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仿佛看到了学校光辉的未来,他激动地举起刀,一路砍下去,当砍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时候,那个学生收回了胳膊。那个学生叫王大锤,以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也是最调皮的。 赵清华走向王大锤,让他把胳膊伸出来。王大锤朝他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傻呀,砍上去会疼的。” 赵清华像念咒一样说了一通,王大锤还是不为所动:“我才不信呢,肯定会疼,你要说不疼,你先砍你自己一刀。” 赵清华明白了,这个王大锤还没变成机器人。他有点沮丧,这是他第一次教学出现失败。 校长却很高兴,说:“不就一个没变吗?没关系。”赵清华心想,当然有关系,我可是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能全部考上一本,我连工资都不要。 校长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补充道:“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会给你工资的。一个一本奖两万,还是不变。只是如果不能全考上的话,那个额外的奖励就没有了。” 赵清华执拗地说:“你放心,我说话算话,如果不能全考上,我连工资都不要。这个学生,我会想办法搞定的。”他不是狂妄,他是有这个信心。他觉得这个王大锤不过是比别的孩子更调皮一点,只要加强训练,肯定能改造过来。 进入高三之后,赵清华所带的班,果然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年级最好的班。不过,只有王大锤一个人在拖后腿。 赵清华有点着急了,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呢?自己已经对他额外加强训练了,可就是没办法把他训练成机器人。他永远有他自己的感觉,有他自己的思维。很多时候,他不是不知道标准答案,而是不愿按标准答案去写,他总是按照他自己理解的去写,不愿意为了分数去违心地回答。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赵清华仍然搞不定王大锤。他们的矛盾,终于在最后一轮复习时爆发了。赵清华是教政治的,政治课本上有这样一个事例:张大爷是个纳税标兵,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儿子啊,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欠过国家一分钱的税,你去把我这个月的税交了吧。他儿子去交了税后,张大爷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本来这是多么感人、多么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可是这个王大锤却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不科学,一个人病得都快死了,肯定是很痛苦的,怎么还会惦记着交税呢? 对于这个事例的深刻意义,他坚决不肯按老师说的去写,非要按他自己想的去写。 赵清华真的是怒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冥顽不化?我说过多少次了,这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想要得高分,就要按老师教的去写。你来上学,不就是为了能考个好大学吗?” 王大锤气死人不偿命地说:“我上学,是为了学知识,不是为了考大学。” 赵清华觉得有必要找王大锤的家长谈谈,他一生美名,不能毁在一个王大锤身上。更重要的是,那两百万的奖励,不能因为一个王大锤就没了。赵清华给王大锤的父亲打了电话,约在周末晚上去家访。 到了那天,赵清华来到王大锤家一看,傻眼了,这哪像个家啊,分明是个仓库嘛!里面堆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机器和零件。 王大锤的父亲老王给赵清华倒了一杯茶,说:“大锤在学校里怎么啦?” 赵清华叹了口气,说:“他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我实在没办法教他。” 老王一愣:“你发现了他不是正常的孩子?” 赵清华点点头说:“是啊,我早发现了,他和别的孩子太不一样了。他的身体、他的思维方式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 老王的表情有些沮丧:“你的观察力太敏锐了,这十几年来,你还是第一个发现他不是正常孩子的人。”顿了顿,又问道,“对了,你没和大锤说吧?他还不知道他自己是机器人呢。” “你说什么?他不知道他自己是机器人?”赵清华愣了,难道王大锤是机器人? 老王点点头说:“是啊,他一直都不知道他是机器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正常的小孩,是我的亲生骨肉。” 老王告诉赵清华,他是研究机器生命学的,王大锤是他最得意的作品,造得完全跟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通过吃饭自然地生长。这么多年来,没有人发现这个秘密,连他自己都快忘记大锤是个机器人,他已经完全把大锤当成亲生儿子了。 最后,老王叹了一口气,说:“本来我很得意,以为永远不会有人发现,没想到你这么轻而易举地就发现了。” 听到这里,赵清华愣住了,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学校在努力地把孩子变成机器人,而科学家却在努力地把机器人变成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