眠药,匆匆地去了,父亲的死因主要是“外调”干部逼他交待他同学——一个走资派的叛变问题,他不愿诬人清白。 
    父亲常爱对我念一段莎土比亚的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现在阳光明媚,书也有了,父亲却永远生活在那没有阳光的幽冥之地,想起这些,能不揪心的痛?可告慰父亲的是,“偷”来的书我都按照他登记的全部交还了学校图书馆,我们的“偷”书为学校保护了一大批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