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通常是对逝者的尊称,包拯当开封府知府时,恐怕不会有人以「包公」相称。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这首歌说的是北宋开封府知府包拯。哦,不对,是包公戏里的「包青天」。这「包青天」可跟历史上的包拯毫无关系,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主要内容便是说,从元朝开始的所有包公戏,除了包拯的名字是真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假的,包括包拯的相貌、经历、审案故事、司法程序,全部都是元明清时期的民间三流文人捏造、虚构的。(点击阅读) 不独如此,包公戏里对包拯的各种称谓,比如「包青天」、「包大人」、「包相爷」、「包文正」、「包黑子」,等等,差不多也都是后世文人编造出来的,而且编得比较蹩脚,完全不合宋朝历史。 ① 包青天 几乎所有的包公戏都将包拯称为「包青天」,但宋人似乎并没有将清官叫成「青天」的习惯,检索宋代史料,我没有找到宋朝称官员为「青天」的记录(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各位若见过宋人称「青天」的史料,还请相告),倒是宋话本小说《错斩崔宁》中有一段描述:「那小娘子正待分说,只见几家邻舍,一齐跪上去告道:‘相公的言语,委是青天!’」这里的「青天」,算是「青天大老爷」的意思。但《错斩崔宁》为元明人辑录整理,加入了元明人的说话习惯,我们无从判断宋人是否也这么说。 有一点可以肯定,「青天」的呼谓是明清时期才流行起来的,其时一位秉公执法的官员,往往就会被民间尊称为「青天」。来看几个例子:晚明公案小说《律条公案》:「次年二月,马鸣亮为河南代巡,法令甚是威严,折狱甚是明白,人民无不悦服,皆号为马青天。」清人笔记《郎潜纪闻二笔》:「魏青天者,广昌魏少宰定国,知湖广应城县时,楚民争称之者也。公善决狱,惠政入人心,邻县讼者咸赴诉,上官亦知之。」 这个时期,包公题材的小说、笔记也普遍出现了「包青天」的称谓,如清代小说《海国春秋》:「当年百姓无奈,俱奔开封龙图包青天跟前告状。」明清时期流传的《靖江宝卷》唱词:「我不上他家去,我这次要上大忠臣包青天包大人家去要账。」但宋朝人不会将包拯叫成「包青天」。 ② 包大人 「包大人」也是包公戏中十分常见的对于包拯的称呼,如上引《靖江宝卷》唱词就称包拯为「包大人」。但这不过是明清文人将本朝流行的的称谓套到宋朝人身上罢了,因为宋朝百姓见官,或者下属见上司,并无当面称对方为「大人」的习惯。 清代学者赵翼曾考据过,「大人」之称,「南宋时尚专属子之称父,而不以称贵官。觌面称大人,则始于元、明耳」。宋人笔记《鸡肋编》载:「世惟子称父为大人,若施之于他,则众骇笑之矣。」宋朝人若称包拯为「包大人」,是会被人取笑的,因为「大人」只用来称呼父亲。见官称「大人」之风,是从元朝开始的,明清相沿,到了赵翼生活的年代,「大人」之称已经泛滥,京朝官、巡按、督抚都被称「大人」。 元朝之前,当然也有以「大人」指称官员的语言习惯,如《后汉书•岑彭传》:「韩歆,南阳大人。注:谓大家豪右也。」但这里的「大人」只是第三人称,跟当面称「大人」的第二人称并非同一回事,用赵翼的话来说,「唐以前称贵官为大人者,乃从旁指目之词,而非觌面相呼也。」 那么宋朝人见官怎么称呼呢?赵翼考证说:「考唐宋以来,仕宦相呼敌以下或称字,尊长称丈,公卿贵官则称其官位。」意思是说,对方若为平辈或以下,则称其字;对方为尊长,则称「丈」;对方为公卿贵官,则称其官位。 ③ 包相爷 明清时期的包公戏、包公案小说还将包拯称为「相爷」,如清代公案小说《三侠五义》:「忽见门上进来,禀道:‘今有开封府包相爷差人到了。’县尹不知何事,一面吩咐:‘快请。’」相爷,是对宰相的尊称。但,包拯只当过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务,从未当过宰相,他担任过的最高职务只是枢密副使,顶多算是副国级干部,称其为「包相爷」是不合适的。 ④ 包文正 在《靖江宝卷》、《聊斋俚曲集》、《三侠五义》、《呼家将》等明清戏曲与小说中,包拯又被称做「包文正」,如清代小说《说呼全传》:「仁宗即召八王同包文正到官,便道:「庞妃朕已赐死,庞集革除其职,今但召呼家将到来,应卿等保奏,朕好降旨加恩。」《靖江宝卷》:「仁宗大发雷霆,拍动震山河:‘大胆包文正,你胆有天大,竟敢陷害皇亲国戚,国法难容。’」这里的「文正」是谥号,但包拯的谥号并不是「文正」,而是「孝肃」。《靖江宝卷》称活着的包拯为「文正」,更是荒唐。 补充说明一下:在宋人的观念中,「文正」为「谥之至美,无以复加」。既然是至美至荣之谥,当然不可以轻易与人,北宋一百余年,能获得「文正」之谥的士大夫,屈指可数,只有那些堪称为士人典范中的典范,才可以得到「文正」的赐谥,比如范仲淹。以包拯的政声、成就,还够不上谥「文正」的资格。显然,「文正」只是民间文人赠送给包公的溢美性质的私谥。
