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孙权之妻女红杏出墙之谜

http://www.newdu.com 2017-11-0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孙权(!”82~252年)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又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在位期间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孙权字仲谋,他长得方颐大口,目射精光,上身长下身短,长须美髯。度量恢弘,性格隽朗、仁厚而有智谋决断,以好侠养士而知名。建安五年孙策受伤而死,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当初曹操见到吴军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可谓英雄相惜之语。经过励精图志,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局面。
    孙权的后宫生活也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赵夫人的近乎神话的传说了。古代有许多事情让现在的人颇觉得不可思议,据《太平广记》说,晋大兴年中,衡陽人区纯做了一个鼠肆。它的四周有一丈多长,开四门,门口有木人。在鼠肆里面搁置四五只老鼠,老鼠一出门木人就用椎子椎。还有北齐的兰陵王做了木制的会跳舞的胡人男子。兰陵王心中想要劝谁喝酒,胡人男子就捧着酒杯向他作揖。但是说起古代的巧思绝技,不论谁也比不上东吴孙权的赵夫人。
    
    赵夫人是赵达的妹妹。她善于绘画,笔触构思巧妙无双。她还能在手指间用彩丝织成云龙虬凤图案的锦,大的超过了一尺,小的只有一寸,宫中称她为“机绝”。孙权常常慨叹魏蜀二国没有平定,在行军打仗的空闲时间里,很想得到一位擅长绘画的人,能绘制出一幅有山川地势,供行军布阵用的地图。于是赵达就把他的妹妹进献给孙权做了夫人。
    孙权让赵夫人用笔描绘九州岛江湖方岳的形势图,赵夫人说:“丹青的颜色很容易褪灭无痕,不能长久保存,妾能刺绣。”赵夫人把所有国家都绣在一块方形的帛上,上面还绣着五岳、河海、城邑以及行军布阵的图案,然后进献给了孙权。当时人称她为“针绝”。虽然有棘刺木刻的木猴、有公输班造云梯、有会飞的风筝,但是没有比这幅图更珍稀瑰丽的。
    孙权住在昭陽宫,因为江东的夏天过于湿热,孙权一向为此所苦,就卷起了紫绡帷帐。赵夫人看见后说:“这紫绡帷帐算不上珍奇的东西。”孙权问赵说的是什么意思。赵夫人说:“妾要穷虑尽思,能使绢帷放下而清风自入,看外面没有蔽碍。周围的侍者也觉得飘然自凉,好像驾着风行走一样。”孙权十分吃惊,他从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帷帐。
    赵夫人剖析开自己的发丝,使得发丝更细,然后用神胶把它们粘接起来。神胶出自郁夷国,一般用来接弓弩的断弦,而且百断百续,特别有神效。最后将发丝织成罗縠,经过了几个月才完工,然后将罗縠裁剪成帷幔。无论是从里看还是从外面看,帷幔都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然变得清幽凉爽。当时孙权还在军旅,他常将这件帷幔随身携带,作为行军的幕帐。帷幔展开后长宽好几丈,卷住后则可以放在枕头里面。时人称之为“丝绝”。
    
    因此吴有三绝,四海之大没有什么可以比它们更绝妙的珍奇了。后来有贪宠求媚的人诬陷赵夫人总爱在国君面前炫耀自己。赵夫人因而被退黜,失去了以前的宠幸。不过虽然被怀疑而失去了帝位,但是她超绝的技艺仍被载录在史书上。后来吴国灭亡的时候,不知她流落到了什么地方。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拾遗记》、《太平广记》等都记载有赵夫人有“三绝”的故事,但不见于正史。
    孙权到了晚年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英雄气概,变得残忍好杀,猜忌昏昧。后宫里的许多嫔妃都在为了争宠而不择手段。
    孙权的元妃谢氏是会稽山陰人,她的天姿国色闻名于江东。当时媒人踏破了门槛,但都被谢家所拒绝。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便将谢氏纳为孙权的妃子。好景不长,孙权又娶了姑母的孙女徐氏为夫人,徐夫人祖籍吴郡富春人。她的祖父徐真与孙权的父亲孙坚亲近,孙坚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徐真。徐夫人先是嫁给了同郡的陆尚,陆尚去世后被讨虏将军孙权聘以为妃。徐氏比谢氏年轻而且更美丽,谢氏渐渐地失去了孙权的宠幸,不久恚恨抑郁而死。
    谢夫人没有儿子,便抚养了孙权妾所生子孙登。谢夫人去世以后,孙权命徐夫人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孙登。孙登得立为太子,群臣请立徐氏为皇后。不料后宫又有步氏、袁氏以及王氏受宠超过了徐夫人。孙登很早就因病去世,后宫又展开了争夺储位的明争暗斗。
    
