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筷子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筷子的故事

作者:郑小亮
        
        清朝年间,黄州府有家普济大药铺,掌柜的姓魏。魏掌柜做生意很有头脑,他将本地特产三七、茯苓等中药材,经水路远销到苏杭二州,然后顺便带回苏杭特产龙井茶叶,两头不空,很快便聚了万贯家财。
        
        这天,魏掌柜大喜,迎娶小妾。当地的商贾名仕纷纷前来道贺,气氛无比喜庆。就在中午喜宴时,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不知哪里来的几个乞丐,也赶到魏府递上了红包,前来道喜。
        
        打开那喜包,里头才一文钱,魏家的下人又好气又好笑,本想夹点饭菜打发乞丐们出门,谁知其中的一个老乞丐摇摇头,开口了:“小的们久仰魏掌柜大名,特地前来贺喜,这喜词说了,喜礼也封了,小的们就是魏掌柜府上的客人,哪有请客人站着吃喜酒的道理!”
        
        众乞丐纷纷附和,下人心烦,喊来了护院,护院撸起袖管就动手,虎拳过去,把一个乞丐打得腾空飞起。乞丐们乱了阵脚,扶起那个受伤的乞丐后,不声不响地离去。
        
        这吵吵嚷嚷的引来了不少人看究竟。待下人和护院眉飞色舞地向魏掌柜转述经过时,那帮乞丐又回来了。他们分三队而行,每队一字排开,稍稍留心还会发现:三队乞丐由壮而瘦,年纪由少而老依次分布,更叫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手里都拿着一只碗和一双筷子。
        
        一般人哪见过这阵势,愕然之际,有见多识广的老者暗叫不好,赶紧给魏掌柜提醒说:“魏掌柜,你遇上麻烦了!”还不等魏掌柜答话,一旁的护院剑眉一挑,说:“不就是几个叫花子,有什么麻烦,用拳头对付就成!”那老者白了护院一眼,冷哼了一声:“那你就试试看,这祸事正是你那一拳头惹下的!”
        
        听老者这么一说,魏掌柜有点慌乱,忙向老者请教。老者一抹长须,说:“若老朽猜得不错,这是筷子帮的人,你得好言好语好招呼,否则他们会像水田里的蚂蝗,咬住你就不松口……”魏掌柜很是奇怪:“什么筷子帮?”老者回答:“老朽只是略有耳闻,所谓筷子帮,是丐帮的一个分支,他们一双筷子不离身,求的是几餐温饱……”
        
        还没等老者说完,那帮乞丐已经到了跟前。魏掌柜怎么也挤不出笑,只是硬邦邦地问了一句:“你们……有何贵干?”那帮乞丐并不答话,只是端起碗筷叮叮当当地敲了起来,边敲边唱。
        
        老话说了:敲筷敲碗,一世讨饭。更叫人恼怒的是,他们口里唱的,居然是本地民间哭丧时的苦调。这么一闹,喜庆全无,个个都叫晦气。
        
        魏掌柜摸不准乞丐们要干什么,又怕说错话弄出更大的麻烦,只得央求刚才提醒他的那位老者出面探水。那老者彬彬有礼,乞丐们倒卖了三分薄面,只听一个乞丐说:“魏掌柜财大气粗,对下人管教不严,若是一般冲突,我们也就罢了,但他的护院出手伤人,这笔账是非算不可!”
        
        老者点了点头,满脸堆笑地对乞丐们说:“各位在本地乞食,可否卖老朽个面子,这事儿就此打住,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免得日后碰了面都尴尬。”
        
        话一出口,乞丐们不乐意了:“老人家的话,是绵里藏针啊,你言下之意,我们在此地讨生活,就该忍气吞声?你见笑了,虽说我们做乞丐的,靠天靠地靠善人,但却是天不怕来地不怕,不妨告诉你,这年月,缺衣少食的叫花子很多,信不信我们把碗筷一敲,能把附近几个县的弟兄都给招来?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下,老者没辙了,只在心里暗道:传闻果然没错,惹火了筷子帮的人,没啥好事!
        
