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宫暗藏杀机 走进陰森幽暗的古堡想着王子复仇的故事 王怡冰 丹麦王国有许多古城堡,大都建于16世纪或18世纪。在记者所探访的古堡中,神秘的“克隆堡”最令人难忘。据说,克隆堡是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的发生地,所以也被当地人称为“哈姆雷特宫”。 在丹麦语中,克隆堡意为“皇冠之宫”。该堡建于1574年,位于哥本哈根北部40公里的海边。从古堡的外形看,确有皇冠般美丽而辉煌的气度。这顶“皇冠”被戴在波罗的海出海口之一的厄勒海峡的最窄处,与瑞典的赫尔辛堡市隔海相望。 记者去克隆堡的那一天是个没有太陽的日子。沿着厄勒海峡的海岸线前行,面对车窗外一闪即逝的海鸟和轻风,记者快速搜寻着大脑中有关《哈姆雷特》的依稀印记,心中生出了几许凝重的感觉。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哈姆雷特是个丹麦王子,他的人生悲剧就发生在这个神秘的古堡中。为了复仇,他在这座城堡中,毁掉了所有重要人物,并拒绝了心上人奥菲利娅的爱情,致使奥菲利娅神经错乱自溺而死。最后,哈姆雷特虽然杀死了父亲的仇敌克劳狄斯,但自己也因克劳狄斯精心策划的陰谋而死亡。这位忧郁的丹麦王子应该就是在眼前这座古堡周围游荡的时候见到了死去父亲的亡灵,在古堡中的后花园洞悉了残酷的秘密,然后无数次在这古堡中游走,思考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难题。 进入城堡,里面安静极了,让人有一种想屏住呼吸的感觉。在堡内一面斑驳的墙壁上,一幅年代久远的莎士比亚浮雕正默默地注视着游人。据说,莎士比亚将丹麦历史上一个古老传说作为素材,于1601年创作了《哈姆雷特》。这部悲剧虽然是以克隆堡为背景的,可是实际上,这个悲剧王子从未在堡中居住过。据丹麦历史学家赫尔格·赛德林·雅各布森在《丹麦简史》中称,莎士比亚是否真的到过克隆堡,迄今仍是个谜。真正在克隆堡中漫步过的只是曾经主演过《哈姆雷特》的著名演员劳伦斯·奥立弗。 莎翁选中这个城堡做王子悲剧的发生地,绝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里陰郁、沉闷,没有一点金碧辉煌的迹象,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国王的宫殿。漫步其中感觉就像一座迷宫,走进去让人找不到出路。举目望去,高高的圆形穹顶空旷而陰森。站在巨大的屋顶下,人显得孤立无助。一切都让人感到压抑,仿佛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杀机。在此参观的人无不压低了嗓音说话。没有导游,记者和其他参观的人漫无目的地走着。在一间陰暗的大厅里,一个巨大的铁球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大铁球看上去锈迹斑斑,旁边还连着一根长长的锁链,原来,这个自重37公斤的大铁球是一种刑具,主要是用以惩罚政治犯。凡戴上这种枷锁的犯人,一般都被打进暗无天日的地牢,直至死去。 据丹麦史书介绍,1427年时,城堡所在地叫做“钩子要塞”,是哥本哈根的一个重镇,用以控制厄勒海峡这条海上要道。从堡前成群的棱堡和护城河以及大炮的分布来看,这里的确曾是一座城防工事。 当时的国王埃利克为了保护丹麦的利益,下令对各国过往厄勒海峡的船只征收通行税,抗税不交者先给以口头警告,警告无效就以炮轰之,随后不但要补交税款,还得支付打炮钱。 走着走着,记者连同身边的游人似乎误入了一个秘密暗道。暗道里四通八达,漆黑幽深,墙壁两端隐约可见的烛光幽灵般跳跃着,若明若暗。通道两侧全是铁栏杆,人们只能在中间行走。脚下的石板路,潮湿得像刚刚洒过了水。陰风吹在脸上,使人不寒而栗。没有人再说话,只有快速行走的脚步声。据宫内资料介绍,古时侯,这个暗道除了关押犯人,主要还用以屯兵贮粮。这里贮存的食物足够王宫贵族们吃上3个月。一旦战事爆发,人们可在此藏身或沿着通道到达海边的出口。 穿过一片偌大的空地,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巨人雕像,那人手扶宝剑,神态威严,闭目端坐椅上。借着微弱的烛光,记者努力阅读着刻在墙上的文字,方得知,这个雕塑的主人公名叫“霍尔格”,是丹麦古代威震四方的大英雄。传说一旦丹麦发生战争时,他就会站出来保卫国家。 不知又走了多久,前面隐约出现了一道光线,好像是出口,可来到近前,记者禁不住失声大叫,原来铁栅栏里面是关押囚犯的一个个地牢!慌忙中急步左拐,结果又陷入了一条更幽深的通道。惊恐之际,记者突然胡思乱想:莎翁当年多半是到过此地的,而且很可能也一个人困在其中,在这里待久了,难免不构思出一些陰沉、诡异的作品。 几经辗转,终于“浮出”地面时,记者感觉就像刚刚经历了一次人生的洗礼。重见光明的时候,心中真的生出了从未有过的畅快。这时天也晴了。深蓝色的大海上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正在驶过。无数只海鸥正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真怀疑当初莎翁与记者找到的不是同一个出口,要不《哈姆雷特》似乎应该有个很光明的结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