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初谈中国传统的“中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周昆叔 参加讨论

    “中文化”理念源于先秦时期,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国家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成为其文化传承绵延久远、从未中断的内在驱动力,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都是独特鲜明的。
    “中文化”主要形成于嵩山与河洛地区,或可及东起开封,中经郑州、洛阳,三门峡而达西安这条居我国中部地区长约600公里的景观廊道,此廊道大致北到黄土高原南缘,南到秦岭至淮河一线。形成中文化的上述景观廊道,其地势低下,似函状,亦作孔道,盖源于地质构造华北地台西南隅与昆仑—秦岭地槽东延之接合部,主要由洛阳盆地、新安盆地、渑池盆地与灵宝盆地和关中(渭河)盆地构成。这条景观廊道也将中国第二级阶梯地貌中的黄土高原与第三级阶梯地貌中的黄淮平原连接起来,成为我国东部和西部之间既便捷又居中的交通要道,对于促进古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传输和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文化”的起源地具有下述显著特征:
    地理区位之中。北纬34°—35°,为南北气候分界带和多重生态过渡带。
    古文化核心。从18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旧石器早期遗址到公元11世纪的北宋,古文化绵长。新石器文化中期的仰韶文化和晚期的龙山文化为我国古文化核心。为国家兴起之域。
    国家疆域之中。自夏、商、周以迄北宋的国土之中。
    发达农业之中。自龙山时代便形成粟、黍、稻、麦、大豆五谷农业。
    政治中心所在。全国八大古都,天下之中的洛阳、郑州、西安、开封和安阳占其五。
    上述自然之中、古文化核心、疆域之中、经济之中、政治之中以及前述交通之中的客观影响,长期作用于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古代先民,足以令他们体悟到“中”的种种真谛。正是在这种漫长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最终形成了以中为精髓的中文化。
    先贤对自然、精神的转化关系有深刻论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庄子说:“人与天一也”(《山木》)。这与恩格斯所论述的“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自然辩证法》)并无二致。
    我国主要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观是基于自然界与人文的融合。“天人合一”一词始于汉代大儒董仲舒,他说:“天人之际,合二而一”。“天人合一”思想倍受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季羡林的尊崇,认为是中国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季先生说“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儒有关。若从中文化的形成看,“天人合一”思想应该与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的中文化理念有渊源关系。因此,嵩山及其周围“天地之中”形成的中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语言学上,河南人口语以“中”、“不中”表示肯定与否,这反映了河南人对中文化的深刻领悟与继承。我国艺术不论是绘画或写字,基本原则是守中,构图讲究对称、平衡,注重疏密、虚实结合,尊此,则造型具稳定与和谐之美,违此,则不美。
    我国文化发展、立国、建国、处世皆与中文化有关。
    我国古文化的发展既有中也有边,中促边,边促中,中边互动。以仰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为例,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其核心在豫、陕、晋间。其周边东有大汶口文化,东南有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南有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西有马家窑文化,北有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文化以其强势影响周围的同期文化,其后期博采众长,尤其接纳了屈家岭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促成河南龙山文化大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原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并孕育出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中文化是研究嵩山及其周围“天地之中”的学问,包括其源流、对象、内涵、范畴、哲理与应用等。
    源于先秦“天地之中”的中文化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基础牢,发展旺。
    分析论证中文化,对于把握中原与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完善中国文化的架构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可作为传承与创新华夏文明的一个切入点。(周昆叔)
    (《中国文物报》2012年1月6日6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