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坚决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高希中 参加讨论

    在我国发展的新时期,历史研究领域成绩显著,思想活跃,研究深入,成果丰硕。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等重大问题上,也出现了不同的思潮与声音,其中之一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谓‘告别革命’论发表以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学术理论界具有很大影响的政治思潮。” (张海鹏、龚云:《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吗?》,《红旗文稿》2014年第16期,第8-12页)近几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波及史学、文学、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多次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出批评,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高度重视,这也对新形势下社会各界抵制和克服这一错误思潮指明了方向。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渊源、背景、原因及危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论述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著很多,主要内容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评、批判与抵制,其中沙健孙、梁柱、张海鹏等先生的著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尚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或大学院所组织和召开了诸多学术会议针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批评与抵制。这些都进一步推动着学术界对这一思潮的批判、抵制与克服。所见文献中,学者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渊源、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演变、主要观点、具体表现、实质危害与克服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 19、20 世纪之交的西方。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虚无主义否认存在着普遍永恒的正确原则,因而具有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解构主义与颓废主义等思想特色。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质就是秉持虚无主义历史观来认识、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这与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解构主义、相对主义等思潮不无关系。就当下而论,历史虚无主义又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影响密切相关。(参于沛:《后现代思潮与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19日第B04版;等)
    虚无主义伴随着西方资本的扩张、连绵不断的侵略战争,及西方文明的影响来到我国。与上述西方虚无主义相比而言,在我国所理解的“虚无主义”通常指“不加分析地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倾向或社会思潮,是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 1727 页。)对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论。由于这种观点否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主体性,过分夸大西方文化的普世性,没有能够解决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问题,因而这种观点一出现便受到各方的批评。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民族主义的高涨,全盘西化论逐渐失去市场。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全盘西化论也逐渐走向沉寂。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我国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和转入现代化建设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自由化思潮在历史观上的一种体现又有所抬头。一些人在文艺领域开展了一场否定、虚无传统文化,主张全盘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潮。其中,尤以1988年6月以反思黄河文明为名否定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电视片《河殇》的播出为最。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际上苏联、东欧的剧变,加之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科学新理论和新方法如潮水般涌入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强大挑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社会上出现“告别革命”论,一些人对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采取极端虚无主义的态度。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新泛起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有其国际与国内政治的原因与诉求。
    其一,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构成当前我国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的重要国际背景。
    其二,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现代化传媒通过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和政治上的渗透。
    其三,近年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与政治方面的交往不断增多,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产生了相当影响。其中出现于欧美史学界否定革命鼓吹改良的历史相对主义思潮,以及新自由主义、新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对我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其四,从现实环境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部分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在历史领域中的投射,以及在市场意识驱动下肆意“消费”历史的外在显现。
    其五,从历史学的发展看,历史虚无主义是受二战后崛兴的叙事史的负面影响所致,是以倡导讲故事为主的微观史学滥用的结果。
    其六,从历史哲学层面看,现阶段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主要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入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相关。(参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等)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是唯心史观,要害是混淆历史的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历史虚无主义在历史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表现。
    其一,“告别革命”论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在历史虚无主义者看,革命只起破坏性作用,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并由此出发虚无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虚无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虚无以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研究。
    其二,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表现为不顾历史真实,公然篡改中国文明的起源,试图证明“中国文明西来说”。
    其二,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写历史”的名义下,作翻案文章,丑化中共政治领袖,戏说人民英雄,公然为反面历史人物翻案。
    其三,历史虚无主义者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
    其四,对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不加批判、分析,而是全盘接收、照抄搬照,随意以西方的理论剪裁中国的历史。
    其五,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否定历史认识的科学性,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历史认识不存在真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对过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获得的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识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所以,他们所宣扬的观点不是在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得出来的,而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某种倾向、某种情绪,带有极大的主观随意性。
    其六,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而缺乏历史主义态度。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抱着为我所用的实用主义态度,抹煞历史与现实的界限,将历史与现实做简单的比附,丧失基本的历史主义立场。他们根据现实的需要任意裁剪历史,按照对现实的要求改造历史。
    其七,史料基础薄弱。史料是历史研究的直接前提。史料有真伪、偏全、粗精、聚散等区分,所以对史料必须进行大量的博采、钩沉、辨析、选择、确证、核定等工作。历史虚无主义者大多缺乏对这些专门学问系统、全面的训练与了解。甚至有的研究者轻视对史料的辨伪和充分占有,或仅凭一些表面的历史事实就大胆立论,或随意根据一点历史资料就大胆评论,或精心挑选某些片面的不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的历史细节对历史进行歪曲,更有甚者以假设、臆测、抽象推演历史事件,视历史事实为语言描述的存在。(参梁柱、龚书铎主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等)
    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承认支流而否定主流,透过个别现象而否认本质,孤立分析历史中的片段而否定整体过程。历史虚无主义所反映的不仅是文化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并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危害。
