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国民政府化解尼藏战争危机的历史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藏学》2010年第4期 刘丽楣 参加讨论
摘要:近代史上,英国侵略我国西藏的图谋层出不穷,手段不断变换,1929年底和1930年初,尼泊尔与西藏因为某些细小事物发生纠纷,英国见有机可乘,暗中唆使尼泊尔入侵西藏,战争一触即发。国民中央政府识破了英国的图谋,派员入藏和遣使尼泊尔进行劝慰和调解,促成双万弹兵和解。通过此事,国民中央政府加强了与西藏地万关系,在无形之中,使英国侵略西藏的图谋,又一次破产,保护了西藏的安全,进一步密切了西藏地万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关键词:英国;尼泊尔;西藏;国民政府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不断武装侵犯我国东南沿海的同时,也把侵略我国西藏地方,作为宰割、鱼肉中国的战略日标,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乎段不断变换。武装入侵、唆使西藏地方当局搞分裂独立活动,挑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离间前后藏,挑拨西藏地方与邻国尼泊尔的关系等,花样不断翻新,不一而足。1929年底和1930年初,尼泊尔与西藏因细小事物发生纠纷,英国乘机唆使尼泊尔大规模武装侵略西藏,战争一触即发。国民政府识破了英国的图谋,派员入藏,并遣使尼泊尔,对双方进行劝慰、调解,终使双方饵兵和解。这无形之中也使英国侵略西藏的阴谋又一次破产,进一步加强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一、尼藏战争即将爆发,国民政府识破英国幕后的阴谋
    1929年末和1930年初,尼泊尔与藏商因一些细小事物发生纠纷。英国认为这是侵略我国西藏又一极好机会,于是暗中为尼泊尔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唆使尼泊尔大规模武装入侵西藏,坐收渔人之利。尼泊尔受其蛊惑,调集9000大军开赴边境,随时准备发起进攻。九世班禅驻京(南京)办公处处长罗桑坚赞得其驻印度人员的密报,立即密呈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窃敝处顷接敝佛驻印通讯处快函内开:迭据确报,西藏与尼泊尔即将发生战事。尼泊尔国土种于藏历十八年(民国纪年公历为1929年)十一月初七日训令该国一十四县苏巴(县长)修筑直通藏境之军用汽车道路,面宽约一丈;所有筑道之凿山设桥等工具概由该国土发给,限两月完竣。未儿又发密令一道,着给该国全体士兵假二星期回籍省亲,期满回营听候开赴西藏作战。嗣又发令一道,派军五千人开驻雅山,二千人开驻吉隆,五千人开驻仰隆,三千人开驻库禄,四万八千人开驻隆墩要塞,六处均于十八年藏历十一月十四日到达驻地;另四千人留守该国都城,合计六万七千人。其中成立之军队计一万四千人,所有士兵原系印度军队中尼籍现役军人,经该国与印度交涉索回者。对于军用物品,己在该国阿隆地方采购军米十一万包、每包约二十余斤,又采购黄油一万镑,又采购砖茶一万包,烟叶一千包,绵羊、山羊一万五千头。其他如冰糖等亦均购备,惟不知确数。军用骡马牛等,除由英国供给一千头外,该国土己通令全国开报各该牲畜数日,以便征发。军装方面,己由英领印度购到五十五万套。所有弹械,现己运到尼印交界之比尔西拉加地方。尼太子巴布塞姆希拟亲往藏境之帕克单指挥。等语。准此,查此次尼藏发生战事之原因,则以达赖喇嘛自辛亥革命后内地不靖,遂勾结英帝国主义者,由其供给战械饷粮,驱逐驻藏长官及汉军汉人,倡言独立,派兵进攻西康,占据宁靖山后,复派兵强占后藏,对西藏各地横征暴敛,虐待商民,而尼泊尔在西藏之商人为数颇多,亦被蹂距躏,尼政府遂不满于达赖喇嘛。最近三四年,达赖喇嘛复变本加厉,迭次侵入尼泊尔境界,据其地为己有,以致酿成战端。现在该国既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大战发生,势己难免。一经爆发,祸患何堪?职隶属藏籍,兼备属员,祖宗坟墓均在西藏,藏局危亡,义难坐视!应如何应付尼泊尔,拯救西藏之处,除径呈国民政府外,理合备文呈请鉴核示遵”。
