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青铜器。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现藏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了近千件文物,这五件铜屏风构件就是其中较为精美的部分,包括朱雀屏风铜顶饰、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人操蛇屏风铜托座、蛇纹屏风铜托座各一件,以及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原本均为屏风上的构件。
铜屏风复原图 朱雀屏风铜顶饰原本是立于屏风两侧转角的顶上,全高26.4厘米,朱雀双翅宽24.5厘米。朱雀昂首展翅,站立于方座之上,形态逼真。整个饰件通体鎏金,自颈以下及双翅遍刻鳞片状羽饰。另外,朱雀头顶上有管状的插座,推测是用来插雉鸡羽毛的。 朱雀屏风铜顶饰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原本位于屏风顶部上方中间位置,高16.7厘米,宽56.3厘米,厚仅4厘米。整器通体鎏金,造型精美,整体呈双面兽形,两面造型一致。铜兽形象逼真,双目圆突,张口露齿。铜兽的头顶伸出双角,两眉和耳后鬓发飘向两边,下鄂两侧伸出插榫,以固插在屏风顶横枋上。铜兽的正中和两侧各伸出一根圆管形插座,同样为插入雉羽作为饰品。 双面兽首屏风铜顶饰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为屏风右翼障的下转角构件,通高31.5厘米、横长15.8厘米。整器通体鎏金,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两个大小相同的扁长方套筒组成的活页,可作90度展开,下半部为力士托座。力士身着右衽褐衣,短裤,跣足,为典型的南越人装束。尤为突出的是力士口中咬着一条两头蛇,双手也各操一蛇,双足跪坐夹住一条,五条蛇相互绞缠,形象逼真。这件器物的造型取自“越人操蛇”的传说,再现了两千多年前越人抓蛇吃蛇形象。 人操蛇屏风铜托座 蛇纹屏风铜托座是屏风正间两边的托座,高23.4厘米、长46.45厘米、宽29.4厘米。整器由套筒和支托两部分组成,套筒呈“之”字形,用来套入屏风的柱、枋,支托由三条相互绞缠的蛇组成。 蛇纹屏风铜托座 蟠龙屏风铜托座(一对)是屏风两边屏障下的托座,通高33.5厘米、通长27.3厘米。两件铜托座造型基本相同,均由龙、蛇、蛙三种动物形象组成。蟠龙半蹲在托座上,昂首曲体盘尾,四足踏在由两条蛇构合成的一个支座上,两蛇还各卷缠着一只青蛙。整件器物将龙、蛇、蛙三者结合一起,组成一件造型精美的文物。 蟠龙屏风铜托座 参考文献: 黄展岳:《论南越国出土的青铜器》,《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第二次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1月。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