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桑植起义背景和起因 桑植起义历史经验和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2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桑植起义的爆发并不是偶然,这个地方有农民运动的先例和革命武装的力量基础,这也是中央决定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原因。桑植起义的环境十分艰苦,贺龙等人经过两年的斗争,最终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场起义意义重大,并且为中共之后的武装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桑植起义背景和起因
    1928年2月29日,湘西北特委的贺龙、周逸群率贺锦斋、卢冬生和张海焘等人到达湘西桑植县洪家关。特委到达桑植后,便着手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为武装起义作准备。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省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桑植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各乡的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镇压了当地反动恶霸朱愚农,打击了土豪劣绅嚣张气焰。但“马日事变”后,反动势力复辟,破坏了党组织,共产党员谷及峰等惨遭敌人杀害。失去了党组织的领导,各种土著武装烽起。桑植县八个乡,乡乡都有武装,他们有枪有势,互相不服,经常火并,号称"八大诸侯"。贺龙的一些旧部和亲族也拥有几支武装,各支武装分别控制一定区域,占山为王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地方武装,除一部分掌握在豪绅手中,成为维护地主封建势力统治的工具外,大部分是以打富济贫和反抗地主、官僚欺压为目的的。针对这种情况,湘西北特委决定争取他们,以此创建革命武装。贺龙为把他们吸收到革命队伍中来,向其亲友和旧部宣传共产党关于武装暴动,打倒新军阀,解放劳苦大众的革命方针,号召亲属和部属,捐弃前嫌,团结起来干革命。
    桑植起义历史经验和意义
    桑植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环境最艰苦、道路最曲折、斗争时间最长的一次起义。这次起义组织发动湘西北地区数十万各族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持续两年之久。桑植起义的部队,经过三起三落的锤炼,成为一支坚强工农红军主力部队。
    第一,桑植起义借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把武装斗争的战略目标由城市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为长期积蓄革命力量做准备;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极大地调动各族农民群众革命积极性,大力发展武装力量,创建我党领导的正规部队、游击队、赤卫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系。桑植起义走的是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桑植起义的历史经验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桑植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伟大的功绩。
    第二,贺龙、周逸群等桑植起义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吸取南昌起义在潮汕失败的教训,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和胆识,实行革命战略和军事战略的转移,改变攻打中心城市的战略,把工农革命和农民游击队、赤卫队结合起来,走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桑植起义的领导人在敌强我弱,缺医少药,缺吃少穿的条件下,在人迹罕至的大山区,住岩洞、穿蓑衣、吃野菜、坚持斗争。他们艰苦卓绝,百折不挠,浴血奋战,保存了南昌起义的火种,在湘鄂西广袤的土地上燃起了革命的熊熊烈火。
    第四,桑植起义是成功运用党的统一战线和执行民族政策的典范。桑植起义后组建的红四军,其士兵大部分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湘鄂西红军不像“朱毛彭德怀等先有一部分军队做基础”,“而是由群众斗争生长出来的”。湘鄂西红军的主要成份是本地各民族工农群众,因为土地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有可能和有必要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用先进思想、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建立农村根据地,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桑植起义的领导人在十分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冒着生命危险,走乡串寨,深入虎穴,对土著武装首领实行统战政策,教育他们捐弃前嫌,弃暗投明,争取多数,使之成为工农革命军队伍中一支坚强的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