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杨建党:《申报》与1937年淞沪会战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文汇学人》2017年08月1 newdu 参加讨论

    今年是淞沪会战80周年。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也称作“八一三”上海抗战。这场战役必将永远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上熠熠生辉。淞沪会战期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民国时期民营报纸的典范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申报》恪守社会责任与民族意识,立足上海本土,心系祖国安危,以激昂的爱国热情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讴歌前线浴血奋战
    淞沪会战爆发伊始,《申报》就敏锐注意到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反对外国侵略战争史上的重要意义。1937年8月14日,即“八一三”事件后的第二日,《申报》以《沪日兵昨晨挑衅,我军抗战敌受重创》为大字标题在第二版详细报道了“八一三”事件经过。从此至12月15日停刊,《申报》每日以绝大篇幅报道淞沪会战战况。除本报外,8月21日,《申报》又增发临时《申报夕刊》,及时向民众通报淞沪会战最新战况。淞沪会战期间,《申报》以及临时《申报夕刊》《申报每周增刊》(即《申报周刊》)等始终坚持抗日立场,弘扬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精神。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申报》积极揭露日军在淞沪大地上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1937年10月29日,《申报》以专电形式报道:“上午9时许,大批敌机飞松(松江)袭击,投弹一百三十余枚。”日军空袭后松江城内呈现一片生灵涂炭的惨景:“人烟稠密之镇市,今则已成死市,空无一人,敌屡屡在城厢投掷炸弹,松江城已无完整之城垣。”11月16日《浦东赖义渡全镇尽毁》一文揭示了日军在浦东地区造成的劫难:“浦东赖义渡,本为沿浦巨镇,市廛繁盛,甲于全浦。自敌军登陆后,……渡口中路渡口南路直抵东昌路口相近。自晨至暮,焚烧未已,入晚火焰冲天,尚在延烧。是日所有大小商店一百五十余家,并付一炬……赖义渡邮局等楼房近二百幢,损失之巨,堪称空前。赖义渡经此两度大火,全镇悉化焦土矣。”淞沪会战期间,《申报》选派了许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地一线,以照相机为武器拍摄了大量反映日军暴行的照片。血淋淋的躯体、残垣断壁的城乡、流离失所的难民等,这些照片内容构成了对读者的巨大视觉冲击,坚定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意志。
    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中国军队的坚决抵抗。《申报》以大量篇幅正面报道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的英勇行为。如1937年8月22日、8月26日、9月26日等,《申报》分别刊载以《浦东今晨之炮战》《川沙敌军受挫而退》《南汇残敌全被消灭》《浦东方面敌我发生空前炮战》等为标题的文章颂扬中国军队在浦东战场的出色表现。中国军队542团在韩宪元率领下防守闸北与敌激战,历经两月有余,所守阵地,寸土未失,战果显著,名震沪上。《申报》以《英雄团长访问记》为题,报道524团英勇杀敌事绩,并刊登韩宪元戎装照片及其钢笔亲笔题词“抗战图存”四字,一时国内各地书报、画刊竞相转登。中国军队51师在上海北郊的罗店屡次击退日军的海陆空进攻,并多次主动出击展开进攻,击毙日军步兵联队队长竹田与炮兵联队队长莫森等,给日军造成重大打击。9月29日,《申报》以专题报道了该师不俗战绩并配发师长王耀武的大幅戎装照片,大涨了中国军民士气。9月30日,又在文章中称赞道:“此次51师夜袭大捷,其勇敢机智,实令国人内心振奋。此非仅前方军人之光荣,亦是全体国民之光荣,其赫赫战绩必将鼓荡起我九州同胞更高的抗敌斗志。”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事迹流传广、影响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报》多次进行集中报道,歌颂了谢晋元与“八百壮士”的抗日义举,激励上海人民与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努力、永不言败。1937年10月28日,《申报》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描述了“八百壮士”的事迹:“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周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战也。”29日,以特写通讯形式报道了四行仓库重新升起中国国旗的事件,饱含深情地写道:“朝曦初上,国旗飘展,隔河民众经此地,纷纷脱帽鞠躬,感动落泪。”这就是后来伴随全民族抗日烽火而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八百壮士》歌曲中“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这句歌词的来历。
    积极开展募捐宣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前方将士浴血奋战的同时,上海各界群众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以财力、物力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事业。淞沪会战期间,《申报》在轰轰烈烈的募捐活动中发挥了应有作用。
    《申报》利用自身良好的商业运作和发行量较大的优势,以广告形式动员上海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实物募捐、义卖募捐、公债募捐、献金募捐、救国募捐、常用募捐等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1937年前后《申报》刊载了总数达480多篇的抗日募捐广告,其中1937年8月至12月间总数达320多篇。这些广告用语洋溢、激情蓬勃。如1937年8月28日,《申报》刊发了题为《血在沸腾,心在亢奋》的抗日募捐广告:“耳听着隆隆的炮声,眼看着熊熊的火焰,全面抗战已呈现在眼前了!同胞们不要迟疑,不忍再观望,这是中华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这是毁家纾难的最好时机。前方的忠勇将士,需要物质的援助。持久的全面抗战,更需要源源的救济。起来吧!输纳救国捐和金银品,是民众报国救亡的最大武器。”这些广告内容有的放矢,如8月4日、8月6日、8月21日、8月23日、8月26日、9月3日、9月22日、9月25日、9月28日、10月1日、10月10日、10月24日等,《申报》登载的标题为《抗敌后援会公布捐募办法》《五金零件业发起组长期募捐会》《饰物用品征收地点》《救国捐款》《书业募救国捐》《儿童爱国热心输将》《商界劝募救国公债》《前线需要布草鞋》《乞丐献金》《急救包仍盼大量捐助》《捐赠金银品受收及保管办法》《汽车业司机同人募长期救国捐》等募捐广告均产生积极社会效果。