        魏掌柜想命人报官,却被老者极力劝阻:“若他们天天来敲筷敲碗,官府能将他们都抓起来?再说了,他们的吃的是残羹剩饭,睡觉与虱子为伴,难道还怕进牢笼!”
        
        见魏掌柜这般态度,乞丐们都火了,又提起筷子叮叮当当地敲碗。调子敲得急促,好像疾风骤雨,不待一锅烟的工夫,叫人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附近的大街小巷,都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碗声,那声音嘈杂刺耳,叫人躲避不及。
        
        这么一敲,喜宴办不下去了,客人们都捂住耳朵,催促魏掌柜快点想办法。正当魏掌柜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转圈的时候,敲碗的声音突然止住了,这边的杂声一停,周边的敲碗声也戛然而止。
        
        这是怎么回事?众人正愣着,却见三队乞丐变成两排,将碗筷别在腰间,在那儿垂首站立。再一看,只见从不远处,走来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轻男子,待那男子走近,才发现他的腰间也别着一副碗筷,只是那筷子比这些乞丐的长了许多。
        
        那年轻男子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乞丐堆里,跟乞丐们说了一通话后,瞪了那些乞丐一眼,厉声道:“简直是胡闹!”说罢,他走到人群跟前,抱拳询问:“敢问哪位是魏掌柜?”魏掌柜一愣,也回了个抱拳,答:“本人就是。”
        
        年轻男子朝着魏掌柜鞠了一躬,说:“小的周不求,对帮中弟子管教不力,向魏掌柜赔罪了,求魏掌柜大人大量,万望海涵。”听他这一说,大家都明白了,来者是这群乞丐的帮主。
        
        帮主亲自赶来解围,麻烦事儿终于峰回路转了,魏掌柜长嘘了一口气。不料有个乞丐气鼓鼓地走上前说:“帮主,有兄弟被魏掌柜的下人打得起不了身,难道这事儿就这么算了,小的们不服!”这乞丐话音刚落,那群乞丐纷纷抽出腰间的碗筷,都重重地敲了一下。
        
        周不求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昂头答话:“纵使魏掌柜有错,但你们却错在先,人家的大喜之日,你们前来扰乱是何道理!自古乞丐讨喜不入正席,你们却拒受主家人的饭食,挑剔主家人的馈赠,这个又怎么说?”
        
        乞丐们面面相觑,周不求又教训道:“正是你们的蛮横无礼,才导致人家气急出手,我们自诩奉天乞食,其实都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罢了,你们却穷壮恶人胆,不知廉耻,竟以人多势众为要挟,此恶行一旦传开,还有人会赐食与你们?你们在本处还会有立足之地吗!”
        
        这一席话掷地有声,乞丐们都低下了头。之前那位劝说不成的老者走上前来,趁热打铁地对众乞丐说:“这样吧,老朽来做个中间人,把这个篾给劈开,由魏掌柜出钱,医治好那位受伤兄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过去的事就烟消云散,你们看怎样?”
        
        魏掌柜急忙点头应允,众乞丐也没意见,那周不求却一脸愧疚地说:“魏掌柜如此宽宏大量,叫我等汗颜,小的代帮众谢过魏掌柜!”说罢,周不求深深地鞠了一躬。
        
        事情终了,魏掌柜却多了个心眼儿,他把周不求上下一打量,发觉此人举止得体,落落大方,除了穿着打有补丁的衣服,腰间别着碗筷外,完全找不到乞丐的影子。魏掌柜害怕周不求走后,那些乞丐还会找他麻烦,不由得心生一计,对周不求说:“周帮主的为人处事,魏某算开眼了,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聘请周帮主为管家,帮忙打理内外一切事务,不知能如愿否?”
        