    同样内容的情报,也由达赖喇嘛方面密报国民政府。1930年2月27日,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阎锡山密呈国民政府卞席蒋介石,称:“顷据职会专门委员谢国樑密呈,前派赴藏宣慰专员棍却仲尼(即贡觉仲尼)自江孜发来英文电一通,译曰:中国南京鼓楼保泰街二十六号刘星屏先生转谢庭树先生鉴:因藏尼居民发生小纠纷,尼泊尔政府于一月一十六日派兵九千人入藏,西藏政府亦预备开拨军队巩固前线,制止尼兵行动。”此前,谢国樑接贡觉仲尼密报后,即密议解决办法,呈报阎锡山,其要点有四:“一、由政府速电尼泊尔国土停止军事行动,所有关于尼藏交涉,我国政府当设法调解。一、由职电复藏人,嘱其力持镇静,严行准备,中央己电谕尼土停止军事行动,并派员前往晓谕,万一决裂,中央当力予援助。一、政府速派员慰问尼泊尔国土,并任疏解尼藏争端,藉以招其归来。一、政府速派员进藏,援助藏人解决尼泊尔交涉,并乘此商洽中藏善后办法,解决藏事正是时机。”阎锡山基本采纳了谢国樑的建议,迅于当日密呈蒋介石建议分别派员入藏和出使尼泊尔调解劝和,称:“当经职会重要职员密议,咸认为吾政府收复西藏之良好机会。及会不图,后将无及。爰议派专门委员谢国樑前往西藏,巫怀清(棍却仲尼之翻译官)前往尼泊尔,分任调解,并即相机常川居驻该处,联络感情,宣传德意,以为逐渐收复西藏之张目,查谢国樑前在西藏任土兵统领,熟悉藏情,并与达赖喇嘛、班禅俱有交谊。巫怀清虽属舌人而颇有才具,可为我用,目该员原系尼泊尔资送来京(前北京)学习汉文,故与尼人情感特厚,若以重任委之,必能无负使命。原电既由尼泊尔嫉妒中藏和好之言,目以此促成交哄之因,足征西藏方面实己倾心内向,若不乘机派员前往调解,一方无以慰藏人来顺之情,一方亦无由宣中央之德意。惟藏尼地俱窍远,跋涉维艰,此次复含有秘密使命,则一切旅费、交际费自应从丰筹发,庶足以资展布而利进行”。
    之后不久,蒙藏委员会又密呈国民政府,说明此次尼藏冲突,系英人幕后挑动、操纵:“查此事端发生,大抵英人唆弄。设或英人得乘机解决尼事,日后藏事不堪设想。”同时,拟具办法四条,拟呈解决尼藏问题手续十一条,请求审批。同时又附带说明,“前拟派赴尼帕(泊)尔之巫怀清因病不克远行,拟请改派属会简任参事巴文峻前往”。这些说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尼藏纠纷冲突起因和性质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特别是查清其幕后黑乎是英国,其日的是利用尼泊尔作为侵略我国西藏工具,坐收渔人之利。这为妥善解决尼藏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的迅速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于是,分析形势,权衡利弊,决定派员赴藏遣使尼泊尔分别劝和。
    二、分别派员调解劝和,弭兵不在战场
    掌控国民政府的国民党中央非‘常重视这个事件,认为是解决西藏问题、恢复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当局正常隶属关系的良好机会。为此,作为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召开专门会议,就解决中央与西藏地方及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纠纷问题,作出专门决议,责令国民政府遵照办理。其基本原则是,运用包括向英国提出严重抗议等外交手段,以及派员入藏和遣使赴尼泊尔劝和等办法。经过审查修改,同意了蒙藏委员会密呈的有关办法。
    关于解决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原则(当时原件称为“解决中藏问题条件”),共有十一条:“一、中藏应恢复原来密切之关系。二、西藏不得与中国以外之各国发生政治关系。三、西藏与他国旧订之约得提请国民政府处理。四、达赖喇嘛应欢迎班禅回藏。五、达赖喇嘛应将占领西康各县完全交还国民政府。六、西藏外交及军政重大事项应由国民政府负责办理。七、国民政府承认西藏有完全自治权。八、达赖喇嘛、班禅在西藏政教上之权利概仍其旧。九、国民政府派专员常川驻藏,达赖喇嘛、班禅应负保护全责,并予以种种便利。十、西藏得派专员常川驻京,并由国民政府酌给办公费。十一、此次尼藏交涉,概由国民政府特派员秉公办理。”
