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春秋战国时期楚墓出土木俑的服饰——云想衣裳系列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李来玉 参加讨论
木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墓中的随葬明器之一,历年来在湖南长沙、湖北江陵和河南信阳等地的楚墓考古发掘中普遍出土。尤其是其中大量出土的彩绘木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春秋战国以来楚人服饰和生活方面的重要材料。沈从文先生将这些木俑大致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男女侍从俑、武士俑、伎乐俑和贵族俑,并认为前三者多属于死者生前的奴隶,后一种或为死者血缘亲属,或为文武官吏。这些木俑中以男女侍从俑所占比例最大,且有不少保存得相当完整,整体身材修长,衣着华美,细腰,颇具楚人风采,这为我们一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衣冠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
    下面就其部分完整者进行简单的描述:
    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女侍俑:俑体态浑圆,脸庞丰腴,眉眼清秀。俑的着装图案丰富。衣领右衽;宽袖,袖口略束,饰有菱形花边,衣襟间露出鲜红的内衣,腰间束有红、黄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胸腹部配有用红彩结串联珠、璜、环等成组的饰物,绳纽为橙黄色麻花纽,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佩饰的串联方式。
    
    河南信阳长台关二号楚墓出土的女侍俑
    湖南长沙小吴门外楚墓出土的女侍俑:戴頍,有带子系于颌下,头饰发髻作垂披,中约以双鬟,下垂至腰部。面部凤眼,小口朱唇,左右两颊各有四排红色点纹,可能是纹身的一种。身着镶有宽边的直裾长袍,袍上有勾连三角云纹,束宽腰带,左手下垂,右手屈于胸前,足着圆头鞋。
    
    湖南长沙小吴门外楚墓出土的女侍俑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男俑:头带頍,有缨结于颌下,八字形髭,下巴额有短须。着交领直裾广袖长袍,袍上绘有S形云纹,镶有宽边,腰部束有宽带。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男俑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立俑:平头,宽额,高鼻,下腭圆小,身材修长。身着交领广袖直裾长袍,袍上绘小簇红花和云纹,衣领、袖口、襟、下摆均镶有宽边。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立俑
    湖南长沙扬家湾六号楚墓出土的立俑:平头,高鼻,着长袍,小长袖,袖长未至肘部,右手上屈于胸前,左手下垂于腹部,外罩以对襟短襦,着方头鞋。
    
    湖南长沙扬家湾六号楚墓出土的立俑
    由以上木俑的着装,可以大致看出,楚人的着装与东周以来齐鲁所习惯的宽袍大袖区别明显。特征是男女衣着多趋于瘦长,领缘较宽,绕襟旋转而下,衣物多异常华美,衣裳有作满地云纹、散点云纹或小簇花的,边缘多较宽,作规矩图案。这一服饰特征对后来的西汉有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上、下),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
    傅举有:《传递千古的风韵——湖南出土的楚汉木俑》(上),《收藏家》2009年第10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