        周不求朗声一笑,说:“魏掌柜看得起小的,那真是求之不得。”见周不求应承下来,那些乞丐都欢呼雀跃,又叮叮当当地敲起了碗。
        
        一段时间后,周不求的能耐便显现了出来,尤其在生意上出的几个点子,使人拍案叫绝。更叫魏掌柜吃惊的是,这周不求虽为叫花子之首,但却视钱财如粪土,开饷后,他居然把所得报酬,多数分给那些乞丐。
        
        目睹周不求的所作所为后,魏掌柜暗暗为自己看似荒唐的决定叫好,这以后自己可高枕无忧,不用担心那些叫花子捣乱了。不过有个事魏掌柜感到奇怪,他问周不求:“周管家深藏不露,竟甘愿乞讨为生,不知其中是否有隐情?”周不求却一笑置之,不愿答话。
        
        魏掌柜一时尴尬,赶紧拉开话题,正闲聊着,一阵又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传来,有下人慌张地过来告知:“老爷,小姐的病又犯了,又在咳血……”魏掌柜不由得眉头一皱,拍着脑袋长吁短叹。
        
        周不求疑惑地问发生了什么事,魏掌柜叹了一口气,说:“周管家有所不知,刚才咳嗽的是小女,也是我的一块心病。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好端端地不知为何染上了这毛病,一犯病便咳嗽不止,稍有寒意便怀抱烘炉,平日里羞于见人,日夜躲在闺房。寻医问药多年,就是不见好……”
        
        周不求又问一旁的下人:“刚才小姐咳嗽,是不是被烘炉里的栗炭灰呛到的?”那下人点点头,吃惊地说:“周管家是怎么知道的?”
        
        周不求一笑,说:“听那阵咳嗽,咳出的声音虽刚烈劲道,但急缓无律,分明是外物刺激了喉咙造成。如果没猜错,小姐是想提高炉火,拨动了烘炉里的炭灰,不小心搅起尘埃,呛进了口中。”
        
        说罢,周不求径直走到案桌边,提笔刷刷地画着什么。收笔后,他把画纸递给下人,吩咐道:“你按图上的尺寸,去铜匠铺把这个打造好,然后交给小姐使用。”魏掌柜很是好奇,凑过去看那图纸,图纸上画的竟是一双筷子。上头清楚标明,筷子为铜制,长度一尺欠一寸,一头方一头圆,粗细与吃饭用的筷子无异,筷子的根部,还用铜链拴住。
        
        这筷子有什么用?魏掌柜正愣着,周不求笑着解释了:“烘炉取暖用的栗炭,炭灰会随着火势减弱慢慢增多,只有稍加拨动,才有助提升炉温。本地用来拨灰的工具,大多采用火钳,力度不好掌控,若是一般人也就罢了,但小姐有咳疾,不可使灰尘飞扬。若将拨火的火钳改制成铜筷子,效果会大不一样,只要能熟练使用筷子,无论拨火还是夹炭,都不在话下。”
        
        好主意!魏掌柜拍案叫绝,对周不求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简单可行的法子,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拨火铜筷很快便交到了小姐手中,负责伺候的下人说小姐非常满意,还说想见见这位聪明的管家。
        
        那会儿,富家小姐的闺房是不能随便进的,魏家小姐难得在大庭广众露面,这次算是破了例,出来当面感谢周不求。
        
        两人眼对眼一瞄,不由得脸颊飞红霞,半天都没回过神来。直到伺候小姐的大妈猛地一声咳嗽,魏家小姐这才醒悟过来,害羞地说:“多谢周管家精巧设计的铜筷子,使唤起来得心应手,再也不会搅起炭灰了……”周管家还没来得及说话,小姐便在那大妈的催促下,进了闺房。
        
        这对俊男美女春心萌动,岂能瞒过旁人,没过两天,那个“眼见为实”的大妈便偷偷把此事报给魏掌柜知晓。这下,魏掌柜可犯了难。
        
        魏掌柜自有他的考虑:若成全二人,却心有不甘,虽说周不求是个难得的人才,日后必成大器,但毕竟此人是乞丐出身,若是传了出去,会丢尽魏家颜面;但若棒打鸳鸯,也有顾忌,自家女儿身患顽疾,若将来的女婿只是贪图魏家财富,人品低劣,女儿会深陷苦海。
        
