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理空间 闭合 区域社会 统合 KEY WORDS: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ircumscribed Regional societies Social integration ABSTRACT: In the Neolithic period, the northern, eastern and southern Taihu region was surrounded by hydraulic systems; while its western part was blocked by stretching hilly areas. Such relatively circumscribed environment weakened the influences from outside on the prehistoric Taihu region, and accelerated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regional societies by maintainingtheir cultural identity. Moreover, the core area of Taihu region where the Liangzhu settlements clusterswere located is also semi-circumscrib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double circum scriptions might have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Liangzhu society. 就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演进过程与该地区史前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而言,长期以来学界始终将探索与讨论的时代焦点置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因为,这一时期(即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在文化繁荣程度、社会复杂化水平等方面均达到了中国大陆史前文化的巅峰。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多数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自然环境变迁在环太湖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方式。关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太湖地区社会变革的原因,一些学者指出,伴随着良渚文化初期海平面的降低,长江三角洲地区(包含太湖流域)适合生产与居住的土地增多,且气候条件适宜,这成为良渚文化走向繁荣的自然环境基础[1]。还有研究者则认为,良渚文化时期太湖地区冷暖干湿波动频繁,良渚社会在与不稳定的气候条件的抗争中得以发展演化[2]。毋庸置疑,环境变迁,无论从人类活动的立场而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始终会对区域社会发展进程施加影响。然而,上述两种有关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晚期人地关系的诠释,必须面对一个不容回避的疑问:与环太湖地区海平面及气候变化轨迹相似的宁绍、江淮等周边地区并未孕生出与良渚社会同样繁荣的史前社会,其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在考察史前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社会演进间的关系之际,研究对象区域作为一个自然空间单元的存在形态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此外,如果将区域喻作承载人类文化与社会的容器,那么分隔特定区域使之相对于周边区域保持相对独立的地理边界的意义也应受到足够关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L•卡内罗(RobertL.Carneiro)提出“界限理论”(circum-scription theory),这是一种涉及有关早期国家起源过程中环境因素作用机制的学说,根据这一理论,在受到自然体间隔的区域环境(circumscribedenvironment)中,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与资源供应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难以通过新区域的拓殖来加以消弭,只能借助地域集团间的竞合、资源分配方式的调整等途径进行化解,故而相对闭合的环境是孕生国家组织、中央集权、管理制度等等社会演进阶段的标志性现象的温床[3]。诚然,国家的诞生以及文明的起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因地而异,因时而变,不宜归诸于某种单一因素。卡内罗“界限理论”的意义在于,该理论使人们意识到区域单元在地理意义上的闭合程度对于区域社会统合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 全文阅读下载 原文发表在《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 (刘恒武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市 3152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