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清代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华文史网 本网编辑部 参加讨论

    笔记是随笔记录当时见闻、阅读古今图书、文物心得、随笔撰写的著述。这类著述古已有之,在古代四部图书分类法中,与笔记有关的图籍因其内容不同,分别归于“史部·杂史”、“子部·杂家”或是“子部·小说家”。
    笔记体著作的主要特点是形式随意、内容广博。在不拘一格的形式中,作者“长长短短,记叙随宜”,或信笔所记,或聊备遗忘,所以笔记体的著作有许多的异名,如丛谈、丛话、笔谈、随笔、随录、随钞、杂录、杂识、杂志、杂记、杂笔、杂著、杂忆、札记、丛录、琐言、琐谈、见闻录、纪闻、旧闻、新语、客话等。正是在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之间,作者记录所涉上至朝廷内宫、达官贵人,下及里巷细民、民间社会,几乎反映了历史上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典章制度、政治斗争、天文地理、文物典籍、金石书画、诗词歌赋、人物轶事、社会异闻、风俗民情、异国知识等,成为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由于受到文字狱的影响,清代前期的笔记讳言是明末清初的故事,对政事少有涉笔,笔记多录掌故风俗,或谈士大夫言行等;乾嘉以后,笔记体著作数量有所增加。总之,清人各种笔记都在前人述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历史琐闻类笔记的内容更为充实而多样化,考辨类的笔记在数量质量上均超过前代,因而清代被称为是笔记集大成的时代。清人笔记也因其所蕴含有关社会生产、社会经济、典章制度、政事及吏治、人物传记、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风气等等资料而成为清史研究者所资参考的重要史料。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编辑部)
    相关信息:
    1、笔记体研究
    2、清代笔记整理、校刊与出版
    3、清代笔记的史料价值
    4、地方笔记史料
    5、清代笔记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