        正发着愁,周不求却找到魏掌柜,兴高采烈地说:“魏老爷,小的想到医治小姐的法子了!”魏掌柜眼前一亮,忙问是什么法子,只见周不求从怀中掏出一双筷子,回道:“以后请小姐用这双筷子进食,小的不敢担保能祛除病根,但至少可以缓解病情,有益无害。”
        
        魏掌柜接过筷子,细细打量,那双筷子的确有些与众不同,但这个真能缓解病情?见魏掌柜疑惑,周不求说:“小的详细打听过小姐的病情,并琢磨了曾经为小姐开过的药方,细细参悟过后,发觉医治不对路,小姐的病,病因并非感染风寒,猜测小姐幼年玩耍时,手接触过各种药材,之后经手入口,是药三分毒,久而久之便体质虚弱,稍有风寒便抵挡不住,若当咳嗽来治,是治标不治本,必须从病根着手,解这百草之毒!”
        
        就算如此,这筷子跟解毒有什么关系?周不求笑了:“其实这筷子夹食的一端,是解毒的甘草压制而成,小的听闻小姐厌烦了吃药,不如用这个法子试试看,久病需缓治,细水能长流。”
        
        这话很有道理,魏掌柜豁然开朗,当即照办,并吩咐下人为小姐准备了许多双这种甘草筷子。魏家小姐听说这筷子是周管家特意费心为她所制,心情大好,吃饭时居然没再挑剔了。说来也巧,魏家小姐用那甘草筷进食,月余后脸上竟显出了些许红晕,咳嗽也有减轻。
        
        叫魏掌柜头痛的事儿终于来了,魏家小姐一有好转,便不顾女儿家应有的矜持,竟“恬不知耻”托下人对魏掌柜讲,她喜欢上周管家了。
        
        这可如何是好?魏掌柜前思后想,事已至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估料周不求的身世并不简单,既然他不肯说,那就逼着他说!并痛下决定,只要周不求不是奸恶之辈,可丢开颜面,请媒人撮合。
        
        怎样逼出周不求的身世?魏掌柜也动了一番脑筋,看得出周不求对魏家小姐也挺有心,否则不会尽心为医治魏家小姐出谋划策。即然这样,何不借女儿之口来问?
        
        于是,魏掌柜找了个机会,试探起了周不求:“周管家,小女对你的身世很是好奇,你能工巧手,对医道也不外行,为何会成为乞丐?”
        
        周不求一改之前的果断,欲言又止,叫人捉摸不透。魏掌柜只好用了激将之策:“若周掌柜有难言之隐,魏某也不消多问了,直接告知小女便是……”
        
        这法子果然管用,周不求急了,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小的若是把实情讲出来,就怕老爷会怪罪,真不知当讲不当讲。”魏掌柜愣住了,摆摆手说:“请周管家放宽心,魏某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既然你有言在先,魏某断然不会怪罪!”
        
        周不求重重地“唉”了一声,说的第一句话就叫魏掌柜大吃一惊:“小的是来寻仇的……”
        
        这话叫魏掌柜摸不着头脑,他与周不求素不相识,何来的仇怨?
        
        只听周不求缓缓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周不求家在黄州府治下的一个县,该县盛产药材茯苓、三七,周不求的父母靠种植药材为业,家道殷实。那年,周不求赴省城赶考,这去一趟便是大半月之久,等他从省城回来,却发现家中遭变故,父母病倒,一时乱了方寸。
        
        细细询问后,周不求终于从父亲口中了解到事出有因。这年的药材收获后,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而且出价甚高,周不求的父亲惊喜之下,悉数交货,没想到却陷入了人家精心设计的骗局。
        
        那客商付了银两后,便马上报官,称周不求的父亲卖给他的是一批假药材,并呈上了几大麻袋药材,麻袋上还有周不求父亲亲笔写上的“周”字。周不求的父亲傻了,这些哪是自己卖给客商的药材,分明是被调了包。在公堂之上,周不求的父亲百口莫辩,那客商却提出,若周不求的父亲将药材地作为赔偿,此事便不再追究。
        
