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调动各方积极性 一普工作谱新篇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郭晓蓉 参加讨论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旧石器考古研究室,石器取出、清理、登记、称重、测量、拍照、信息录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记者在普查现场看到,六位普查队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件件石器被小心翼翼地从储藏柜中取出,经整理后放入一个方形的纸盒内,两组负责信息录入的工作人员,一组进行器名、年代、石质等信息的录入,一组专门负责测量,录入石器的重量和尺寸等信息。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旧石器考古研究室主要负责山西地区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普查组的组长任海云告诉记者,石器通常比较小,易于搬运,再加上所有工作人员“流水作业”,普查速度相对较快,一天通常能完成六七十件旧石器的信息录入,现已完成一半以上工作量。但是,与其他器类相比,石器的石质问题一直是普查过程的难题,很多石质不易判断。正在山西大学读在职博士的任海云说,即使见过很多标本,但还是很难准确判断出这些旧石器的石质,很多拿捏不准的就需要向所里相关的专家请教。
    石器器形各异,大多数形状不规则,因此在拍照的过程中较难放置。在石器拍照台上,记者注意到许多用橡皮泥制作而成的支架,用来更好地固定石器的位置。“我们在普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也自制了一些工具,这些拍照用的支架就是其中之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石器不同的是,有一些器类个体较大,比较不易搬运,在测量、拍照等操作中都比较困难。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库房,位于山西博物院的地下库房内,这里同时也是此次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普查组的工作地点。
    在普查现场的空闲地方,堆放着很多盛放文物包装袋的箱子。“与其他普查单位不一样的是,我们的许多文物在发掘整理之后就包装了起来,所以这次普查的第一项也是最消耗体力的一项步骤就是拆包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普办主任高丁丁告诉记者。
    拆开包装之后,普查人员根据藏品总账,以遗址为单位对藏品逐一进行普查。文物器类繁多,器形不一,所以普查速度相对较慢,每天大概能完成二三十件文物信息的录入。由于博物院仓库工作时间的限制,所以经常需要晚上和周末加班,来完成普查任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共计派出五个录入小组,分别奔赴侯马、长治、天马曲村、侯马南山、省博物院库房进行相关文物信息的录入整理工作,并在今年成立了专门负责旧石器普查工作的旧石器组,每个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所长谢尧亭告诉我们,为了更进一步地响应和配合国家文物局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山西省文物局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关于全国馆藏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要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工作组,根据所藏文物总量做了整体部署及安排。
    “我们考古所的四位所长中有两位分管一普工作,我们所的文物数据的审核工作,均由四位所长亲自完成。对上报的文物信息,首先进行时代分类,按照各自的研究方向,对文物信息数据进行分包审核,并且责任到人,还要求每一位参与审核的一普专家在审核过程中对文物信息的定名、数量、完残程度等一系列重要的指标项进行严格把关,并且在修改意见中,要重点写出,方便反馈给每个录入小组进行修改”。谢尧亭所长向记者展示了专家审核意见表中,表格分为藏品编号、名称、存在问题、修改意见四栏。在存在问题一栏中,记者发现以定名、照片、完残状况等问题为主,在其后的修改意见一栏中,将修改信息详细地进行了标识。在意见表的最后,还有整体的问题的总结。
    “考古研究所类单位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单位的员工多有文物考古类专业背景,对文物信息的把握更加准确。甚至一些普查员就是所普查文物出土遗址的发掘者,这样对文物出土背景信息非常清楚。同时所里的领导多是行业里的专家,在审核工作中亲自上阵,严格把关,更能确保信息录入的准确性”,谢尧亭说。自一普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普查员先后进行了多次统一培训,从名称、尺寸、纹饰、完残程度等细节出发,规范工作流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参与此次一普工作的人员,除了单位正式员工、合同制员工外,在校学生作为一支年轻的力量,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了解,他们多为山西大学等高校文博类专业的在校学生,经导师推荐同意之后,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与一普工作中,亲身接触文物,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激励机制也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一普工作的一个亮点。“在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我们决定采取每完成一条登陆信息奖励16元的政策,提高普查员的工作积极性”,谢尧亭介绍道,“目前看来,成果比较显著,普查员工作速度得到较快提高”。记者了解到,每条信息16元是普查员工资之外的奖励,以工作组为单位向普查员发放。
    截至12月1日午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共计完成信息登录18105条,约合文物52711件组,登陆数量居全国前列。
    
    (全文来源:《中国文物报》2014年12月2日第2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