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学院想要与众不同的独特追求,充分展示了“国学”的宏大包容性,也最大限度地揭示了“国学”名目之下的歧义。被今日很多人视为同道的清华国学院教授和讲师,特别是在吴宓定位中向西洋东方学开放的“专题研究”层面,其学术认知和学术取向其实并不那么一致,甚至可以说很不相同。而国学院学生所受影响,也主要来自今人不常提到的梁启超,而不在今人动辄提及的王国维和陈寅恪(相对而言,王国维影响更大,陈寅恪则较小,赵元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李济的影响当时不显,后来则产生出潜移默化的发酵作用)。这些内容都还有探讨的余地。 点击下载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