    关于解决尼藏纠纷的基本原则(原件称为“解决中尼问题条件”)共四条:“一、恢复中尼旧日密切之关系。二、尼藏问题由国民政府特派员秉公处理,尼政府应先停止军事行动。三、国民政府如派专员赴尼帕尔时,尼政府应负保护全责,并予以种种便利。四、尼帕尔得派专员常川驻京,由国民政府酌给办公费。”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尼(泊尔)政府应先下令停止军事行动”。为保证决议的贯彻实行,还批准了蒙藏委员会拟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原件称“蒙藏委员会原拟解决尼藏问题乎续节略”)计十一条:“一、由国民政府电知尼泊尔,嘱其对西藏暂停军事行动,听候中央派员调解,并告以派定某员不日首途。二、由谢国樑电复棍却仲尼转陈达赖喇嘛,报告上项情形。三、拟清国民政府决定迅即任命谢国樑、巴文峻为赴尼、藏特派员,并清勿以明令公布。四、拟清国民政府决定对尼、藏方针,开交该特派员,以便遵循。五、拟清国民政府严促新任驻印领事卢春芳、副领事梁长培迅即赴印,俟该特派员到印时协同解决尼藏问题。六、拟清外交部为该特派员等以旅行名义办理护照。七、特派员拟带秘书及英文翻译、尼藏语翻译各一员,仆从一名。抵尼藏时如有必要,再行酌添补助员。八、尼、藏两首领及各要人拟分别馈赠国产物品,表示国民政府优待之意。九、特派员抵藏后,拟照旧例举行熬茶布施一次。按旧例,我国派员到藏,无不有熬茶布施之举,召集各大寺僧徒诵经辍茗,每名布施一两或八钱、六钱不等。此次派员赴藏,以收拾人心为第一要义,似不可少。十、拟清国民政府预备总理遗像并卞席及各院部长官照片各若干张,交该特派员带赠尼、藏首领及各要人。十一、特派员应领款项如左:甲、往返川资及旅费约一万元(秘书、翻译、仆从统括在内);乙、馈赠尼、藏首领及各要人国产物品,约价一万四千元;丙、熬茶布施约一万五千元。按、西藏最重要者为下列三大寺:布莱绷寺,僧徒约七千七百名,色拉寺,僧徒约五千五百名,甘佃寺,僧徒约三千三百名,合计一万六千六百五十名,以每名布施六钱计,如上数。丁、交际、邮电及临时特别费用约一万元。戊、各该员治装费共约一千元。
    以上五项统计约五万元,由该特派员实用实销,余退短补”。
    国民政府接受国民党中央的指令后,立即责成蒙藏委员令遵照办理。蒙藏委员会迅即与外交、则政等政府部门协商执行,即派谢国樑携贵重物品赴藏,遣派巴文峻携贵重礼物出使尼泊尔。为表重视,又以国民政府卞席蒋介石的名义,分别致函十二世达赖喇嘛和尼泊尔国王。其致尼泊尔国王国书,重申中尼传统友好关系,要求尼方停止军事行动:
    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致书于尼泊尔国主:
    吾中华民国遵奉先总理孙中山先生所定三民主义,努力国民革命。现已完成国内统一,将进而联合素有各民族共同奋斗,促进世界大同。尼中邦交笃厚,相沿已久,关系密切,迥异泛常,前闻尼藏突起纠纷,双万均有军事准备,本主席为两国人民之安宁计,至深系念,曾经驰书相劝停止军事行动,谅邀鉴察。兹特派蒙藏委员会参事巴文峻赍函前往慰问,并持赠本主席照片及国产物品,用表微忱,即希接洽为盼。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

中华民国十九(1930年)五月日
    致达赖喇嘛的书信,则表达了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深切眷怀,通报了己通过外交途径劝说尼泊尔停止军事行动,保持边境和好安宁的基本方针。同时,郑重声明“所有尼藏交涉由中央负责解决”,维护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权威以及国家主权。
    达赖大师法座:
    中藏以道路窎远,过从久疏。上年将派棍却仲尼堪布持函赴藏慰问,谅达左右。国民政府秉承先总理孙中山先生遗训,以维持和平为职志。前闻藏尼稍有纠纷,本主席眷怀西陲,系念至深。前曾致函尼帕尔国王,劝其停止军事行动,所有尼藏交涉由中央负责解决,藉维双方安宁。除特派蒙藏委员会参事巴文峻赴尼接洽外,兹派行政院参议谢国樑赴藏商办一切。附赠不腆土物,藉表微忱,即希查收接洽是盼。专此布达。顺颂

  法绥 

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
    之后,英国得知中国政府要大力解决尼藏纠纷,害怕侵略我国西藏阴谋诡计暴露,于己不利,于是公开劝说尼泊尔息兵。尼泊尔得知中国政府出面调解,不愿意因此影响中尼国家关系,同时战端一开,必然会影响尼泊尔在西藏的商贸利益(与西藏传统商贸往来,是当时尼泊尔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西藏地方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战争必然取胜。因此,决定收兵言和,重归旧好。
    三、调解成功,其历史意义远在事件本身之外