    其一,历史虚无主义起到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
    其二,历史虚无主义适应西方反共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企图。
    其三,历史虚无主义具有否定中国革命的危害作用。
    其四,通过翻历史旧案的方法,丑化重大历史人物,曲解民族文化标识和表征符号,进而瓦解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
    其五,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六,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无”中国传统文化的危害作用。它抹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消解文化认同,瓦解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参沙健孙:《科学地研究宣传党和人民光辉的斗争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2期,第31-37页;等)
    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立党立国的根本问题。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及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究竟是一种政治思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就给予过明确回答,当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2-33页)对如何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界和学术界人们主要提出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用事实说话”是有力途径,二是坚持唯物史观。这两种观点对抵制和克服学术领域内的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理论层面还有必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把握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众多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的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十九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现在已经是21世纪,时代不同,所以他们的观点已经“过时”。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比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不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不同,就盲目否认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待,而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并加以否定。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大的社会转型一定会推动历史宏大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如此,对当前中国社会巨变的阐释也是如此。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对此,我们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历史理论。尽管时代和环境不同,但这并不妨碍它是阐释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有力工具。理解和阐释当前中国历史的这种大脉络、大转折、大关节、大趋势、大变革的变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历史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认识与具体的历史语境相联系,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定的历史认识可能是真理,但是一旦超越了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历史条件,而置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则可能变为谬误。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将问题放到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之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虚无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违背了历史主义的原则。对如何坚持历史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论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2013年12月26日,在中央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革命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拥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认识和行动可以不受时代条件限制。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12页)这为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熟练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鉴和运用不同学科或邻近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越来越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这在新中国“前十七年”史学的“五朵金花”的绽放中表现尤为突出。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但丰富并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并且为我们深入认识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22-23页)这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研究是多样性、多方位、全息的、立体的,因而认识历史的理论和方法也必然是多样性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针对不同的认识对象,综合运用合适、合理的方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彻底打破片面的、单一的认识方法。这可以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撰述历史,从而更有效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
    (四)坚守历史真实。历史虚无主义忽视历史的真实性,否定历史事实。这就使分析、研究、解决学术问题的“基础”或“根基”不稳,或其前提本身就存在问题。因材料不足而表达出来的观点,不可能构成历史定论,因为这随时都会因新材料的不断发现而得到修正,甚至否定。历史需要不断的认识、继承、解读与重写,以求得更全面、准确的历史认识和科学的历史知识,但这不等于颠倒黑白和抹煞历史真实。
    历史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类过经历过的客观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客观的历史;一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史料和历史观念、思想等,对客观历史的记述与阐释。对前者而言,不论是虚无主义还是什么主义,也不论什么主体,都是改变不了、歪曲不了的,因为这种客观历史已经固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对后者而言,则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因为记述、研究的主体不同,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观与历史思想不同,从而对客观历史的叙述、理解与解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在这些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其中,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主观成分最多的环节,它们可以突破证据的限制,也可以逸出真实之外,但不能不接受“真实”的约束。“真实”既规定了历史记录、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底线,又限定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比如,不论如何叙述甚至粉饰20世纪30-40年代的日本侵华史,都无法回避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和生灵涂炭。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否定不了,无法篡改也“不容篡改”。(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这就是“真实”的刚性原则。历史虚无主义者所犯重大错误之一就是违背历史“真实”,没有接受历史“真实”的约束,而是从主观臆想来认识和阐释历史。
    (五)继承优秀传统,重塑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事关国家的认同感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及走向世界的重要软实力。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个主要表现和危害就是“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消解文化认同,瓦解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对此除了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更应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文化,重塑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2014年10月1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可以说,要最终克服和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不能没有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另外,值得重视的是文化创新也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巴黎),《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而中国梦所体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也是最终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天下为怀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马克思主义,捍卫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同时,融会贯通地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学术界有益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具体历史实际和社会现实,加强对中国近代历史、中党史和中国历史上重大问题的研究,拿出有理、有据、有力的学术性成果,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不断丰富、发展、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