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赵瑞广:为什么要重视“史华慈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读书》2013年第3期 赵瑞广 参加讨论

    拙文《史华慈问题》发表后,先后有高王凌先生和任锋先生撰文指正,读后受益良多,但总觉意犹未尽,再聊抒几点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最高权力”的构成
    史华慈自承对东方专制传统有过持久关注,探讨“史华慈问题”,皇权专制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话题。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悖论就一直存在着:人类的每一次进步,反而成了人类自己进一步发展的禁锢和障碍。事物的联系本是纷纭复杂,但人类窥知一隅,却认作全局。以偏概全,故步自封,已有的成就反而阻挡了后来的发展。“知识的狂妄”,其根源也正在此。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进步都为后一个进步提供了借鉴。但突破成规的时候总是有限的,更多的是成规在起作用的时候。所谓创造性思维,很多时候无非就是排除自己脑海中已存的顽固性成见而已。这也许就是有人反对向幼儿过早进行知识输灌的原因,一旦幼童脑海中有了太多的定向思维,他们反而折断了想象的翅膀,丧失了童真的自由和更好地开发大脑潜能的机会。
    在人类社会的制度演进史上,我们也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当人类突破了原始洪荒的蒙昧阶段后,那种原始的自由状态就结束了,人类个体为了整体的生存就不得不让渡一部分个体的权力,于是就有了权力的集中与英雄崇拜;但一旦这种权力的让渡成为常态,在个人私欲的驱使下,掌权者就有了不断扩大权力的冲动,于是这种权力的不平等状态便会成为社会成员谋求个体权力的羁绊。
    如何祛除权力之魅,也就成为人类走出“中世纪”的必由之路。如果说西方的近代主要表现为祛除神权之魅,那么中国的近代就是必须祛除皇权或集权之魅。
    皇权占据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高点,“史华慈问题”的指向也正是针对这一结点上的权力结构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权力或暴力的构成,在权力的结构之下,还有许多隐性的结构并存着,它又随着中国的历史变更而不断变化,融入我们文化的各个层面。
    《易传》上有一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这一段话精辟地概括出古代威权社会的结构特征。威权社会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绕不开的一个门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只不过,在中国古代,这个威权社会又碰巧遇到了另一个人类文明的成果——“大一统”。两相结合,互相利用,逐步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威权社会体制,这就是中国大一统的皇权体制。这一帝制形态存在了两千多年,许多特征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成就了我们今日行为的“集体无意识”,也成了困扰我们的说不尽的话题。[NextPage]
    渐趋僵化的“大一统”和倾斜的中央之国
    “大一统”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它既成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辉煌,使得“秦皇汉武”的荣耀至今仍不时被人提起,同时也与皇权紧密结合进而禁锢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活力,成了中国自身发展的一道枷锁。
    本来,“大一统”的产生有它的正当性。“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徐彦疏为:“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初民无序的社会总会逐渐走向有序,由国家的力量制定一个诸如历法、文字、度量衡等统一标准对于人们的交往无疑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古代的华夏社会始终总面临所谓“夷狄”的侵扰威胁,大一统的提出,也顺应了抵御外侮的需要。
    贾谊在《论治安疏》中曾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辏并进而归命天子。”这种势能,当然能产生“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的效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旦打跑了外敌,对内呢,更是权威的无远弗届。大一统的观念一旦与专制皇权结合,就必然要求对国土之内的人民实行思想与精神的一统,于是“异端”、“左道”便成了它堂而皇之的打击利器。试想,处处千篇一律的思想同质化,结果一定是社会的僵化和自闭,于是,发展到后来,它就变成一道禁锢整个民族的“紧箍咒”。大一统格局下的专制后果,也早已为古人所道出:“为上易骄,为下易谀;君日益尊,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蚁之不类于我,贤人退,治道远矣。”(唐甄:《潜书》)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渐渐成形的皇权体制,随着历史的进展,其权力构成的重心不断上移,以致明清时期已成为一种畸形的倾斜态势,直至帝制后期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这种权力的倾斜,至少体现于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地方权力逐渐削弱。汉唐两代,还有一定的地方自主权,宋代呢,朱熹曾有过评论:“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这种“强干弱枝”的政策,越到后来越是加强。