    步氏是临淮淮陰人,与丞相步骘同族。东汉末年,她与母亲迁徙到庐江,庐江被孙策攻破后东渡长江,因为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步夫人没有儿子,只生下了两个女儿,长女鲁班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小女儿鲁育许配了朱据,朱据死后改嫁了刘纂。步夫人性情和婉而不妒忌,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孙权的宠爱。
    十多年以后孙权称帝,想让步夫人当皇后,而群臣认为徐夫人更合适皇后的位置,孙权意在步夫人而没有答应。这样十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正式册封皇后,但是宫内皆称呼步夫人为皇后,亲戚上疏则尊称中宫。后来徐夫人因为过于嫉妒后宫的其他美女而被废。
    袁氏是袁术的女儿,她的品性最好,不过也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
    王氏是琅玡人,选入宫中后在黄武年间得幸,生下了儿子孙和,受宠的程度仅次于步氏。步夫人去世后孙和立为太子,袁氏又拒绝了继位中宫,孙权便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群臣也认为母以子贵,既然孙和做了太子,他的母亲王氏照例也应当做皇后。但是由于已故的步
    夫人的女儿全公主(即长女鲁班)一向憎恶王夫人,并不时谮毁她。当时孙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全公主诋毁王夫人说她面有喜色,因此孙权责怒非常,王夫人无从辩白,忧惧而死。
    后来孙权又宠幸了一个罪犯的女儿潘氏。潘氏是会稽句章人,父亲为吏坐法被处死刑。潘氏与她的姐姐没为官奴,在织造室从事繁重的劳役。潘氏堪称是江东绝色,一同被幽禁的几百个女子都说潘氏是神仙,因为凡人不会长得这么美,因此对她敬而远之。潘氏的名声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他感到很好奇,便派人将潘氏的容貌画在画布上。
    
    当时潘氏忧戚过度不吃饭而减瘦改形。画师描绘了潘氏真实的容貌进献给孙权。孙权见到画布所描绘的潘氏美艳的姿容十分惊异,用琥珀如意按在画布上,琥珀如意立刻折断了,孙权感叹说:“这真是神女啊!愁起来的样子都这样让人心动,何况她欢乐的时候呢?”于是命人将潘氏从织室纳于后宫充为妾媵。潘氏到了后宫果然以姿色见宠,宫中称为潘夫人。
    潘夫人在游昭宣台的时候心里很舒畅,便多喝了几杯酒,将口水唾在玉壶里,让侍婢泻倒在台下,得到了火齐指环,她把指环挂在石榴枝上。这座台后人称为“环榴台”。潘夫人被孙权临幸,几度春风之后怀孕生下了儿子孙亮。赤乌十三年孙亮立为太子,第二年潘夫人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性格险妒容媚,曾谮害了袁夫人等后宫许多侍妾。
    王夫人被全公主谮毁而死,她的儿子孙和也因此失宠。孙和的弟弟鲁王孙霸被孙权所爱,给予他的待遇和东宫的孙和一样,于是二子互生嫌疑。孙霸暗中陰谋夺取嫡位,交结朝臣谗构孙和,孙权渐被他们所迷惑,从此厌恶太子孙和更加厉害。太子太傅吾粲上书请让鲁王孙霸出镇夏口,言词过于激切触怒了孙权。孙霸交结的大臣霸竺乘间谮吾粲。吾粲气愤无处可诉,写信给大将陆逊发泄心中的不平,霸竺诬陷他勾结外臣蓄谋不轨,于是吾粲被逮入狱中毙命。孙权又派宦官去夏口谴责陆逊,陆逊已经年老禁不起心中的愤闷,不久病逝在夏口。他的儿子陆抗向孙权陈述父亲的苦衷,孙权才稍微感悟到霸竺所说的不是实情,于是孙霸在父亲眼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此时潘夫人宠冠后宫,见孙和与孙霸都失去孙权的欢心,便趁机献媚为自己的儿子孙亮谋取太子储位,并且与全公主往来亲密,给孙亮娶了全公主的侄孙女为妻。于是全公主每天在孙权面前谗毁孙和与孙霸,劝父亲立幼子孙亮为皇储。
    孙权内惑于宠妃潘夫人,外信爱女全公主,就下决心废去孙和立孙亮。他私下对侍中孙峻说:“子弟不和睦恐怕会蹈袁绍的覆辙,假如现在不换太子可能会后患无穷。”孙峻的外甥女嫁给了孙亮,他当然袒护孙亮母子,赞成孙权的计划。
    
    赤乌十二年大司马全琮病逝,四十岁的全公主又一次守寡。孙峻正值壮年身材伟岸,全公主多方勾引与孙峻私通在一起。二人在床帷间绸缪之余,便密商废去孙和改立孙亮的事情。于是孙峻开始肆意诬蔑太子,最后孙权将太子孙和幽锢在一间陋室。不久孙和被废为庶人,徙置在建业城外,鲁王孙霸也同时被赐死。少子孙亮立为太子,潘夫人进位皇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潘皇后渐渐地恃宠生骄,以前的柔媚几乎消失得没有了踪影。孙权才慢慢体会到了废太子孙和的无辜。
    八月的一天忽然刮起大风,江水汹涌淹没了几千里的土地,平地上积水深有八尺。孙权先祖陵墓所种的松柏都被大风拔起,飞落到建业城的南门外。孙权惊悸之下得了风疾,大病在床,一个多月不能治理朝政。到了冬天渐渐不起,皇后潘氏不知怎么忽然暴亡,孙权见潘氏的项下有绳子勒痕,舌头搭拉在外边,知道一定是被谋杀的,便令左右秘密调查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潘皇后对待下人过于暴虐,被宫人在她夜里熟睡的时候扼死。孙权也知道她是咎由自取,不过看到她死得悲惨,免不了心里悲愤交集,将行凶的宫人全部杀死。又拖延了两三个月,七十一岁的孙权病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