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考古百科 >

下七垣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尤柔魑 参加讨论

    下七垣文化是分布在豫北冀南地区的先商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石家庄市庄、内丘南三岐、武安赵窑、邯郸涧沟、龟台寺、磁县下七垣、界段营、安阳梅园庄、孝民屯、大寒南岗等遗址,出土了一批与二里头年代文化相当的文化遗存。1979年,邹衡先生提出以郑州二里岗H17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为早商文化。早于它的二里岗H9和南关外中、下层为先商文化南关外类型,豫北地区以新乡潞王坟下层和辉县琉璃阁H1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为先商文化辉卫类型,豫北冀南地区以邯郸涧沟和磁县下七垣为代表的一类遗存为先商文化漳河类型。之后有学者以“下七垣文化”来概括先商文化漳河型和辉卫型。《中国考古学·夏商卷》根据陶鬲谱系分析认为以漳河类型为中心的下七垣文化为先商文化,并将下七垣文化概括为以漳河类型为主体的、分布于北自涞水、南到杞县的一支考古学文化。
    下七垣文化以深腹罐、鬲、甗为主要炊器,流行平底器。夹砂陶多于泥质陶。以灰陶为主,褐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主要为绳纹,从早到晚有由粗变细的趋势。有独具特色的楔形点纹。下七垣文化遗址中深腹罐始终存在粗矮与细高早晚两型,这种风格由早期的后岗二期文化一直影响到后来的郑州地区早商文化。下七垣文化的陶鬲特征明显,晚期薄胎、卷沿、细绳纹鬲与二里岗期商文化陶鬲有着明显传承关系。盛器中盆类器分深腹、中腹、浅腹三种。瓮类器主要有小口瓮、平口瓮、蛋形瓮三种。这种组合与潞王坟—宋窑类遗存和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相似。收割工具以石镰为主,数量上远多于石刀。潞王坟—宋窑类遗存石镰稍多于石刀、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石刀与石镰数量相当。下七垣文化遗存骨器以骨匕最多。
    《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编写者分下七垣文化为四期三个类型。下七垣第一期与二里头文化二期偏早阶段相当,第二期年代约在二里头文化二期偏晚至三期偏早阶段;第三期约与二里头文化三期偏晚至四期偏早阶段相当;第四期年代应早于早商文化一期晚段或至二期早段。其中下七垣文化第四期已经进入商代。已不属于先商文化范畴。下七垣文化又因其各地个性较为鲜明,分为漳河类型、岳各庄类型、鹿台岗类型。
    在下七垣文化的三个类型中,漳河类型处于中心位置。文化特征鲜明,文化因素较为单纯。三个类型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与周邻的考古学文化存在着相互交流,在文化内涵上有所差别。岳各庄类型始终以鬲为主要炊器。鹿台岗类型以深腹罐和鬲为主要的炊器。漳河型早期以深腹罐为主要炊器,晚期鬲的数量超过深腹罐。
    下七垣文化分布范围广泛,分布在太行山东麓至运河之间的豫北冀南地区,北达北易水南岸,西南至沁水以东的黄河下游地区,东界为濮阳—杞县一线,南至杞县鹿台岗。与同时期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东下冯类型、白燕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大坨头文化、岳石文化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研究夏商时期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李伯谦:《先商文化探索》,《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