        无奈之下,周不求的父亲只得含冤应允,客商撤了诉讼后,官府也没再追究,将周不求的父亲打了三十“刁民大板”后释放。很快,周不求的父母就一病不起。
        
        周不求回家后,尽心料理父母,本想将父母身体调养好后,再彻查此事,寻机报仇。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晚,为父母擦过身,伺候他们睡下后,熬得步子都走不稳的周不求趴在八仙桌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身上火辣的痛,惊醒之后,家里已燃起大火。他立马醒悟过来,肯定是不小心碰到了八仙桌上的油灯,才导致火患。
        
        火越烧越大,此时是深夜,当年为了便于种植药材,周不求的家建在了离村庄很远的山腰,就算乡亲们看到火光冲天,此时赶来扑救肯定来不及。正当周不求陷入绝望的时候,救兵来了。
        
        来帮忙扑火的是几个乞丐,就在附近的山神庙里落脚。由于火势太大,无法止火,没法救出周不求的父母,但庆幸的是,乞丐们帮忙抢出了周不求父母的尸身,求得全尸落葬。
        
        周不求痛不欲生,全靠乞丐们苦苦相劝,才苟活了下来。那段日子,周不求与乞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报答那些乞丐,周不求在废墟中寻得家中的保命金银,大半赠予乞丐。从此,周不求便与那些乞丐为伍,因他为人义气,足智多谋,深得乞丐们敬重。
        
        有一日,一个老乞丐临终,弥留之际送给周不求一双长筷子,并对周不求说:“我们当叫花子的……奉天乞食,一双筷子不离身,靠天靠地靠善人……”当时,周不求不明白老乞丐说的是什么意思,更叫他不解的是,赶来为老乞丐送终的乞丐们不停地往他身上吐唾沫,并抡起手中的打狗棍往他身上敲打,直到乞丐们跪下来对他喊了一声:“帮主……”周不求这才明白,这是帮主在传位给他,那双筷子是帮主的信物……
        
        周不求讲到这里,魏掌柜终于听出了其中的端倪,他问周不求:“如此说来,你怀疑我就是当年害你父母的罪魁祸首?”
        
        周不求摇摇头,回道:“并非怀疑掌柜的为人,小的寻思,当年那个外地客商中途掉包,在本地定有接应的药材商。这些年,我辗转黄州府治下众多县,探查药材商人,想顺藤摸瓜,但却未能如愿。此次在贵处打探,也是这个目的,但小的敢肯定,当年的事与魏掌柜毫无瓜葛!”
        
        魏掌柜不仅没有感到吃惊,反而更看重周不求了。因古话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有仇不报非君子。不过魏掌柜还是觉得有些奇怪,不禁接过话来问:“周管家是怎么查出我与此事无瓜葛?”
        
        周不求笑道:“是因为一双筷子,魏掌柜身为一家之主,以身作则,家风正气,小的细心观察,魏掌柜及家人进食时,会将筷子并拢,食毕后又将碗筷摆放齐整,规规矩矩,一丝不苟,试问如此家风的表率,怎会甘与妖邪为伍?”
        
        一席话,把魏掌柜说得满面春风,拱手直叫惭愧……
        
        没多久,魏府传来喜事——魏家小姐要成亲,夫君正是魏府的管家周不求。为两人操持亲事前,魏掌柜却有个条件:周不求必须入赘到魏家,成为上门女婿。周不求毫不犹豫,满口答应。
        
        周不求与魏家小姐成亲后,魏掌柜把家中经营大权交给了周不求。正当周不求准备另立帮主,把帮主的信物筷子托付他人的时候,却被魏掌柜制止了:“这双筷子还是留下吧,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代表了天和地,往事已矣,烟消云散,只期望你日后忘掉仇怨,好好过日子,做一个乐善好施、顶天立地的好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