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边疆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构筑中国边疆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马大正 参加讨论

    摘要:构筑中国边疆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中国边疆研究工作者肩负继承和开拓的重任。作者就构筑中国边疆学问题列举新的思考要点,并就推动中国边疆学构筑当前须急办的要务,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边疆学;边疆研究;历史责任;必然趋势;要务
    “创立一门以探求中国边疆历史和现实发展规律为目的的新兴边缘学科———中国边疆学,这就是肩负继承和开拓重任的中国边疆研究工作者的历史使命!”[1][p.285]这是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一书结尾处写下的一段话,既是自己的心愿,也是我对同仁们的寄望。
    一晃十余年过去,期间中国边疆研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在开拓与深化的进程中,对中国边疆学构筑的研究,也日益为学人关注,时有专论此题的新作问世,较重要者,著作类有: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2]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3]论文类有:厉声《沿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开拓前进》,[4]吴楚克《建设当代中国边疆政治学应有的理论思考》,[5]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6]等。
    1997年以来,关于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思考,于我也未敢松懈,先后刊发的文章有《从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到中国边疆学的构筑》,[7]《思考与行动———以边疆研究深化与边疆中心发展为中心》,[8]《关于边疆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9]《组织跨学科力量对中国边疆重大问题研究进行联合攻关》,[10]《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11]《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12]《边疆研究应该有一个大发展》[13]等,上述文章记录了我对构筑中国边疆学这一大命题进行不断思考的演进思路。
    今应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之命,为该刊“中国边疆学研究”专栏作一小文,似可述新意之处鲜,思之再三,将以往思考之片断,述于后,以应命。
    一、构筑中国边疆学是中国边疆研究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优良的传统。19世纪以来,中国边疆研究出现了两次研究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西北史地学的兴起是中国边疆研究高潮的标志;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民族危机激发下出现的中国边疆研究高潮,边政学的提出与展开,以现代学术研究新视角与新方法对中国边疆进行全方位研究是这次高潮的突出成就。两次研究高潮的实践与成果,为中国边疆研究从传统中国史学研究到现代多学科相结合综合研究的转变准备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中国边疆研究迎来了又一次研究发展和勃兴期,也可视之为进入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三次研究高潮,其重要标志是中国边疆研究实现了两个突破:第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仅研究近代边界问题的狭窄范围,开始形成了以中国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和中国边疆研究史三大研究系列为研究重点的研究格局,促成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大发展;二是突破了史地研究的范围,将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相结合,形成了贴近现实,多学科相结合的特点,在这一次高潮中边疆研究视角之广,参与学者之众,成果之丰,都是前所未有的。
    承载着千年传统,百年积累和30年探索的中国边疆研究,今日面临着新的跨越———构筑中国边疆学,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每一个边疆研究工作者应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思考要点
    2003年我在纪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时曾对构筑中国边疆学提出六项思考要点,[11]简言之:
    一是,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是构筑中国边疆学的重要学术基础。
    二是,更自觉地面对当代中国边疆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将更有助于深化对构筑中国边疆学紧迫性的认识。
    三是,中国边疆学的定位与功能,即中国边疆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边疆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疆学科,是一门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中国边疆学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文化积累功能和资政育民功能两大方面,具体说,又可分解为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
    四是,中国边疆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研究的三个有机结合,即从研究对象———中国边疆言,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从研究类型的分类言,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从研究方法言,是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而由此决定了中国边疆学研究具有理论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践性的特点。
