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全面建设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栾景河 参加讨论

    扩大交流、增进理解
    ——全面建设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是世界的大国,也是中国最的大邻国。自20世纪以来,俄罗斯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到过重要影响,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中俄双方顺应时代的潮流,决定自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的举措,是两国自1689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俄睦邻友好关系在新世纪里不仅要健康向前发展,同时为两国人民在各个领域扩大交流、增进理解,拓宽了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坚持政治互信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前提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坚持政治互信,是发展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前提,中俄关系的发展同样如此。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俄关系自20世纪以来,不仅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导致两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必要的政治互信。
    中俄两国间最大的互信,或者说在政治上的谅解,首先体现在两国元首1992年10月签署的联合声明上。该声明强调,中俄双方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其国内发展道路的权利,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里所表现出来的互信是循序渐进的。1994年9月,两国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两国确定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直到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才真正以法律的形式将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关系原则确定了下来。
    特别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定期会晤机制、政府总理的定期会晤机制、中俄友好21世纪委员会以及政府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运转,增强了彼此的信任、加深相互的了解、深化了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及运行,中俄两军的联合军事演习的成功举办,都是中俄政治互信的最集中体现。
    中俄的政治互信,不仅为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带动了两国其他领域的关系。两国经贸合作范围不断拓宽,两国政府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设的经贸、科技、教育、能源、核能、航天等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扩大,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在巩固和完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机制的同时,双方更加注重这种关系的务实性。两国领导人高屋建瓴地做出互办国家年的决定,其根本目的就是宣传和巩固中俄友谊,扩大和加深双方的互利合作,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新的台阶。
    中俄两国无论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是双方互办国家年活动,目的就是要提高双方的政治互信的水平,扩大两国人民的交流与相互理解。这是中俄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必将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充实与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中俄两国的世代睦邻友好起到积极作用。
    回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认为,推动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就是这种关系符合中俄两国的国家利益,符合两国人民希望友好、和平的愿望。 二、扩大经贸合作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础
    扩大经贸合作是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基础。但长期以来,中俄经贸合作的水平却始终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标。即使2007年,当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额仅为334亿美元。应当说,这与中俄两国贸易关系实际能力相差十分悬殊。
    当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经济建设的平稳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完全具备了面向俄罗斯市场开放的能力和资金。但除个别单位外,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不敢涉足俄罗斯,原因是俄罗斯的投资环境与以往相比没有得到切实的改善。
    俄罗斯的经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极大限制了中国企业,包括本国企业的发展。这些税收政策,已经让许多对在俄罗斯发展充满期望的中国企业“血本无归”。除此以外,中俄两国在共同经营、合作开发项目方面同样面临如此问题。
    中俄经贸合作所存在的问题,已不是经济学家们从前所指出的双方贸易结构比较单一、以初级产品为主、高新技术、附加值高的产品所占比重不高;双方缺少大规模投资合作项目的问题。应当说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但更主要是俄罗斯的经济政策问题。俄罗斯投资环境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现有的管理机制不仅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除石油、天然气外),同时也极大限制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发展。
    俄罗斯境内存续多年的“灰色清关”问题未能获得切实的解决,客观上极大限制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灰色清关”的合理不合法的存在,充分说明俄罗斯现行的通关程序和机制,根本无法满足两国贸易发展的需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灰色清关”,虽然满足了俄罗斯部分利益集团的需要,缓解了绝大多数中国商人的需求,但为中国企业与公民在俄罗斯境内的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中俄经贸合作仅凭中方的良好愿望是不够的。事实上,俄罗斯方面对中方积极主张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愿望的理解和认识与中方是具有巨大偏差的。但只要俄罗斯的某些政治家、经济学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觊觎俄罗斯的资源;中国的强大对俄罗斯必将构成安全威胁的立场和观点;俄罗斯方面坚持睦邻友好、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原则,中俄经贸合作的水平在未来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倡导扩大交流是增进中俄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
    扩大交流、增进理解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中俄两国人民的往来的与交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对发展两国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俄两国的人员往来与交流本应成为两国增进友谊,促进交流的重要平台,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间的人员往来,特别是中方人员的赴俄,成为俄罗斯某些政治家和学者制造“中国移民论”、“中国威胁论”的借口,曾为中俄关系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应当承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俄人员的互动中确实存在无序、疏于管理等问题。中国领导人早在90年代中期就提出,中俄两国结束了过去那种相互隔绝的状态,伴随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贸易的增长,人员的交往增多,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一些无序的现象,这是需要加以纠正的。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中国领导人希望俄罗斯方面“对中方不法分子的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对从事合法经营的中国商人应予以保护。”应当说,这丝毫不应影响两国人员往来与交流,更不应成为俄罗斯“中国移民轮”和“中国威胁论”产生的缘由。
    俄罗斯国内“中国移民论”、“中国威胁论”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俄罗斯某些政治家、学者的“俄罗斯主义”思想在作祟,也是他们对中国在未来2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将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重要目标和基本国策的曲解。
    自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以来,虽然“中国威胁论”、“中国移民论”在俄罗斯还有一定的市场,但俄罗斯政府的态度应当说是积极和值得肯定的,认为“来俄罗斯的中国人不会对俄罗斯安全构成威胁”,“中国人移居俄罗斯远东地区会造成该地区人口失衡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事实如此,中国的发展对俄罗斯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与各国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这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俄罗斯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合作良机,同样可以带动俄罗斯的发展。
    4、奉行睦邻友好、彼此尊重是发展中俄关系的基本原则
    毫无疑问,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未来的发展中,奉行睦邻友好,彼此相互尊重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求同存异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
    由于中俄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社会制度存在的差异,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不同的影响,但这丝毫不应改变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大局。
    1、发展中俄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中俄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有巨大的互补性,这包括两国在内政、外交以及经贸领域。历史经验证明,当中俄两国利益相同时,两国关系就会有全面的发展;利益相近时,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出现;两国利益完全不同时,就有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与破裂。如何处理好两国利益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我们发展未来中俄关系的重要任务。
    2、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两国内政、外交的变化,同时也与国际关系、俄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发展紧密相连。发展中俄关系,客观对待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双方都不回避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进行坦诚的对话与交流,才是解决存在问题有效办法。
    3、中俄边界问题成功解决的经验告诉我们,中俄之间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是我们应当重视并解决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切实落实两国领导人与政府各部门之间所达成的协议。
    我们相信,随着“俄罗斯”年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年”在俄罗斯的全面展开,必将为面向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学术专刊》2007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