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四辑,它以文本形式总结了2015年“第四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成果。此次会议由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三方主办,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与湖南美术出版社协办。文集则继续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自2009年举行第一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始,这个两年一度的学术会议已经进行了四次,随之出版的《古代墓葬美术研究》也已有三辑问世。这一系列活动和出版物得到了学界的肯定和欢迎,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墓葬美术本身的极度丰富性和不同凡响的学术价值。我们一直在强调,中国墓葬美术在世界美术史中是一个相当独特的例子,从远古时期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见证了几千年间的文化发展、思想变化和艺术创造。它也是考古信息最为丰富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系统,包括建筑、绘画、雕塑、装饰和葬具、铭刻以及礼仪行为等。由于以木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物在地面上留存较少,也由于传世书画和其他作品常常存在着时代不确定和作伪的问题,墓葬考古材料对于重新认识和建构中国美术的发展历史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同时,墓葬美术也具有自己的特殊历史进程、目的和语汇,对这个艺术传统进行持续深化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建构全球美术史也将做出重要贡献。 与以往几届会议及论文集一样,本次会议和论文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中外学者建构一个学术平台,围绕着墓葬美术这一主题进行开放性的交流和讨论。会议和文集组织者对墓葬美术采取了一个广义和灵活的界定,涵盖了墓葬的整体设计,墓葬出土的艺术品和文物,墓葬中不同视觉形式和物质形式的配置,墓葬所反映的礼仪、宗教和文化因素,以及墓葬的发现史和研究史。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取了对各种学术传统和方法兼容并包的态度,既鼓励对考古个案的缜密分析和对历史源流的宏观思考,也提倡对研究和解释方法的认真探讨。我们也希望把讨论的范围扩展到中国之外,引进全球墓葬美术中比较研究的方法。 本辑论文集鲜明地反映出这种开放的态度,所收的文章一方面对墓葬艺术的若干根本范畴——包括建筑类型、空间结构、建造技术、画像装饰、随葬器物、刻铭志文、新考古信息的贡献——进行了持续的探讨,另一方面,引进了新的研究维度,如墓葬艺术的材质和技术性以及墓葬艺术与美术史中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本辑也首次包括了对东亚以外古代墓葬的学术研究。我们希望这些论文能够为研究和思考墓葬艺术提供新的观点和材料,同时也反映出墓葬美术研究中的一些新动向。 责编:韩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