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宸 杜乃秋 刘长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杨虎 刘观民 刘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收获与思考[该文主要内容曾以“内蒙古自治区市距今8000-2400年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为题于1996年发表在周昆叔主编的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112-119页,后稍作增改,1996年转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323-333页。本文则依杨虎先生1999年所送孢粉样及植物果实的鉴定,参考涉及本区的出版文献进行了增补和结论上的引深。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先逝的刘观民、杨虎研究员在生前给予第一作者的激励和帮助。] 详细摘要 赤峰市(原昭乌达盟)位居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部,自然区划上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该市文化遗址甚为丰富,是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北方文化体系的典型代表。由众多14C测年数据所支持的聚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对赤峰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富河、小河沿文化;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和上层文化序列所进行的孢粉和植物遗存的鉴定,有助于讨论赤峰市古今植被和气候的变化,进而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兴隆洼遗址位居敖汉旗宝国吐乡,在其聚落内找到大量用于掘土用的打制石锄,翻土用的磨制石铲,砍伐林木的石斧和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及大量鹿骨、狍和猪的遗骨。此外在房址中还出土有骨鱼镖和渔钩等捕鱼工具,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还从几座房址居住面、堆积和灰坑中收集到一些半炭化的植物果核。尽管多数果核破碎,但在编号为F129②:24,F123②:35和H171①:10却保存完好。根据果核的外部形态,内果壁内具不规则地空室,对照现代标本,我们认为这些完整和破碎的果核碎片均属胡桃科的胡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图版2-5)。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浮选法还从编号93 MAXI,T733,H607样品中,取得3粒完整和2个半粒的小叶朴(Celtis bungeana)的内果皮(图版1),在果皮的表面见有明显的大网纹,有二条缝线及与其相垂直的二棱,果核呈球形,其果核顶端略有偏斜,果核开裂,内果皮略呈白色,果壁厚薄不均。果核长44.85.2mm。内果皮平均厚0.25mm。核已内空。更令人欣慰的是,从编号T733、H607样中,分析并统计出79粒孢粉,尽管数量少,但花粉种类较多,由栎(Quercus)、梣(Fraxinus)、桦(Betula)、桤木(Alnus)、枣(Zizyphus)等组成的落叶阔叶乔木植物的花粉占孢粉总数的68%,而其中的栎树花粉则占乔木花粉总数的77%,此外,组合中还有占孢粉总数15%的禾本科(Gramineae)植物花粉,以及蒿、藜花粉和个别水龙骨孢子和冷杉花粉。 综合兴隆洼遗址取得的丰富植物果实和孢粉,可以得知:现今气候偏干旱的敖汉旗,在距今8000年左右,这儿曾生长着由栎、胡桃、小叶朴、桤木、梣、枣等组成的暖温带叶阔叶林或沟谷杂木林,在山地则生长着松、冷杉和落叶阔叶乔木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尽管在兴隆洼遗址的浮选物和聚落中,找到了胡桃楸和小叶朴的果实,而在H607孢粉样中,也找到较多的禾本科植物花粉,但因浮选物中缺少农作物遗存,难以确定是栽培农作物的花粉。 值得庆贺的是,赵志军、刘国祥在对兴隆沟聚落遗址发掘时,采用浮选法,从文化堆积中获取了以黍(Panicum miliaceum)和粟(Setalia italica)为优势,数量多达2.5万余粒的植物种子。从而证明,兴隆沟人早在8000年前就有种植黍和粟的旱作农业。尽管兴隆洼与兴隆沟遗址相距仅13km,但因地理环境的差别和分析手段的差异,造成了取得的植物遗存也不尽然一致,这也许反映了兴隆洼人可在邻近森林中采集丰富的胡桃楸、栎和小叶朴的果实作为食物,使其兴隆洼人更多的摄入C3类植物或间接摄入与食一定量的C3植物的动物。 总之,赤峰地区8000年前的先民们,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既采摘果实(胡桃楸、小叶朴、栎等)猎取丰富的动物,捕捉鱼类,也因时因地种植旱生作物(黍、粟)甚至还能饲养动物,正是这种复合的经济形态,成为兴隆洼、兴隆沟大规模定居群落的基础,这亦是由当时良好的自然环境与较先进的生产技术相协调的产物。 位于敖汉旗大甸子村东的大甸子墓地,地处大凌河支流牦牛河附近.这是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20001500a B.C.)