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廖心文:周恩来研究的最新动态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党的文献》2014年第2期 newdu 参加讨论

    摘要: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南开大学于2013年10月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有130多位国内外学者的论文入选。通过分析这些论文,可以看出周恩来研究的最新动态。一是资料运用灵活多样:注意运用《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新公布的资料和已经出版多年的周恩来原著,充分利用外交部以及地方或行业保存的史料,注意利用口述史料。二是研究范围比较宽泛:包括对周恩来历史地位的研究,某一方面思想或历史功绩的再梳理、新探讨,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与其他人物关系的研究,与其他人物的比较研究,历史局限或不足的研究,等等。这些新动态,充分表明周恩来研究事业在研究者的艰辛努力和大力推动下,将会继续发展和深入。
    关键词:周恩来;第四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运用;研究动态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和南开大学于2013年10 月联合主办了第四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从入选的130 多位国内外学者的论文看,近期周恩来研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关于资料运用
    占有资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不断挖掘和占有新资料更是深化研究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国内公布的关于周恩来的新资料十分有限,有分量的主要是2008 年周恩来诞辰110 周年时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三卷《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49 年6 月至1950 年12 月)。其他的还有中国外交部档案馆公布的相关资料,以及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解密的档案。在新资料有限的情况下,能不能写出一批有质量的论文呢?这次研讨会作了回答,形成了一批质量不错的新成果。从资料运用的角度来看这些论文,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除一些文章运用了《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新公布的资料外,有相当一批作者把目光投向已经出版多年的周恩来原著。这些原著包括《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周恩来外交文选》、《周恩来军事文选》、《周恩来文化文选》、《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等,还有《周恩来年谱》和《周恩来传》中公布的资料。通过重温原著,研究者产生了新的视角并作出新的概括。有一篇写周恩来管理干部特点的文章,作者通读了《周恩来选集》和其他著作,梳理和概括出周恩来在干部队伍管理方面“宽严结合、民主与集中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的三大特点,对今天的干部教育工作很有启示。有一篇关于抗战时期周恩来对中共引领社会思想意识的理论贡献的文章,通过梳理《周恩来选集》上卷等原著,提炼出观点,说明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逐步改变了马克思主义“被控制”、“被抵制”、“被打击”的处境,使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由“微”而“著”,由局部走向全局,由“边缘”走向“中心”,为研究周恩来和我们党在抗战中的地位提供了新的视角。有一篇写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文章,从计划生育、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梳理,除了运用《周恩来选集》的资料外,还充分利用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年出版的《周恩来论林业》一书。该书出版后,没有受到充分关注,使用率较低。这篇文章注意运用了这本书的资料,对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就比以往对这个题目的研究更系统、更全面。有一篇研究周恩来文化思想的论文,从12 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体现了作者对周恩来文化思想的再认识。作者能够形成这些新认识,主要就是系统地研读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出版的《周恩来文化文选》。这本书出版后也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其中的资料使用率也比较低。有一篇论文通过对《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的系统研究,提炼出周恩来关于宗教问题的论述,回答了宗教能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困扰人们思想的难题,说明这是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二)充分利用了外交部以及地方或行业保存的史料。有一篇写周恩来与“两航起义”的文章,注意收集了民航部门保存的档案,对周恩来当时的决策、部署等细节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有一篇文章从广交会的视角看周恩来在“文革”中稳定中国经济的历史作用,作者利用在广东工作的优势,收集到一批广东省档案馆保存的资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细化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篇关于少年周恩来在铁岭生活的几个史实的考证文章,作者利用《铁岭县志》的材料,对一些存疑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有关于周恩来与公安工作、外贸加工出口工作、北京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对国庆工程指导的文章,都很好地利用了地方或部门档案材料。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学者也非常重视利用本国或中国外交部以及中国台湾档案馆的资料。其中一篇关于中日关系的文章涉及1958 年发生的长崎国旗事件,作者运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档案,说明过去研究这个问题只提到日本右翼分子强扯国旗,而实际上背后有台湾因素的真相,为我们全面认识和分析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
    (三)注意利用口述史料。近年来,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或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写了不少回忆录,可供我们把过去在某些问题上粗线条的研究更加细化,对研究复杂的历史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有一篇文章对周恩来处理“九一三”事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作者运用近几年披露的新史料,特别是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的回忆录,结合过去的史料,重新梳理历史线索,力求从具体的历史现场出发,发掘各种影响决策的复杂因素,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周恩来在处理林彪事件中的复杂心境和思想行为。有一篇小文章,写周恩来对接待工作的规范和对接待队伍的培养,主要用的就是当事人的回忆。此外,海外学者写的关于周恩来与香港大营救的文章、周恩来与彭真的文章等,也都大量采用了当事人提供的资料,读起来鲜活、可信。
    总的说来,通过对已公布资料的重新阅读和再认识,注意发掘有关国家和地方档案,以及配合口述史的运用,还是可以推动周恩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写出好文章的。
    二、关于研究范围
    这次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从内容上看,研究范围比较宽泛,研究视野比较开阔,大致包括这样一些方面:
    一是对周恩来历史地位的研究。几位资深老专家积多年的研究心得,从不同视角,对周恩来的历史地位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其中较新的总结是,站在今天回眸周恩来的一生,将其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生。”