    其二是在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上,表现为个人的权益越来越无保障。这一点仅仅从对待隐士的态度上即可看出,在先秦时代,夷、齐之行是被褒扬传颂的“道德楷模”之一,张良为巩固刘盈的太子之位还特意向吕后建议去请“商山四皓”出场,归隐山林成了中国古代士人最后的精神寄托。而到了帝国后期,朱元璋就明令宣称:“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大诰二编·苏州人才》)
    其三是体现于传统文化的整体气象上,越来越“阴”,越来越“狠”,权谋文化也好,潜规则也好,整个社会都是那种“劣币逐良币”的结果出现。如何谋权,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持续关注点,因此,在这一权力构成的迷局中,权谋的盛行,盲目地崇拜权势,成王败寇的思想,都是这种权力格局造就的必然后果。但这种权力结构的过分倾斜,也造成处在权力顶点的统治者力不从心,那种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从他们自称“孤家寡人”来看还真是“实录”。在这一权力布局中,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它是一种畸形的社会,一种只着眼于生存而忽略了质量的体制构成。在这一体制下,缺少了地方的活力,也缺少了社会的缓冲地带,没有平衡力量,很容易造成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剧,其结果是连皇帝自己也说“愿生生世世无生帝王家”。
    与秦汉之制的“大一统”体制相对应的,我们古代历史上还有一个周代的“封建诸侯”体制。它的优点,也不能一概抹杀。除了它那绵延八百载的超长寿命可做证明外,它的文治、德治理念也曾让儒家先师孔子一直念念不忘,甚至他还坚信后世的人仍将遵守此道而行。从政治体制的格局上看,这种有分有合的安排还真是充满了智慧,虽不能媲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但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也是影响深远。如此复杂地处理好统一与自治的关系的政治智慧,可以说暗合了西方联邦体制的某些特点。但遗憾的是它未能找出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平衡点,以致诸侯割据,王权虚无,出现后来战国时代的无序。而且在治国理念上,它的依靠血缘关系的世袭制,也隐含着后世统治者滑入腐朽堕落之途的必然性。如何避免它的“私天下”之弊,实现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在“家天下”的大语境中,自然便没有太多后文。[NextPage]
    兼采中西,弥纶古今
    在关于西化还是中化的争论中,好像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假设,一谈到民主自由之类的概念就一定是西方的,一谈到专制独裁一类的概念就一定是东方的,一旦赞同了前者就成了西化,一旦肯定传统就一定是赞成传统体制。这其实已经有一种过敏的反应隐藏其中,以反常为正常了。对待中西之争我们还缺少一种正常的心态,正像身处病中的人有点讳疾忌医一样。中国的传统里面也有不少有益的人文资源,在对权力的架构设想中也有过很多的尝试与运作;西方的文化必然也有可供我们借鉴的东西,如果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健康地发展,有选择的汲取就必不可少。
    徐复观曾说:“中国文化,应由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而开一新局面;中国的历史,应由与西方的接触而得一新生命。代表西方文化的民主与科学,一方面可以把中国文化精神从主观状态中迎接出来,使道德客观化为法治,使动机具体化而为能力;并以可视的可量的知识,补不可视不可量的道德文化所缺少的一面。另一方面则由科学民主而提供了我们以新的生活条件与方法,使我们可以解决二千年久悬不决的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我们之所以关注“史华慈问题”,并非是褒贬中西,而是秉持这样的观点:要真正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认清我们自己的短处,看清我们自己文化的缺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彼知己,吸收外来文化,正如传统儒家借鉴佛学而发展为新儒家一样。一味排斥外来文化只能是故步自封,只有为我所用,补己不足,才能使传统文化真正延续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时至今日,我们仍不能说有全面的了解。更何况,面对社会上种种精神领域的乱象,今日的西方文化也显出了迷惘和困惑,史华慈认为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是一种“浮士德冲力”(FaustianSpirit),一种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知识的无限欲望,一种全方位开发人的潜在能量,用以无止境地控制、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外在世界,从而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类内心世界的调控,特别是精神、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出现的主体(心灵)和物质的二元对立,一直得不到解决。而处在东西思潮裹挟中的中国社会,在思想领域的乱象,更有甚于西方: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转型仍未完成,一方面是后现代的种种问题又接踵而至。我们离不开自己的传统,但又不了解自己的传统,在西方思潮的震撼激荡下,近代国人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应有尊重与耐心调理,弃之如敝屣,必欲割断而后快,结果,根基没有了,来自西方的“德先生”、“赛先生”也找不到嫁接之物,成了人人可用的标签,全不管里面的内容真假。整个社会只能一步步地走向分裂与动荡,只能在跌跌撞撞中寻找现代化的途径,其过程之曲折,结果之苦涩,已让国人吃尽了苦楚。所幸的是,我们开始回归理性与常识,如何兼采中西,弥纶今古,结束“道术为天下裂”的局面,正成为今日思想文化领域之“一大事因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