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随笔 >

蒲江船棺墓群 引出三大悬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成都日报 李雪艳 参加讨论

    悬念1 船棺墓葬为何屡屡在蒲江被发现?
    
    船棺墓葬
    在船棺发掘之后的墓坑里,记者发现,墓坑的船棺形状依然清晰可辨。
    据现场工作人员李老师介绍,现场发掘的船棺长度从3米到6米。船棺内的随葬品大多放在墓主脚下。而已发掘的墓葬之中,最大的墓有7米长。
    我国长江以南的广袤地区,河道纵横,便于行舟,舟船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从事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人们生前善于用舟,死后以船安葬乃顺理成章之事。
    但先秦时期使用船棺进行土葬的民族并不多见,唯有巴蜀地区是我国古代实行船棺葬相当集中的地区。
    船棺葬是古代巴蜀人盛行的一种丧葬礼俗。而60座墓葬集中出土,在国内都属于罕见。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古蜀的先民都选择在蒲江长眠?
    “墓地经过严格规划,应为家族或聚落公共墓地,而且,墓主人应该是当地的贵族。”刘雨茂解释说,从以前发掘的商业街、广元昭化等船棺墓葬来看,所在地都是交通便利、资源密集的地方。蒲江县飞虎村、飞龙村曾多次发现船棺墓葬,这与蒲江县地处西蜀交通要道,并且拥有盐和铁这两大重要的战略物资有关。在古代,像这些政府极其重视的战略物资都是交由皇亲贵族来管理的。我们认为,墓主人是蜀地最高机关派到蒲江的管理人员。在汉代,卓王孙一家搬到蒲江附近,也正是看上蒲江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
    “这次发现的墓群就在蒲江县盐井沟下游,而且两地距离非常近,仅约1000余米,说明船棺葬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当时管理盐业的重要官员。”龚扬民表示。
    悬念2 11枚出土的巴蜀图语能否破解巴蜀的远古密码
    
    巴蜀图语印章 摄影 陆书倩
    20世纪20年代, 成都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上带有神秘的图形符号。这些神秘的符号是否为文字的争论也由此拉开了帷幕,并延续至今。有学者把这些图形符号和后来发现在铜戈、印章上的类似符号统称为“巴蜀图语”。
    “以前在商业街船棺、广元昭化船棺等墓葬中,甚至战国时期普通土坑墓里,巴蜀图语出土不少,但都比较零散。这次的墓群里,截至目前就已出土了11枚印有巴蜀图语的巴蜀印章,可谓是大批量啊。这批巴蜀图语发现地点大多在墓主人的腰部和颈部,可见,它们还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不仅如此,据龚扬民介绍,在此次出土的巴蜀图语中,不仅有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图案,还有新的图案出现,“但究竟有多少巴蜀图语是首次出现,还需耐心等待,目前,这些印有巴蜀图语的巴蜀印章正在文保部门紧张修复中。”
    巴蜀图语广泛地出现在四川、重庆的境内,而这个远古密码,它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如何使用,人们至今一概不知。“关于巴蜀图语,人们的猜测很多。有人认为这是我们蜀地古代的文字,有人认为这是用在军事上的封印或者印泥。究竟它们是不是一种文字呢?应该怎么来使用呢?这些图案是单独使用还是可以组合使用呢?关于巴蜀图语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龚扬民说。
    “古蜀文化中一直没有被证实的文字出现,我觉得是非常遗憾的。我们推测,墓葬里应该还会出土巴蜀图语,等到墓葬群里的巴蜀图语全部出土后,我们会进行系统地处理,做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相信这次出土的巴蜀图语,能为解开它的奥秘提供大批量的实物证据。”龚扬民有些激动地表示。
    悬念3 “战国时期的LV”蜻蜓眼究竟来自何方?
    
    玻璃饰品蜻蜓眼
    据刘雨茂介绍,此次发掘在船棺里发现了两枚蜻蜓眼,颜色异常美丽且有许多切面,同时被发现的还有玻璃管,据他推测,蜻蜓眼和玻璃管一同出现,应该同为墓主人挂在脖子上的一种挂饰。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玻璃制品饰物的俗称,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是因为它是一个“舶来品”——蜻蜓眼诞生在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原产地为北非、中东。珠子由玻璃制成,有很多切面,就像蜻蜓眼睛一样五彩斑斓,“这在当时属于奢侈饰品,蜻蜓眼就相当于‘战国时期的LV’了。”刘雨茂笑着对记者解释说。据介绍,蜻蜓眼最早是进口而来的,途径基本和北非、埃及与中国之间贸易之路吻合。“究竟这两颗蜻蜓眼是怎么到蒲江的呢?我们推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进口货。北非和埃及本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蒲江恰好在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那么,由于丝绸之路上这些城市之间的商贸交流,蜻蜓眼传到蒲江是很有可能的。”刘雨茂顿了顿接着说:“还有一种可能是仿制品。蜻蜓眼不仅在蒲江出土过,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出土过,与外国的蜻蜓眼有一些区别,可见,当时国内已有了仿制生产工艺。这当中,出产最多的就是当时的楚国,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蒲江人在当时完全有可能买的是我们国产的仿制品。此外,我们蜀地的制作工艺也很有可能达到如此高度,说不定蜻蜓眼就是在成都本土仿制的。对于蜻蜓眼究竟来自何方,我们只能在做了这两枚蜻蜓眼的化学测试,看看里面的成分究竟和哪个地区的更相近后,才能下结论。而且,我们还有17座墓没有挖,里面是否还会出现蜻蜓眼,我们并不知道。”(图片除署名外由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供图)
    
    (原文刊于:《成都日报》2017年2月9日第08版)
    (责编:李来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