    国民政府调解尼藏纠纷成功,化解了一场可能造成双方重大人员伤亡和则产损失的战争,对于我国西藏人民和邻国尼泊尔人民都是有好处的。但它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只限于此,而是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表面看来,国民政府运用政治乎段化解了我国西藏地方与近邻尼泊尔土国的一场战争危机,实质上是中国政府与英国不见硝烟的交锋,是国民政府运用政治乎段挫败了英国又一次侵略我国西藏地方的图谋。英国谋吞我国西藏是蓄谋己久的。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在继续武装侵犯我东南沿海的同时,也把侵略魔爪深入我国内地和包括西藏在内的边疆地区。17世纪初,为征服南亚次大陆,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到19世纪70年代,实现了侵占印度的预谋,继而利用各种乎段迫使邻近的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国,如拉达克、克什米尔及不丹、锡金、尼泊尔等相继沦为附庸,对西藏形成了战略包围,进而利用武装入侵、唆使西藏地方当局搞分裂等各种乎段,图谋实现其侵占我国西藏的日的。1930年,利用尼藏纠纷,暗中唆使尼泊尔武装进犯西藏,作为实现侵占西藏图谋的借刀杀人之计。好在其阴谋诡计暴露得早,中国政府预筹应付对策,化解尼藏矛盾,英国自知图谋无法实现,佯装“劝和”,以免阴谋彻底暴露,引火烧身。
    国民政府成功化解尼藏战争危机,不仅维护了国家对西藏的主权,使我国西藏人民和近邻尼泊尔人民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争灾难,粉碎了英国侵略西藏的又一个阴谋,也是对其侵华野心狠狠的一击。
    2、促使十二世达赖喇嘛由亲英向亲祖国转变。十二世达赖喇嘛于1929年5月指令派驻北京雍和宫的西藏代表贡觉仲尼向国民政府密呈,他代表达赖喇嘛赴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孙中山先生奉安典礼。8月,贡觉仲尼到达南京后,受到国民政府卞席蒋介石接见,贡觉仲尼根据达赖喇嘛函示,声明三事:
    “(一)达赖喇嘛并无亲英之事,其与英国发生关系,不过系因英藏壤地毗连,不能不与之略事敷衍耳;(二)达赖喇嘛仇华亦属误传,民六、民九、民十二世达赖喇嘛均有派员来华,并发有护照,内中言明中藏亲睦,现有护照可证;(三)达赖喇嘛、班禅感情素惬,其始之发生误会,系因班禅部下之人行为不法,达赖喇嘛逮捕数人,班禅遂惧而出走,并非达赖喇嘛所逼”。国民政府认为这是解决西藏问题的极好机会,9月,决定派遣贡觉仲尼为国民政府代表,携蒋介石亲笔书信和贵重礼物返藏,于1930年3月抵达拉萨,于达赖喇嘛会商。另外,1929年7月,国民政府卞席蒋介石另有一函,交由蒙藏委员会书记官刘曼卿赴藏代交达赖喇嘛,由于旅途艰难,刘曼卿于1930年5月才到拉萨。
    此时的十二世达赖喇嘛虽然对英人心怀疑惧,多次诚心向国民政府示好,愿意依靠中央政府,但仍然摆脱不了英人扶持,仍然坚持靠英国支持扩张势力的打算。1929年底,川边(当时称为“西康”或“康区”)大金寺、白利土司因庙产发生纠纷,支持大金寺的当地藏军,与支持白利土司的川军,不断发生冲突。英国趁机支援西藏方面大量武器装备,唆使其扩大战事,十二世达赖喇嘛则想借此机会借助于英国暗中支持,武装扩张势力,实现其“大藏”梦想,于是,调动大批藏军,于6月向川军发动猛烈进攻。这场纠纷,史称“康藏纠纷”。后来于1932年10月,在国民政府调解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停止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纠纷依然不断,直到1939年才算最后解决。
    由此可知,1930年初,尼泊尔在英国暗中支持下,即将大举进攻西藏之时,也正是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暗中支持下,即将发起对康区大规模武装进攻之时,如果尼藏战争爆发,西藏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十三世达赖喇嘛才通过贡觉仲尼向国民政府表示,请求中央调解尼藏纠纷化解危机。国民政府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通过派员赴藏,使即将爆发的战争烟消云散。这对十三世达赖喇嘛思想触动很大,认识到在涉及西藏和个人政治生命安全时,英国居心叵测,还是要依靠中央政府,才有保证。