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的洞察(三) ——赴英国、秘鲁、意大利文化遗产考察散记 2011年3月,笔者随湖南省文化遗产考察团赴英国、秘鲁、意大利考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益良多。现将随行时所写工作日志摘录,供大家参考。 ——郭伟民 3月6日 马丘比丘 凌晨4:30叫醒,在利马机场酒店简单用了早餐之后,6:20乘上了去往科斯科的飞机,大约1小时15分后,飞机降落在库斯科机场。 下了飞机,感觉到这里比利马的温度要低很多,这温度与库斯科的海拔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初到此处,还有点低度的高原反应,但很快就适应了。从库斯科上了去往马丘比丘的汽车,在山路上行了将近2个小时,到达前往马丘比丘的一个小火车站(OLLANTAYTAMBO),这个火车站是开往马丘比丘的必经之路。火车属于观光车,沿着乌鲁班巴河,一路景色宜人,高峻的山、奔腾的河,令人想起聂鲁达的诗句。火车从3000多米的高原下到1000多米的底处,沿途的景观也因海拔的变化而导致植被变化。由安第斯山脉的高山草甸到河谷森林,由低矮的灌木到高达的乔木,这种变化是渐进的,只有奔腾咆哮的乌鲁班巴河浑浊的河水,激荡着两岸。火车行进了两个小时之后,就在山脚停下,然后坐上去往马丘比丘遗址的巴士,车在泥土和小沙石路上行驶着。这是一条砂土路,不铺水泥或者沥青,乃是为了保持这里原生的环境,尽管夏天或者干燥季节尘土飞扬,晒水车在路上不停地洒水,也坚持用泥砂土路。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当然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如果到了尘土飞扬的局面,也不是一件好事。 下午两点到达马丘比丘遗址边的一家酒店——Machu Picchu Sanctuary Lodge Hotle,这个酒店就在马丘比丘遗址的入口处,酒店不大,但很精致。用过午餐即进入遗址参观。 马丘比丘是一座山城遗址,建在海拔2300多米的山脊上,山势陡峭险峻,周边高山林立,白云绕着山峰,最高峰在海拔3000米以上。印加人在这个地方修了很多建筑,有庙宇、宿舍、谷仓、圣女殿。房子都建在一个有石头垒砌的平台上,因而有大量的保坎和护坡,均用大石头叠砌,这一点与所有的山城是一样的。这里还有太阳塔、大磨盘、中央广场等,有士兵居住的房子,太阳神崇拜和鹰的造型等遗迹。保存较好的是印加皇帝居住过的宫殿,处在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有开会的场所,也有寝殿。面积均不大,约20平方米左右,寝殿与一个较小的浴室相连。还有圣女室、献祭室和献祭台。所有的建筑均没有了屋顶,但有保存很好的石墙。遗址上复原了几处建筑,均是用木头做梁檩,然后在上面盖茅草。建筑群体庞大,又建筑在山脊之上,因而整体显得气势磅礴,很有视觉冲击力。站在马丘比丘,不禁为这个帝国的身世而感叹,这个高山丛林帝国神性十足,国民的宗教情绪几近疯狂,为此耗费巨力修建神殿,国家基石却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是复杂社会因宗教原因导致毁灭的有力证据。 房子之内的地面,多铺泥沙保护,有的还有石铺地面。没有建筑的地方,均一律种上草皮。马丘比丘遗址与周围山势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保护与展示的形式极为简单,很少人工雕琢的痕迹,连解说词也没有,只有很不起眼的指路牌,指路牌也只是用箭头指明行走的方向,并没有所谓“太阳塔”、“神鹰庙”之类的介绍和描述性文字。严格遵守了不干预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于保护这个遗址是极其重要的了,马丘比丘开发利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这个遗址依然保留了原生态特征,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坚持保护遗迹的原貌的原则,不进行太多的人工干预(马丘比丘的所有草皮应该是后来种植上去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现代人类与古代文化遗产才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也才会真正达到天人合一。故而有山雀不畏惧游客、松鼠近距离与人对视、野兔悠闲啃草、驼羊穿梭在人群中的奇妙景象。 ![]() 图五 马丘比丘之一 ![]() 图六 马丘比丘之二 当然,对于这样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没有解说词、没有遗迹内容说明牌、没有为遗址出土文物就地建造的博物馆,使人们无法了解遗址的真正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实际上,马丘比丘的发掘是美国人做的,所有当事的出土文物全部运往了美国,秘鲁政府一直为美国归还马丘比丘的文物而持续努力着,最近终于有了结果。 3月8日 库斯科 遥祝考古所的女同胞们节日快乐! 早上在库斯科古老的“东方酒店”醒来。用过餐后即去看太阳神庙,这个庙是印加帝国时期的重要宗教建筑,基础和大部分墙体保存完好,有的是用很大一块石头加工而成,石头之间的缝隙连刀刃也插不进去,可见当时建筑之精工细作。在古老的印加太阳神庙旧址的一侧建有天主教堂,里面是关于圣经故事的大量壁画和人物雕塑。 ![]() 图七 库斯科古印加太阳神庙 库斯科老城大部分都是用石头建筑,现在的房子所使用的也大部分是印加帝国时代的墙基,这种建筑基址非常牢固。典型的印加石头砌筑方法——不对称的石块,除非极其讲究事先的设计,否则是不能建得如此完美。 然后看了练兵场,这个场地规模很大,显然是具有可以演练战士的功能。场坪的两侧是巨大的石头建砌起来的墙,在其之上可能还有其他相关建筑,应该是与当时的防御设施有关。或许可以推测这个所谓的练兵场可能就是一座防御性质的堡垒或山城。这有点类似于集安高句丽的丸都山城和国内城的性质与功能。 ![]() 图八 库斯科城郊外山城遗址 这个城在现在库斯科地势最高的地方,是居高临下的地点,显然具有某种防御功能的。(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