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火焰山下的“麻扎村”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民族报 唐荣尧 参加讨论

    
    吐峪沟的“麻扎村”。
    
    穹窿顶造型的麻扎。
    对于很多穆斯林来说,能够去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吐峪沟的““麻扎村”朝拜,也是一生中的大事。
    峡谷桑树的阴凉和黄泥小屋的民居智慧
    刚出吐鲁番城区,就能看见远处的火焰山。火焰山中有着著名的吐峪沟大峡谷,这条南北走向、长约20公里的大峡谷两边满是桑树和白杨树。走在峡谷中,一棵棵大树张开着绿色的“翅翼”,带来阵阵清凉。这种清凉挡住了酷热,也赶走了因酷热天气而带来的烦躁心情。这种清凉,在吐鲁番地区显得非常奢侈。
    大峡谷的南口就是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阿勒迪村,在当地甚至吐鲁番地区,人们更多地喜欢称其为“麻扎村”。
    在吐峪沟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砖墙。冬暖夏凉,干净舒爽。”由天山流淌而来的河水流到干燥的火焰山后,当地的黄土因有水的浸润而发黏,老百姓结合地形、土质,发明了一种用黄黏土晒制成土坯建房的方法。对于气候干旱、炎热缺水,夏季气温高达四五十度,冬季干冷的吐鲁番盆地的居民来说,这种黄黏土房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更成了和坎儿井、葡萄齐名的 “吐鲁番三宝”之一。随意步入其中的一家,在“土味”中体会到的是宁静和安逸。
    漫游新疆,笔者见过很多穆斯林或非穆斯林的建筑,但笔者认为,最能体现这片大地上土的味道和民族智慧的,应该是吐峪沟的黄黏土房和喀什的高台民居。旧时的喀什处于中亚腹地,现在则是我国新设立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地处喀什城区的高台民居也因而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吐峪沟的这些房子,一如这里生活的穆斯林群众,带着与生俱来的淡定和安静。
    一条坎儿井从门前缓缓流过,清澈的流水使火焰山下的村子显出一丝清凉。很多院子里都有树龄不一的桑树,据当地人介绍说,最老的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那些有着百年树龄的桑树,肯定见证过这样一幕:1902至1904年,格伦德威尔和勒柯克分别率领德国柏林民族人类学博物馆考察队、德国皇家普鲁士考察队,4次来到吐峪沟,对这里的佛教古寺进行测量、拍照、绘图和挖掘。面对火焰山下的一片清凉之地,勒柯克禁不住发出这样的赞叹:“这个地方被称为吐峪沟——弯曲的沟,真是一个极适当的名称。在沟谷深处,小溪分成无数的沟渠,那水使黄土变得极肥沃。吐峪沟的小村,以种植葡萄为业,吐鲁番的葡萄即产于此。其形椭圆,无子,味甘,极甜美。此地又产杏、梅和桃,西瓜也多,有非常硬的梨,当干熟了时才可以吃,那味道也极好。”
    代代相传,守护“七麻扎”数百年
    吐峪沟乡麻扎阿勒迪村住着500多户人家,除了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的内心里,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守护村里的“七麻扎”,这一守就是300多年。
    当地村民历代相传,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的5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到达吐峪沟。当地的一个牧羊人成了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牧羊人有一条忠实的牧羊犬。后来,安葬这6人及牧羊犬的墓园被后人称为七贤祠,即“七麻扎”。
    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中心,当地民众一直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今天吐峪沟大峡谷上的百余洞窟,就是昔日佛国的遗迹。吐峪沟千佛洞古称“丁谷寺”。这里最早的洞窟出现在晋、十六国时期,比敦煌千佛洞还要早百年。延至唐代,丁谷寺一度成为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的佛国乐土。公元982年,宋朝使者王延德出使高昌时记述当地有“佛寺五十余座,皆唐朝所赐额。寺中有《大藏经》、《唐韵》、《玉篇》、《经音》等……,复有摩尼寺、波斯僧(指祆教徒),各持其法,佛经谓之外道者也。”直到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大举进入,佛教才日渐式微。
    从村里的桑林小路到麻扎处,是一个50多米长的缓坡。坡的两侧有好几根木立柱,立柱上绑了色彩不一的布条,这和笔者在库车乡下的墩麻扎看到的情形一样,明显是当地民众接受伊斯兰教之前信奉萨满教、佛教的一种延续。
    笔者走进其中一个麻扎,入口处有一根木棍,相传那5位传教者中的一位曾用过,摸一摸可以消灾免祸。步入那个神秘而肃穆的穹窿,发现其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被分隔成8个圆弧的墙顶上,写满了《古兰经》经文。地上铺着地毯,摆放着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敬奉的物品。
    在“七麻扎”形成之后,为了求得圣贤的福祉,当地许多有影响、有地位的穆斯林死后也埋在“七麻扎”周围,因而也就有了今天山脚下的一片麻扎。当年勒柯克来到这里时,挖掘完大量的佛教艺术品后,竟然也动起了挖掘“七麻扎”的想法。“不过,很不幸的,当我们想进入时,那门已被很多旗帜盖着。”
    勒柯克挖掘吐峪沟的佛教遗迹时,就住在村里的清真寺里。通过一张勒柯克拍的照片,笔者看到,当年的“七麻扎”是颇有气势的,土坯围着的陵墓很具规模地横卧在沟内的山坡上。
    如今,“麻扎村”有一位点长明灯守护麻扎的老人,他是家族中守灯的第七代。如果按每人点50年灯来计算,老人的家族已在这里守护了350年。他们代代相传,每天夜晚,点亮一盏明灯巡视麻扎,为的是使圣人的光芒更加明亮,更加长久。
    这个严格来说属于非穆斯林的传承,让笔者很容易联想起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采访守卫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他们是800年间持续不断的守灯者。在这样一个穆斯林之地,怎么会有这样一个非穆斯林的传承呢?伊斯兰教传入这里之前,整个吐鲁番盛行佛教,或许,这里的民众皈依伊斯兰教后,依然秉承了流传在此千年之久的佛教守灯习俗。
    斗转星移千余年,佛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吐峪沟交集的那段历史已渐渐远去。不过,那些记录吐鲁番佛教辉煌印迹的洞窟,书写当地民众皈依伊斯兰教的麻扎,却在现实的空间里仅仅相邻百米,而且并存于一条只有一公里宽的峡谷。一种文明的遗迹,一种文明的现实,默默地存活在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