⑤ 包黑子 一些明清小说又将包拯叫成「包黑子」,如清代小说《狄青演义》:「君王闻奏,看看两班文武,不知又是哪人动了包黑子之怒。有几位不法奸臣,都是面面相觑。」《三侠五义》:「庞昱道:‘包黑子乃吾父门生,谅不敢不回避我。’」之所以将包拯称为「包黑子」,是因为传说中包拯面如黑炭。请注意我们用了「传说中」的修饰语,因为真实的包拯貌如常人,并无什么异常之处,史料从未说过包拯「脸像焦炭漆黑」。 倒是清代有一位在包拯故里庐州当知州的学者,看了庐州包公祠供奉的包拯像,曾说道:「公肖像满天下,向时所见,皆棱角峭厉,使人汗骇僵走,不敢仰视。今奉命守庐,拜公于香花墩上,岳岳怀方,和蔼溢于眉睫,无外间妄塑非常状,甚矣人之好怪也!」可见包拯相貌并无「非常状」。 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名臣画像中,也有一幅包拯画像,绘出的包拯形象长得浓眉大耳,面目慈祥,与一般士大夫没什么不同。南薰殿旧藏包拯画像绘制的年代相当早,很可能是从宋代传下来的,显然是我们了解包公相貌最可靠的图像史料。 ⑥ 包公 称包拯为「包公」,倒不能说错,因为宋人确实习惯将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男性尊称为「公」。不过,「公」一般为第三人称,且通常用于称呼逝者,因此在墓志铭中,特别容易找到「公」的称谓。 「包公」一称,也见诸宋朝文献,宋人笔记《邵氏闻见前录》载,章惇少年时,「私族父之妾,为人所掩,逾垣而出,误践街中一妪,为妪所讼。时包公知开封府,不复深究,赎铜而已」。不过,此时「包公」并不是包拯的专称,只要是姓包的,又有点社会地位,都可以被称为「包公」。所以,我们会看到,包拯的子孙也被叫「包公」,如包拯次子包绶的《墓志铭》,碑额阴刻篆书:「宋朝奉郎包公墓志铭」;包拯孙子包永年《墓志铭》,碑额阴刻篆书:「宋宣教郎包公墓铭」。另外,由于「公」通常是对逝者的尊称,包拯当开封府知府时,恐怕不会有人以「包公」相称。
⑦ 包龙图 有时候,包拯也被称为「包龙图」,如明代话本小说《初刻拍案惊奇》:「现今开封府府尹是包龙图相公,十分聪察。」网上有一则网文解释说:「宋仁宗绘了幅包拯半身像赐予包拯,因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故而仁宗皇帝绘的图画便称为‘龙图’。龙图不是可以随便乱挂的,仁宗就给包拯赐造一座楼阁,专供张挂龙图之用,称‘龙图阁’,也作为包拯的官府。自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拯也就叫‘包龙图’了。」这当然是可笑的胡说八道。 包拯之所以有「包龙图」之称,是因为他曾被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职称。龙图阁为皇家图书馆之一,设学士一员,直学士七员,待制三员,直龙图阁五员,这叫做「馆职」,主要用来优待文学之士,以彰显其学术地位,好比现在的官员,如果带上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之类的学术头衔,便可以显得很有学问。但,领有「龙图阁直学士」馆职的包拯却不可简称为「龙图」,非要简称,也是简略为「包直学士」。 还有些戏文将包拯的馆职说成是「龙图阁大学士」,如京剧《铡美案》唱词:「老夫,包拯,宋室驾前为臣,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兼理开封府府尹。」但宋代从没有什么「龙图阁大学士」,这可能是创作戏剧的草野文人将宋代馆职误会成明清时期的「殿阁大学士」了。 ⑧ 包待制 戏曲小说关于包拯的所有称谓当中,可能只有一个称呼是准确的,那便是「包待制」,如罗贯中《三遂平妖传》:「这官人正是开封府包待制。这包待制自从治了开封府,那一府百姓无不喜欢。」待制,跟直学士一样,也是馆职。包拯领「龙图阁直学士」职之前,曾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待制的地位在直学士之下,从待制到直学士,有点像从副教授升为正教授。 既然包拯曾领「天章阁待制」之职,那么称他为「包待制」便是恰如其分的。宋朝人也是这么称呼他的,《宋史•包拯传》载,包拯权知开封府时,因为「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但是,「包待制」这个准确的称谓却流传不广,只在一部分元杂剧与元明小说中见到。而那些谬误的称呼,什么「包青天」、「包大人」、「包黑子」、「包相爷」、「包龙图」,却是广为流传,误人至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