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城头山遗址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张小筑 参加讨论

    
    2005年11月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一枚。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车溪乡境内,是目前年代最早(距今约6000年),内涵丰富且保存完整的古城址。自1991年至2002年春,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11次发掘(2011年又再次开展新一轮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面积约6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余件。城头山遗址于1992、199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邮票以遗址发掘现场和航拍全景图作为背景,画面主体是四件依次排开的文物。按顺序从左至右分别为:
    
    
    彩陶杯(M739:4):大溪文化二期,泥质橙黄陶,口径7.6、足径8、高15厘米。杯身似鼎,由盘和三长条形扁带组成,下接深圈足,盘口微敛、足沿微外撇。器表及盘足口沿内测饰黑彩。盘饰四周宽带纹、圆点及点线纹;长带绘竖向点线纹和宽带纹;足饰网纹和宽带纹。
    
    
    石钺(M394:5):屈家岭文化,平顶,弧刃,刃部有使用痕迹。略靠顶有一穿孔,系对钻法制成,孔径2厘米。钺长10、宽15.7、厚0.9厘米。
    
    
    折腹碗(M694:2):大溪文化二期,粗泥红陶,口径21.6、腹径17.2、足径11.4、高11.2厘米。通体饰红陶衣。敞口、宽斜沿微凹,折腹,广圈足略内收。
    
    
    筒形足双腹盆形豆:屈家岭文化三期,泥质灰陶。尖唇,腹盘略浅,粗豆柄,圈足上饰有圆形、月牙形、三角形镂孔。
    在十余年的田野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通过对城墙和环壕的解剖,掌握了各地层间关系,确认有四次筑城,其中最早的一次筑城时间为大溪文化一期,这是目前我国通过考古发掘已知的最早的一次筑城。其后筑城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承前启后,可以看到史前聚落从环壕到逐渐出现初始的城墙进而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的演变过程,另外遗址中汤家岗文化水稻田等遗迹的发现对研究长江流域古文明乃至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415、433、529、797页、彩版四四、四五,文物出版社,2007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