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揭示的是不包含因果关联条件的命定论式的规律,还是不同条件必然导致不同结果的规律,这是我们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必须予以厘清的。 两种判断:全称归纳式与条件式 首先来看两组判断。一组是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判断:一是断言所有乌鸦羽毛的颜色都是黑色的,即天下乌鸦一般黑。二是认为乌鸦羽毛的颜色是由某些染色体的排列方式决定,当那些染色体的排列呈A型时,乌鸦羽毛的颜色是黑的;当染色体的排列呈B型时,乌鸦羽毛的颜色是白的;当染色体的排列呈其他类型时,乌鸦羽毛的颜色是黑白之外的其他颜色。前一种判断是全称归纳判断,是很容易被证伪的判断,因为其中包含着对判断者尚未见过的、因而不能肯定的乌鸦羽色的非理性判断。后一种判断是内含因果关系的条件式判断,这类判断不会被证伪,除非你找到了能够否认那种因果关联的事实。而且即使确实找到了足以否认因和果关联的事实,那也只能是建立一个更准确的因果关联设置,而不可能否定因果关联本身。 另一组是有关俄国于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发展道路的不同判断:一是由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的代表米海洛夫斯基在《祖国纪事》杂志上提出的。他讲,因为马克思认为一切民族都必须先经过资本主义才能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在俄国就必须先摧毁农村公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对这种错误认识,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评论道:“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二是马克思的判断。根据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维•伊•查苏里奇的复信》(包括初稿和复信)和《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的论述,马克思的判断可以概括为:如果俄国能够满足一些条件的话,那么,它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其中的条件包括:汲取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积极成果、对农村公社进行民主化改造、必须有挽救农村公社的革命,等等。比较这两组判断表明,后一种判断是一种内含因果关系的条件式判断。其中内含的因果关系是,各民族的物质生产活动,在面对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下,必然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根据俄国当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状况,以及它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走资本主义道路或社会主义道路两种可能性都存在。如果在现实较量中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超过了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它就会沿着资本主义道路走下去;反之,如果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占了上风,它就会走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道路。对这类含有因果必然性而又非命定论的判断而言,证伪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知,马克思的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提出的乃是内含因果关系的条件式判断。他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是,生产力的发展将推动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不同民族社会形态的演进,则是不同民族在这一共同规律的作用下,具有自身特色地完成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的演进。由于不同民族所具有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各异,所以它们的发展道路也必然各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规律是共同的,而具体的道路则是多样的。 其他例子:利润率理论和国家理论 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层面,马克思提出了许多同样内含因果关系的条件式判断。如有关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马克思指出,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会逐渐增加比重,所以一般利润率会逐渐下降;但同时,下列条件又会抵消一般利润率的下降,如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相对过剩的人口增加、对外贸易、股份资本的增加等等。也就是说,在正向作用大于反向作用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下降;在正向作用等于反向作用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保持不变;在正向作用小于反向作用的条件下,一般利润率会增加。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认知所持的也是一种全称式的归纳判断,即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有许多对国家需要履行公共职能的论述。进一步分析,作为由生产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国家是更多地履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阶级压迫的职能,还是更多地履行使各阶级都能从中受惠的公共职能,将取决于当时当地阶级力量的对比。在统治阶级的统治力量强固、被统治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时,国家更多履行的是阶级压迫的职能;当统治阶级的力量受到削弱,被统治阶级的力量相应增强时,国家将更多地履行公共职能。也就是说,决定国家更多履行阶级压迫职能、还是更多履行社会公共职能,其因果关系是阶级力量的对比。 总之,唯物史观揭示的乃是内含因果关系的条件式的规律。它的判断形式是条件式的,即当条件具备时,相应的结果必然发生;反例对它不构成证伪,而只会使它的条件式判断的内涵更为丰富。 马克思生前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对他所揭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并未做过系统的表述和形式分析。这恐怕也是后世对唯物史观产生诸多误解的一个原因所在。我们理应对唯物史观从内容和形式上做更深入的探究。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6日第46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