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是清代掌管内廷事务的特设机构,主要为皇帝及皇室生活服务,设立于顺治初年,延至溥仪小朝廷时期,伴随清朝的兴亡。内务府虽不属国家权力机关,但在皇帝家天下的时代,有着特殊的地位,与国家政务息息相关。 总管内务府印 内务府呈稿即内务府所属各司、处、院撰拟、报堂签署、归档存案的文稿。其形式属稿本,是内务府堂日常公文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内务府全部活动情况。 呈行稿 内务府呈稿从内容上划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呈行稿,是内务府向其他官署行文的文稿,即各司处代替内务府撰拟的对外公文稿,或是各司处向其他官署行文,因其不具有对外行文权力,故须呈堂报批,以内务府名义发出;二是呈报稿,是内务府各司处理公务过程中,呈报堂官请求批示处理意见;或公务处理完毕后,呈明堂官事件处理结果的文稿;三是呈存稿,是公文处理完毕后,将公文中应存案备查者呈堂存案,此类文稿来源内容相对复杂。 呈报稿 内务府呈稿的内容,涵盖了内务府及各司处等所处理其执掌之事务。如核销内廷工程银两,查对宫殿陈设,有关官员的升除奖惩考核等;呈领、奏销修缮及制办宫内各种用品、所需物品及银两等;呈领办买皇帝嗣位登极、册立皇后、祭祀坛庙、年节、帝后寿辰等所需供献果品、香蜡银两、应用彩绸、供器等,呈领年例造佛物料,东岳庙、大光明殿、弘仁寺、恩佑寺等寺庙香供等;各庄头、园头呈交地租、杂差银两及欠银数目;呈送工程勘估及核销清册,呈领工程原料、银两等;按月呈报用过掌关防处苏拉、领催、头目、内管领数目并清单,呈领公费银两,接办活计、买办纸张、添放饭食、每月动用银两等;每月使用苏拉数目,添造金银器皿、领取物料并工价钱文,干肉库、肉房收到海味、山菜、鱼肉、狍鹿、鱼羊、鹅鸭等造具蓝册呈堂钤印;办理南府景山事务处用过苏拉数目;等等。 内务府呈稿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内务府汉文呈稿档案共326076件。从朝年来看,自乾隆朝至宣统朝,乾隆朝存量有限,仅5517件。嘉庆、道光两朝档案为多,共计21万余件,约占总量的66%。光绪朝现存46807件,宣统朝8035件。从机构来看,共涉及内务府下属司处及临时机构等32个,且各司处档案数量分布悬殊很大。营造司、广储司、造办处3个机构档案为多,合计14万余件,约占总量的43%;其中营造司呈稿为最多,约6万件。营造司掌宫廷缮修工程事务,各宫殿、园囿除重大工程会同工部办理外,寻常岁修工程,都由营造司承办。因此营造司呈稿详细记录修缮各宫殿建筑的规制、尺寸及所用原料数量、尺寸等。造办处档案近4万件。造办处分掌制造和储存各项器物之机构,历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造办处呈稿较为混乱分散,存于造办处项下的仅4500余件,余者皆归于补遗项内,查找利用略有不便。 内务府呈稿曾历经三次整理。1934~1936年,完成了该部分档案的基本清理;1959年3~7月,确立了整理及立卷原则,完成了案卷级整理,奠定了现今内务府呈稿的基本状况;2011年5~12月,完成了内务府呈稿的文件级秩序加工整理。 内务府呈稿 内务府呈稿的发布概况。1959年整理后,内务府呈稿档案开放利用,有部分档案发布出版。据笔者统计,50余年来,发布内务府呈稿档案1578件。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所编《清代的旗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宫瓷器档案全集》、佚名编《内务府掌仪司呈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六编》《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奕秘档》为最。但发布总量尚不到现存呈稿档案的5‰,很难反映呈稿档案面貌。 利用研究概况。笔者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及部分论文集和相关著作,共检索到利用内务府呈稿档案的研究成果62篇(种)。其中以内务府呈稿作为立论基础或主要史料的较少,其他则多为辅助材料或零星引用。值得注意的是,对呈稿档案的利用形式多为转引,且为反复转引。这充分说明,内务府呈稿档案的巨大价值尚有待发掘。 内务府是为皇帝及皇室生活服务的重要机构,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呈稿是内务府处理日常事务所产生的公文,对于研究内务府执掌相关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反映该机构的全部活动情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务府呈稿档案,存世数量较多,相对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内务府执掌相关面貌。内务府呈稿档案将于今年年内开放利用,必将为史学界、档案学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推动清代宫廷史及内务府相关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