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1—1945年间,国内各界持续进行了九一八纪念,但在抗战前与战时表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势。在抗战前,东北流亡民众始终积极地举行九一八纪念,他们既关注日军的侵略态势及东北民众的境遇,又不断表达其复土还乡的意志。国民政府在纪念时表现得较为克制,甚至在华北危机时对纪念采取了限制措施。知识界与东北民众态度相近,但他们多从国家或学理视角言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九一八纪念规格逐渐提升,该纪念成为凝聚民心和振奋士气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情势下,为抗战建言献策成为东北流亡民众纪念的主要内容,同时每年纪念又成为他们总结抗战态势的重要时间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内各界大都对抗战前途持乐观态度,展望东北的收复成为纪念的主要内容,但具体表现却存有差异。1931—1945 年间东北流亡民众、国民政府与知识界九一八纪念言论的嬗变,反映了国内各界对日本侵略认识与诉求的嬗变轨迹,亦折射了彼时中日关系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态势。 【关键词】九一八纪念;东北流亡民众;国民政府;知识界 点击下载全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