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史研究研讨会” 综述 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史研究研讨会 党委书记、副所长赵文洪研究员 世界历史研究所于2013年3月19日在本所会议室举办了“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世界史研究研讨会”,主题为“对唯物史观的再认识”。会议为期一天,上段部分有本所八位同志做研讨报告,下段部分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段忠桥做主题报告。党委书记、副所长赵文洪研究员和吴英副研究员分别主持上下午的会议。 吴英副研究员 李春放研究员 李春放研究员以《历史唯物主义在英国》为题做报告。他指出,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历史理论一样,马克思及其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会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苏联学界曾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解读。随着苏联模式陷入困境以及受苏东剧变冲击,在原东方阵营国家,苏联式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光环在学术界逐渐暗淡。但也正是在冷战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学术界、尤其在英国学术界,总体却呈上升趋势。冷战后这种趋势仍在继续。70年代以来,英国学术界一直围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展开大辩论,这与中国学术界的沉闷形成鲜明对比。科恩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里格比的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和吉登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是这场大辩论中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 黄立茀研究员 黄立茀研究员以《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市场经济道路》为题做报告。她指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有三个基本点: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摈弃市场经济。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摆脱战时共产主义引发的经济与政治危机,列宁于1921年实行利用市场经济的新经济政策,私有经济和耐普曼(工商业资产阶级)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新的系统理论的支持,对市场道路的探索遭遇夭折。中国共产党实行市场经济改革,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成份长期共存发展,非公有制业主和管理者可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创新导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创新,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 张旭鹏副研究员 张旭鹏副研究员以《马克思的理性主义》为题做报告。他指出,美国学者阿兰•梅吉尔的著作《理性的负担:马克思为什么拒绝政治与市场》给人以有益的启示。梅吉尔教授认为,马克思是一位理性主义者。其理性主义具有四方面的内容:即普遍性、必然性、可预测性和“在矛盾中的发展”。马克思基于可预测性的理性准则,将私有制和市场排除在未来社会秩序之外。马克思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价格是不可能预测的,属于不服从规律的现象。马克思对市场的拒绝一方面有观念上的原因,比如他对市场行为的厌恶;另一方面,当时的知识视野限制马克思修订其理性准则,例如承认科学理解在有些领域不需要预测性的规律就可以做到。在马克思之后,科学发展表明,可预测性并不一定是科学的一个特征。 董欣洁副研究员 董欣洁副研究员以《参加马工程工作的学习体会》为题做报告。她从自身的研究方向全球史出发,结合参加马工程工作的体会,阐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考察、分析全球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历史编纂学领域的运用。她认为,西方全球史研究表现出来的对各种物质交往过程的重视与西方学术界把实践精神化的传统路数有所区别,而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实践维度有所接近。但其止步于描述跨文化互动的各种现象,而没有充分地以互动为基础来探索人类社会演变的内在规律。世界历史上的各种“交往”现象必须与“生产”联系起来方能获得充分的理解。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但生产相对交往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在世界历史编纂中,生产和交往是两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概念,体现着历史发展纵向和横向线索的相互支撑。 郭子林副研究员 郭子林副研究员以《古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为基础思考》为题做报告。他将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同他的专业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他指出,就古埃及文明起源的条件,学者们提出至少五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受到19世纪以来许多西方文明理论的影响。文明说到底是社会发展问题,是物质方面的问题,但在西方的文明理论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恩格斯在《起源》中从五个层面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学说,认为文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城市是文明产生的场所,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于文献记录是重要标志之一。在恩格斯看来,文明得以形成的条件至少包括三个:更发展的国家的产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文字的发明与应用于文献记录。古埃及史前文化发展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随着统一国家或更发展的国家的形成、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以行政区划的方式确立下来、象形文字应用于记载宗教仪式等,古埃及文明于是得以形成。 张文涛副研究员 张文涛副研究员以《异化以及其他——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题做报告。他用“老”“大”“难”三个字概括对异化的研究与讨论。从学术史的语境看,这是一个“老”问题。近代以来,霍布斯、卢梭、黑格尔、费希特、费尔巴哈、马克思、阿克顿、马克斯•韦伯、卢卡奇、马尔库塞等人从不同角度讨论过异化。从马克思主义文本语境看,这又是一个“大”问题。仅就国内学者的理解观察,以俞吾金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异化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具有基础性的、实质性的地位;而以段忠桥为代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没有。如此分歧的看法,说明即使在文本语境中也是需要继续深入讨论的。从实践的语境看,这更是一个“难”题。马克思将共产主义视为异化的扬弃,视为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视为历史之谜的解答,这是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历史是自由与秩序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约束。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不会有真正的解决。 宁凡博士 宁凡博士以《浅谈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题做报告。他指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1、人类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各个民族与世界历史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都仅仅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个体”,作为“个体”的民族只有同“世界历史”相联系才能演变成“世界历史民族”,而一个民族只有演变为“世界历史民族”才有意义。马克思正是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超越了黑格尔,第一次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规律,使历史研究第一次变成了科学。 李文静博士 李文静博士以《当代技术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为题做报告。她指出:对于现代技术的反思与工业文明一直如影随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尔库塞、布雷弗曼、诺贝尔、芬伯格等技术哲学家利用重释马克思文本的研究趋向、特别是通过对1857-1858《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发现和对《资本论》的新解,强调马克思的“异化”、“人类解放”等概念,挑战了历史上由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读和意识形态传播所指向的一种技术工具论。他们将技术中性论者的马克思重塑为技术哲学的先驱,因此,追溯和分析当代技术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不仅可以了解马克思的技术观所呈现出的张力以及当代技术批判理论的发展,更有助于理解现代技术的复杂性。 段忠桥教授 下段部分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段忠桥做了主题报告。报告题为“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他首先指出,他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流行的哲学教科书所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论述并不一致,因此他要通过对原著的解读来重新阐释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历史发展阶段划分而言,他认为,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阶段论,即著名的五种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提出的是三阶段论,即著名的三形态论,也即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共产主义阶段。段教授以马克思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均属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亚细亚的、古代的和封建的生产方式分别从逻辑上代表着前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向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等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学部委员廖学盛等30余位所内外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大家就如何看待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等问题做了研讨。最后,由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做了总结。他强调,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是我们世界历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吴英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