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舌尖上的考古--中国考古网新浪微博(2012.11.16~11.27)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newdu 参加讨论

    #舌尖上的考古#考古食谱~距今11000年前的桂林甑皮岩遗址:这里发现了108种动物骨骼,其中梅花鹿、象、犀、豹、野猪等哺乳动物和包括田螺、蚌壳等贝类都可能位列甑皮岩人的食谱之内,而浮选及淀粉粒分析则表明他们并不种植水稻,而可能钟情于采摘野果、挖掘块茎类植物,例如山黄皮、山葡萄等,丰盛啊~  2012.11.26
    
    #舌尖上的考古#我国进食传统喜用筷子,与欧美国家使用刀叉的习惯迥异。可是在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所见最多的却是各式各样的勺和匕。它们有的较小,可能供自己进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匙;有的较大,可能用于分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饭瓢~还有的则装饰有精美的花纹,也许又具有某些特殊的含义吧。  2012.11.25
    
    #舌尖上的考古#先民们收获庄稼后怎么处理?下面的这组器物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它是出自河南新镇裴李岗的一组石磨盘、磨棒。但是对它的用途考古学家们还有争论,是用于碾磨谷物的工具?是用于碾磨野生植物籽粒?还是用于碾磨颜料的呢?。另外,杵臼也是较为常见的谷物加工工具。   2012.11.24
    
    #舌尖上的考古#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概括了人们最主要的几种食物,“五谷六畜”的起源却可追溯至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小米和水稻是咱们中国人最早驯化的,麦、牛和羊都是从西面传来的。看看考古资料揭示的古人都吃些什么?  2012.11.23
    
    #舌尖上的考古#我们的先民都是相当出色的“职业杀手”。猎取的动物既可以提供保暖的皮毛,又可一饱口腹之欲。为了这一目的,他们制造出许多工具,展开了广泛的交流,采取了许多策略,也由此而不断地进步着。看看古人最早的猎食工具吧~   2012.11.22
    
    #舌尖上的考古#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先民吃稻米饭的历史其实已经很久了,下面展示了崧泽文化的水田遗迹和河姆渡人曾经使用过的耕田工具,看着这些简陋而古老的工具,或许我们又会想到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景况吧。  2012.11.21
    
    #舌尖上的考古#炊器:陶器是我们最容易看到的先民好手艺的表现,他们巧妙地利用土与火的结晶, 创造了许多美观而实用的器物。“民以食为天”,炊器作为与食物相关的器皿更是受到先民的青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类型,其中一些(如鼎)甚至流传后世成为了古代礼制的物质载体。  2012.11.20
    
    #舌尖上的考古#人工火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使先民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许多民间传说和学者都对人工火的起源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黄帝?神农?“燧人氏”?到底谁才是中国版“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然而无论怎样,是人工火的发明使我们领略到了熟食的魅力,从而开启了“美食时代”的大门。  2012.11.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