    五是,中国边疆学学科内容分类,可包括两大领域,暂以“中国边疆学•基础研究领域”和“中国边疆学•应用研究领域”来区分。前者包括中国边疆理论、中国历代疆域、历代治边政策、边疆军事、边疆经济、边疆人口、边疆民族、边疆文化、边疆地缘政治、边界变迁、边疆考古、边疆重大事件与人物等诸多研究方面,而后者则是基础研究与各方面研究内容的时限延伸,是对当代中国边疆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预测性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其与基础研究领域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上述所列仅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随着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构筑的完成和完善,其内涵将更加完善和系统。
    六是,全面深化中国边疆研究是推动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源动力,同时大力推动边疆教育事业,使全社会对中国边疆的关注与重视成为现实,为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实践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上六端,可能挂一漏万,但确是我在构思中国边疆学构筑中做什么、怎么做的思考,将此作为一个讨论问题的“靶子”,也许有助于推动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步伐。
    三、推动中国边疆学构筑当前急办之要务
    构筑中国边疆学,我辈学人需要做很多事,即古语所谓: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急办之要务,以愚见以下二项可谓要务:
    一是边疆理论综合研究应成为中国边疆学构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或可称之为切入点。
    边疆理论可研究的命题十分广泛,据目前的认知水平大体上可分为二大部类:一是中国疆域理论研究。可研究的命题诸如:中国古代疆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规律,中国古代疆域观、治边观的演变,“大一统”政治理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羁縻政策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中国古代宗藩观的形成与演变,中国古代宗藩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宗藩关系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中国历代宗藩关系特点,近代宗藩观的变迁与宗藩关系的解体,朝贡———册封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等等。二是,中国疆域边界理论的比较研究。可研究的命题诸如:东西方疆域观念的异同,西方对中国传统疆域观念的认知,近代西方边界理论对中国传统疆域观念的冲击,百年来中外疆域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评议,等等。
    在边疆理论研究方面,还应创造条件,积累资料,组织力量争取早日启动《中国边疆学通论》的研究与撰写。该项目具有研究的开拓性,理论的创新性,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关心和参与此项目,通过共同努力,向社会奉献一册有时代特点的《中国边疆学通论》,为中国边疆学早日立于中国学科之林而奉献一份力量。
    二是应在推动边疆教育上多下功夫。推动边疆教育,这里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即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层面。关于学校教育,我们应借鉴20世纪30———40年代边政学建设的有益经验,创造条件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研究机构设立边疆系或开设边疆学专门课程,培养受过专门训练的中国边疆学的硕士和博士,以应边疆研究深化和中国边疆学构筑的需要。
    在社会教育方面,应加大宣传和普及边疆知识的力度,让国人更多地关心边疆、认识边疆、了解边疆,让学术走向大众,让大众了解学术,边疆研究工作者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总之,构筑中国边疆学,从启动到完成是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进程,在此进程中除需要学人们深化研究外,从学科建设的操作层面上说,还要持续跨上如下两个台阶:
    第一步是,将边疆史地列入一级学科历史学之下的专门史,作为二级学科,这一工作需要得到中国社科院和相关部门的协力才能完成。第二步是,完成中国边疆学的学科构筑,使中国边疆学成为一级学科,并列入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之林,这一步的实施不仅需要中国社科院的支持,还要得到国家的承认。
    “我的愿望是构筑中国边疆学”,这是2006年岁末在接受北京电视台一次采访时我讲的一句话,之后成了此次采访稿的题名,[14]我愿以此作为本篇短文的结束语。
    参考文献:[1] 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历史演进[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 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3]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厉声.沿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正确方向不断开拓前进[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3).
    [5] 吴楚克.建设当代中国边疆政治学应有的理论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6).
    [6] 方铁.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2).
    [7] 马大正.从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到中国边疆学的构筑[N].光明日报,1999-01-08,第7版.
    [8] 马大正.思考与行动———以边疆研究深化与边疆中心发展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
    [9] 马大正.关于边疆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1).
    [10] 马大正.组织跨学科力量对中国边疆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4).
    [11] 马大正.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3).
    [12] 马大正.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
    [13] 马大正.边疆研究应该有一个大发展[J].东北史地,2008,(4).
    [14] 马大正.我的愿望是构筑中国边疆学[N].北京日报,2007-10-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