的大型墓地,随葬陶器的爵、鬶等是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典型陶礼器,证明大甸子墓地年代相当于夏代。除前文报道内容外,又从1983年发掘的7座墓葬内选取样品,在对M1102、M1109、M1117、M1123、M1141(2个样品)取样时,发现编号为M1117的2号陶罐覆盖着陶鬲,在陶罐内见有保存较好的谷子(Setaria italica)外壳,后将其取出编号为M1117:5,进行孢粉分析,共统计出864粒孢粉。其中禾本科植物的花粉占孢粉总数的92%,通过扫描电镜下观察,其种壳颖和外稃的表面上具显著的小突起,花粉形态单一,可和现代粟(谷子)的外稃和花粉进行对比(图版,9,10)。从而得知粟是当时人们种植和食用的一种主要作物。 从夏家店下层文化取得的植物炭屑、果实和丰富的孢粉,反映出不同的植物生境,由栎、榆、桤木、椴、胡桃、栗、梣等组成的暖温带落叶阔叶乔木树种可能局部成林。当时先民可就近采集蒙古栎用作薪柴,而油松、冷杉、云杉则生长在周围的山地。中旱生的草木植物生长在草原;湿生、水生植物分布在草甸和湿地;粟生长在农田。上述不同植物生境的植物遗存,说明当时敖汉旗分布有森林、农田、草原和湿地。但令人困惑的是,在不同墓葬中陶罐内的孢粉组合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埋葬季节的不同,还是出自先民的意愿有选择性的放入,尚不得而知,但却提示在大甸子墓地埋藏时期,先民生活在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地带性植被应属蒙古栎林和油松林,但受薪柴、建筑、农牧的影响,植物多样性显著减少。 综合夏家店下层和上层的植物遗存和孢粉组合特征,似乎反映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期气候温湿,生长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沟谷杂木林、平原油松林、针阔叶混交林、草原和旱作农田,而夏家店上层气候变的温干,因此暖温性森林减少,草原乃至荒漠草原扩大。从大甸子和周家地两处墓地的孢粉分析结果,恰好反映了这种生态环境和考古文化更迭的进程。这两种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谱系,是不同氏族创造的不同文明。 本文通过对赤峰市考古遗址不同文化期植物遗存研究,进而得知现属于典型草原地带的赤峰地区,在8000-6000a B.P.间,曾广泛分布着暖温性落叶阔叶林,当时温暖偏湿的自然环境为先民们在此的生活繁衍和北方早期文化的创造,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环境条件。其聚落形态、半地穴房屋、原始农业的发展,也会给予当时自然植被以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大约5000a B.P.前后,一些落叶阔叶树种如胡桃楸在本区显著减少,然而适应性较强的桦木和喜温干油松却扩大其分布区,中温性草原占据了低丘陵地,赤峰进入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和森林草原区。尽管当时气候已向温干方向发展,但直至3500a B.P.左右,敖汉旗仍有森林、草原、农田和湖沼的分异,当时先民种植谷子(粟)、饲养家畜、过着农牧兼而有之的生活。现在赤峰地区典型草原沙质地上残留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榆、梣、栎、朴、椴、胡桃、桦很可能历史时期保存至今的“乡土树种”。 赤峰不同考古文化正值全新世高温期(80003500a B.P.)的不同时段,总体看,与此时段相当的孢粉和植物遗存研究资料,还见于巴林左旗七锅山自然剖面、青海湖和大地湾等地区,都说明这一时段的气候温暖潮湿,湖沼发育,但在这长达近5000年的时段中,气候有多次波动,农业出现数次扩张和收缩。特别在大约5000,4000和3000a B.P.左右的生态环境变化,导致中国北方社会的发展和古文化更迭的进程,从而说明近5000年以来,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形成了人类对赤峰这一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区的适应和改造,出现过多次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衰退。 关键词:植物遗存;环境考古的思考;赤峰市;8000年以来 Keyword: Plant remains; th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Chifeng city; since the past 8000 years The consider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plant remains in Xinglongwa site and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in Chifeng city since the past 8000 years Kong Zhaochen Du Naiqiu Liu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Yang Hu Liu Guanmin Liu Guoxiang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10) 本文刊自《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十四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