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种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来源问题长期以来备受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20世纪以降,随着大量历史学、考古学成果的涌现,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新说频现、锐见迭出,人们的认识也随之不断趋于深化。诸多观点中举其荦荦大者,约有如下几项: 1.中国文化西来说 自先秦以来,古文献基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本土,具体则为中原地区,“内华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源远流长。迄至清末,这一看法始终根深蒂固。19世纪末,法国人拉克伯里首次提出“中国文化源于古巴比伦说”。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发现仰韶文化遗址,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与中亚地区具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19世纪20年代,此说颇为流行。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此说迅速被湮没。 2.东西二元对立说 192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小屯村,开始大规模发掘商朝晚期都城殷墟。3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山东历城发现龙山文化。以李济、傅斯年、梁思永、徐中舒为首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根在环渤海湾一带,提出龙山文化自东向西、仰韶文化自西向东发展的 “东西二元对立说”。迄至50年代中期,此说一直在学术界处于主导地位。 3.中原中心论 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学家安志敏、石兴邦和张光直认为,龙山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发展而来,中原文化向四方发展,最终奠定中国文明的基础。迄至70年代末,此说为学术界主流看法。 4.满天星斗说 随着中原地区以外的考古发现日益增多,70年代末,一元论逐渐让位于多元论。1981年,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区系类型理论”,并把中国古代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90年代,他进一步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5.相互作用圈说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张光直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看法发生根本变化。1986年,他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8个相互作用圈(Inter-actionSphere),并以此来解释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过程。 6.重瓣花朵说 1987年,严文明认为,史前文化空间关系存在不平等的差序格局,即“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在文明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中,中原都起着领先和突出的作用”,其他地区则是“花瓣”。 7.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 2000年,赵辉提出,在数千年历史上,中原既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也是文化核心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主流现象,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尤为醒目。 8.新中原中心论 2002年,张学海认为,“重瓣花朵说”是多中心论基础上的中原中心论,不同于以往的中原中心论和单一中心论,可称为新中原中心论。“花心”、“花瓣”的发展时有快慢、高低之别,并非同步直线发展。但在7000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花心”地位的中原都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中心,是文化与民族融合最主要的大熔炉。正是“花心”与“花瓣”、不同“花瓣”之间的互动作用,培育出中华文明之花。 2013年11月,郭静云 《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认为中国上古文明首先发源于长江流域,然后由南向北传播。此说与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截然相反,引发学界争议和媒体关注。 郭静云——中华文明起源新论:长江流域是中原文明发祥地 学界一般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二里头就是夏都,而所谓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是商王朝早期都邑,位于武汉附近的盘龙城不过是商人南土。笔者搜集资料,循着资料探索,则得出不同认识。 中国原生农耕文明发祥地应在长江流域,屈家岭、石家河时期相继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以云梦大泽和江、汉、澧诸水为枢纽的连城邦国与交换贸易网络,开启东亚最早的文明化进程。 许宏:中华文明起源论 有一种“创新”不可取 小议江汉中心说的立论基础 在学术多元化的今天,提出有异于既往视角和论断的“新论”,推动学术繁荣,值得欢迎。但新论能否立得住,需看作者用了什么材料,又是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支撑自己的论点。 一元认知的“中原中心说”早已为中国学术界放弃,多元认知的“区系类型”理论成为主流,这一学说并不否认长江流域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中原中心说”作为驳议对象,可以说是无的放矢。郭静云教授《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一书认为,中国学界受传世文献影响创造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今日神话”,提出江汉地区为东亚最早和唯一原生文明中心的“新论”。在这一“新论”的框架中,黄河流域旱作农业文明区、中原王朝发祥地成了贫瘠的“边地”。笔者认为,这一观点的立论基础还有讨论的必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