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工作因单调而枯燥,但倘若能在这单调而又枯燥的生活之余,发现一些城市生活中不见的趣事,倒也是考古人之乐。记录下来,聊以自娱,岂非乐事! 2008年9月中旬,我前往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壶口镇的龙王辿考古工地实习。这里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南部,周围群山绵延起伏,黄河在我们脚下奔腾而过;工地不远处,就是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黄河对岸地属山西省。站在黄河岸边的台地上,面对着这终年奔流不息的河水,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的考古工地距离最近的村庄也有5.5公里。这里除了公路上呼啸而过的各式各样的机动车辆,再就是辛劳的筑路工人。 由于终日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单调、枯燥而又无聊。 无聊中我开始和为我们工作的民工攀谈起来。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山水风景均在我们的交谈中。 因为本地属延安辖区,不禁勾起我对那段红色岁月的好奇心。可惜交谈的结果甚是令我失望。 闲谈中,陡然间一位民工不经意的一句话令我吃惊不已: “我们这里的男娃从不娶河对面的女娃,女娃也不会嫁给对面的男娃。” “为什么?”我随口就问。 “对面都是日本人。” “……”。我无语。 据当地人讲1942年日本人攻打临汾时,阎锡山从对面的克难坡(阎锡山自命名,以喻克服困难,抗战救国)退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隔河而与日本人对峙。 无需多言,我们都知道当年的日本军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我很震惊,我们淳朴的陕北农民怎么能有这样的愚见?怎么会有这种强烈而又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困惑之余,我请教了曾经在这里做过考古调查工作的老师: “确实,这边的人是看不起河对面的山西人,称他们为‘杂种’,或者‘日本人’” “为什么?”我问。 “不知道”。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里的人产生如此看法?又是什么原因使这种看法历久而不灭?河对岸的人就此又有何反应呢? 翌日,在我完成我的工作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寻找答案。下面是我们的交谈记录,简要摘录如下(当地人用方言回答我的问题,为了方便记录我把它转录为书面语: “你们这里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对面不结亲?” “不记得了”。 “那你们这里最后一位和对面结亲的人,年纪有多大了?” “我们这里好像从来没有和对面结亲的人,很久以前就是这个样子。” (我原本简单的认为,是因为河对岸都是“日本人”,才不结亲。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结亲理所当然应该存在。1937年或者再晚一些,可能就是不结亲的上限,我提出这两个问题也正是想证明这一点。然后,我再去寻访当地的老年人,或许就可以得到答案。(我曾武断的认为不结亲可能和50年代的激进的左倾思想以及之后混乱的“文化大革命”有关)但是我没有预料到事情却没有按我的设想进行。) “为什么?” “我们这里有句俗语‘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他们给出的解释是:他们结亲宁可隔一座山,都不愿意隔一条河。山路难走,但不危险;水路易行,却是时时暗藏危机。接着这个民工指着工地旁边的一条小溪——惠洛沟,说即使是这样狭窄的一条小河,我们这里的人也不愿意跨河去和对面的人家结亲。” “那河对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 “当然有了。” “那你们不和对面结亲,不是因为河的那一边是日本人。” “呵呵……。” “那你们这里现在仍然不和河对面的人结亲吗?” “现在呀,娃不好找媳妇了。谁还管是不是河对面的人了!就是河南、河北只要能娶回来媳妇,都行。” “哈哈……。” 我们的交谈到此结束。 答案有了,却令我唏嘘不已,同时也很惭愧。凭着一句话我就给我们陕北的农民戴上“强烈而又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的帽子!更为我调查之前先入为主的武断的结论而自责。 可是虽然我得到了答案,但是我的思考并未就此结束。既然不结亲的习俗古已有之,那为什么现在人常会拿对面是“日本人”作为说辞?且历经60年仍不见消逝。是什么原因使得两者结合到一块?令我百思而不得其解。倘若说是由于黄河的阻断,而缺乏交流,由此而产生隔膜,却也不能成立。就我所知,在我们工地的旁边就是一个渡口,据当地人讲,这渡口由来已久,早在清朝就已存在。山上废弃的窑洞就是当年繁华的见证。渡口的废弃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下游不远处黄河大桥的竣工为止。书上讲文化的阻断,产生隔阂。可是为什么交流不断,而隔阂却也同时存在。 我沉思。 是历史积怨?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个成语——秦晋之好。自古而来,秦晋之间纷争不断。春秋战国之际秦晋争霸,使得“秦晋之好”成了一个讽刺;而今天的黄河两岸晋陕民众间的隔阂(姑且这么说),看来又使这“秦晋之好”成为了笑谈。 是小农意识?晋商驰名天下,招人妒忌。当地人就热传“山西人,九毛九。”山西人善于做生意,且做生意特别较真(或者抠门),一分钱都不肯让步。 最后我笑了,笑我自己坐在书屋里臆测,怕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答案。 但是若要我去做一番调查,到当地人家里访一访,恐怕也是做不到。一来我的工作不容许我离开工地;二来缺乏相关的民俗学调查知识;三来就是我的懒惰了。 ![]() 考古人的生活——野外发掘 ![]() 考古人的生活——室内 ![]() 蜿蜒而去的黄河 ![]() 黄河对面的山西省 ![]() 遗址脚下的惠洛沟 ![]() 黄河古渡口遗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