    《申报》宣传各界群众在募捐活动中的感人事迹,激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各界群众不分阶级、阶层、团体、行业、职业等,掀起了沪上全面抗战初期的募捐热潮。民国元老黄郛夫人沈景英将杭州住宅所有房产器具字画陈设等捐献出来用于抗日事业,“黄夫人献产报国”在沪上名噪一时。民国报业巨子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请《申报》将庐山庐林老三号门牌房产以及家具等物无偿捐送国民政府拍卖,以所得款项捐充抗日捐,并不必调换为救国公债。来沪观光的新加坡华侨叶逸君女士为沪上民众热烈捐输场景而深深感动,特托《申报》报馆将二百元代转前线将士。五岁小姑娘
    刘侬荪向《申报》寄去节省下来的糖果钱国币两元用来慰劳抗日将士,并附上亲笔字条:“这两块钱贡献给我爸爸的战友们。”原来她的父亲刘蕴嘉“亦抗战中之一员也”。难得可贵的是,平时衣食有忧、生活艰辛的底层群众也将微薄收入或财物捐献出来。拳拳之心,天日可鉴。拉都路明霞屯十来户以做女佣与拉洋车为业的住户让人将44元的血汗钱送到《申报》报馆,请报社转交前方浴血将士。1937年10月10日,《申报夕刊》写到:“不论贩夫走卒,爱国心颇为热烈,马路上之卖冰水、卖糖果者,均以全日收入连本报效,其他炒面摊、卖夜茶等处,大都定一日期将该晚营业收入全数报效(卖茶者均有食招待者,每晚约有四五十元或一二十元之数)。炒面摊等连本报效为数颇巨,约在一二百元之间,其他如搬货汽车,各种小工等等,均有一日收入报销者。”
    除致力于募捐宣传外,《申报》参与直接的募捐活动。在各银行、钱庄休假时,《申报》与《时事新报》《大晚报》《新闻报》等报馆受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委托,代收救国捐款及物品。仅1937年7月29日至8月20日不足一月期间,《申报》报馆“共收国币三万六千零四十二元五角……亦已如数移交中国银行,存入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户矣。”《申报》报馆职工还集资购买了二十大箱牛奶、二百打毛巾送往淞沪会战前线。
    反思抗战前途与命运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第一场大型会战,是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从纯军事战术的视角,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失败了。但中国军队凭血肉之躯顽强抵抗,以伤亡30多万人代价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彰显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作为一份以时评等见长的报纸,《申报》在对淞沪会战等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抗战的前途与命运等进行了较深度的反思。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报告》一文中积极评价了《申报》等:“上海各大报所代表的成分是左倾了……我们的任务,是争取中间集团的进步和转变。”
    淞沪会战期间,《申报》刊发了很多论述抗战问题的时评。从1937年10月1日起,又增辟“专论”栏目,邀请郭沫若、邹韬奋、章乃器、胡愈之、郑振铎、沈志远、陈望道、武育轩、孙怀仁等进步人士担任撰稿人,每日在第四版发表文章。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章,如《抗战时期的民主集权》《中国经济基础与抗战前途》《彻底对日本经济绝交》《战时的专门教育》等结合淞沪会战等实践从不同角度较为深刻地反思抗战前途与命运等。
    《申报》旗帜鲜明地反对不抵抗政策。“八一三”事件的第二天,《申报》就在《上海大炮声又响了矣》时评中对国民党内消极抗战的政策进行了检讨与批评。该时评指出:“从卢案发生以来,我们抱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本旨,与彼周旋。岂知,我们退一寸,他们便进一尺,遂使我们到退无退路的地步。”中国只有奋起抗战,才“足以控制帝国主义的野心”。同日,又以报头下大字排出“我们要抱定国存与存,国亡与亡的决心”,鼓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针对汪精卫之流的“低调俱乐部”言行和其时陶德曼调停等活动,《申报》能够及时披露事实真相,贯彻着坚持抗战,反对一切谋和活动。11月5日,《申报》发表周宪文的《主和者就是汉奸》。该文社会影响较大,一针见血地抨击了投降主义谬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申报》主张唤起民众进行持久作战。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虽表示实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的全国抗战,但实践中始终坚持政府操控、军队主体的片面抗战路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正面战场的一系列军事失败。《申报》在《1938年的春雷》中基于淞沪会战的现实经验对抗战基本策略进行了较深刻反思:“抗战八月越,我们有多少牺牲?在‘英雄的’第一期抗战中,我们在战略上采取了挨打主义,在战术上流行的是‘硬拼主义’,在战斗上则普遍地流行着‘轻生主义’。”那么,如何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呢?《申报》刊文赞扬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联合民众、爱护祖国、尽力抗日之举,肯定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力量来进行持久战的全面抗战路线。《申报》在淞沪会战期间关注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开展的抗战活动,指出平型关大捷的根本原因在于:“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跟民众密切联合。”平型关大捷等现实经验值得所有抗日队伍借鉴与仿效:“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一时的胜败,一地的得失,并不足以左右我们的忧喜。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都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
    由于赞同中国共产党人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申报》登载了若干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及其军队开展的抗日活动情况报道,力图激励和鼓舞淞沪会战军民与其他国统区的抗日斗志。如1937年10月17日,《申报》登载关于朱德和彭德怀访问通讯,认为八路军能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原则。11月9日,《申报》以广告形式介绍了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访问记》与赵德华编《朱德与彭德怀访问记》等书的主要内容,后者赞誉:“这两个抗日先锋的风采,性格、言论、行动,均由编者的灵活手法,一一摄入镜头。”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