于是在1930年5月25日会见刘曼卿时,请她向国民政府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吾所最希求者,即中国之真正和平统一,前偶闻某某先后叛变,吾日诵经持咒以助其平复,君等此次亦在三大寺念经礼佛,于中国不无益处。至于西康事件,请转告政府,勿遣暴厉军人,重苦吾民,可派一清廉文官接收,吾随时可以撤回防军,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倘武力相持,藏军素彪悍,吾决无法制止其冲突。兄弟阋墙,甚为不值”;“印度人民近来因反对英国受极度之压迫,有难言之痛苦,中国在扶助弱小民族之立场上,应予以切实之帮助”;“英国人对吾确有诱惑之念,但吾知主权不可失。性质习俗不两容,故彼来均虚与周旋,未尝与以分厘权利。中国只须内部巩固,康藏问题,不难定于樽俎”。这是当时十三世达赖喇嘛思想的真实反映。标志着他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重大转变:由亲英向亲中央政府转变。
    3、增强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西藏地方当局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承认西藏和西康都是中国领土。此前,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英国暗中支持下,多次武装进攻西康、青海,企图以武力实现“大藏区”的梦想,并多次向国民政府要求把西康“归还”西藏。
    此后,十三世达赖喇嘛虽仍然依违于中央政府于英国之间,“骑墙观望”,但是,开始由此前的“亲英”向“亲中央政府”转变,主动与国民政府修复应有的隶属关系,表示只要中央政府调解,愿息兵言和,“吾到时可以撤回防军,承认西藏西康都是中国领土,何分尔我”。他在会见刘曼卿不久,既下令藏军对康区驻军大举进攻,战争打了3年,由于国民政府命令川军大规模反击,打败藏军,直到1932年10月8日在国民政府调解下,康藏战争才停下来,签订停战和约。双方一致同意“所有汉藏历年悬案,听候中央暨达赖喇嘛佛解决”。这是民国成立后,西藏地方当局在重要的官文书上,郑重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央”。1933年6月15日,又签订了《青海西藏合议条文》,声明“青藏本属一家”,“从此青藏和睦如前,西陲国防巩固,国家幸甚,边民幸甚”。这是政治上对国家的认同。这两个停战协定,都是地方政府根据十三世达赖喇嘛指令签署的,反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转变,即由“亲英”向“亲中央,政府的转变。与此同时,西藏地方政府也多次派员到南京与国民政府联络,并参加有关政治活动,这为十三世达赖喇嘛于1933年12月圆寂后,热振活佛摄政时期,恢复和加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报告中说:“迨至北伐告成,国府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月成立蒙藏委员会。对藏第一要务即在如何祛除中央与西藏之隔膜。爱于十九年派北平雍和宫扎萨喇嘛贡觉仲尼携蒋主席亲笔函件赴藏慰问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因受感召,乃有驻京代表之派遣。时尼泊尔与西藏发生战事,中央顾念西陲,复派蒙藏委员会参事巴文峻前往宣慰,借以调解。战事既息,西藏当局种函呈中央表示感谢之意,藏事至此始有转机”。
    著名藏学家杨公素先生在深入研究了这一段历史之后,也深刻指出:“刘曼卿上述日头传话,可以看出达赖喇嘛十三世晚年的思想及其政治上的老练,特别是他看到印度受英国的压迫,印度人民反英运动高涨以及自身体会到英国人的野心,上述谈话不能不说是代表了他的真实思想。假若说在西姆拉会议期间,在英国人鼓动与诱惑下想搞什么大西藏国,那末经一二十年的经验与教训,他在晚年更倾向于中央政府,更关心于祖国的统一,在对尼泊尔出兵的对策上,他首先要求中央陇助,即可见他倾向祖国的思想。可惜,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达赖喇嘛于不久即逝世,祖国统一西藏的事业又走了一道弯路”。
    这些都说明,民国政府成功化解尼藏战争危机,其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件事本身。促成十三世达赖喇嘛由亲英向亲中央政府政治态度的转变,是西藏地方恢复和改善应有政治隶属关系的一个历史契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