    二是对周恩来某一方面思想或历史功绩的再梳理、新探讨。比如在理论方面,关于周恩来防止精神懈怠的思想就是一个新题目。作者认为,周恩来在这一方面提出了很重要的思想,并从科学信仰、革命意志、反躬自省、艰苦奋斗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提出和研究周恩来防止精神懈怠的思想,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还有一些文章对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文化思想、民主思想、体育思想以及党报观等作了新的提炼。在实践方面,一些文章就周恩来在宁都会议前后维护毛泽东军事领导权的斗争、在抗日战争中指导对外宣传和外交活动、对创建政务院的贡献、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出版的推动、对党内组织工作的贡献、对人民海军建设的贡献以及与南开学校、新中国大众教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线建设、中国红十字会、戏曲工作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也作了新的概括和总结。
    三是对周恩来在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有文章指出,周恩来担任总理期间,他的领导方式和思想风格,既有着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共性,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文章以新中国成立后几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例证,分析了周恩来思想方法的特有内涵,以及领导风格中的个性特征。这提示我们,在研究周恩来思想生平时,不仅不能忘记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而且应该把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下去。
    四是对周恩来与其他人物关系的研究。入选文章对周恩来与毛泽东、邓小平、博古、聂荣臻、胡适、张申府、熊雄等的关系都有所涉及。这些文章回答了一些人们关注的问题。比如,关于周恩来与毛泽东的关系,有文章指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有两人并称,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戊戌变法的康梁、辛亥革命的孙黄。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另一个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相互补充而又相互依存,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内,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提法,两人间的关系正是这样。”“毛泽东并不是只拿大主意而对具体实行不过问。相反,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性问题,他总是抓得很紧很细,一直抓到底。而周恩来也决不是一个只能起执行作用的人。他同样是一个战略家,有着作出重大决策的能力。毛泽东的重大决策,很多是周恩来共同参与决策的,而且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新的或没有料想到的问题,需要果断地作出决策。这两者是不可截然分开的。”这是精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科学分析。
    五是周恩来与其他人物的比较研究。以周恩来、毛泽东过渡时期思想比较研究为例,有文章认为,毛泽东很注重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周恩来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毛泽东注重生产关系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反作用,而周恩来则更加注重生产力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周恩来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形成更加科学、准确的评价。
    六是个案研究。如有一篇以周恩来与东方歌舞团的关系为个案进行研究的文章,认为东方歌舞团的创建和发展,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周恩来的文化外交思想。作者认为文化外交是“在国际政治中运用文化影响的一种特殊政策工具”,可以“较为容易地突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造成的鸿沟,通过文化亲近走向政治亲近和经济合作”。这对今天如何通过文化推动外交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七是从新角度研究一些老题目。如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这个老题目,有的文章利用美国解密档案着重介绍了周恩来与基辛格密谈中的印度支那问题,有的则侧重讲中美缓和过程与南亚危机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在研究1954 年日内瓦会议问题上,有的文章侧重于对中国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方针进行再探讨,等等。
    八是新概念的使用。比如在研究周恩来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有文章引入“党际合作”、“党际关系”概念。还有的文章重提“周恩来现象”这个概念,认为这是“20世纪中国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已经深刻地影响了20 世纪,还必将深刻地影响着未来”。关于“周恩来现象”这个概念,过去已经提出,并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但研究者和研究成果并不多,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九是考证文章、述评文章、图书文献评析文章、国内周恩来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文章等。比如一位海外学者通过现场考察,举证了周恩来早年在日本求学期间与法政大学的关系,填补了史实方面的一些空白。
    十是对历史局限或不足的研究。一些文章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对周恩来的历史局限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文章谈到,周恩来的协商民主精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表现在,“更多的是在团结群众、有利正确决策的层面上认识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带有手段性和功利性的民主观”。有文章谈到,周恩来的党际思想也有不完善之处,对“如何处理党际间平等协商与互相监督的体制保障和程序设定问题等等,周恩来并未阐释清楚,更未能解决”。有文章在谈到周恩来指导河北农田水利建设的贡献时,站在今天的角度总结不足,认为当时放手搞群众性的水利设施,缺乏科学技术支撑;对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对生态环境认识不深刻等。有文章对大庆油田建设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周恩来等领导人受到认识和时代的局限,“对于石油的产量非常重视,但对于石油的科学开采、经济效益、环境评估、个人健康是排在后面的指标”。有文章总结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解决边界问题的经验教训,提出“边界纠纷的解决及其结果说明,当时中国领导人还没有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整体意识和观念,在他们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一个是中国传统的‘天朝’观念,一个是外国传入的‘世界革命’思想”。在外国学者的文章中,有的提出应该重新反思朝鲜战争时期我党提出的“边打边谈”方针,以及周恩来在外交上的灵活战略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战略。
    对周恩来的局限性如何进行研究,党史和领袖人物研究专家金冲及曾经很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一是认真看档案,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人物作出科学分析和判断,“史料准确,才能立论公道”。二是在全面反映周恩来一生的历史功绩时,对周恩来的失误、历史局限也不用回避。怎样来研究这些问题呢?就是把人物放到探索的历程中去考察,因为既然是探索,就会有正确,也会有失误。最近在接受采访时,金冲及再次谈到这个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周恩来当然也有他的弱点和失误。”他认为,人都有缺点,都有失误,你把错误分析清楚,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缺点和失误,比躲开不讲要好。你对他的弱点、失误都躲开不说,等于放弃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权。
    这次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折射出的周恩来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分表明周恩来研究事业在学界的艰辛努力和大力推动下,将会继续发展和深入。
    〔作者廖心文,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北京10001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