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罗明老师和清史传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潘振平
    罗明老师走了,走得安祥宁静。
    2013年11月,我去看他。他的病已经发展到影响咽喉发声,与人交流,只能通过纸笔。握着他无力的手,我心里一阵阵抽搐。突然,他嘶哑着嗓子对我说:“我能活到今天,全靠心态好。”
    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认识罗明老师是在1983年。当时全国社科发展规划列入了大型清史的研究和编写,其中就有人物传记。人大清史所承担了传记的大部分编写工作。戴逸老师主持下编,亦即晚清人物传记的编写,为此组织了一个团队,成员有湖南师大的林增平,河北师大的苑书义,人民出版社的林言椒,人大清史所的李文海和罗明。罗老师的专业是清史,属于古代史学科,之所以参加这个以近代史学者为主的班子,大约因为他是清史所副所长,戴老师的助手。我的印象中,当年凡是戴老师领衔或清史所参与的大型项目,比如大百科全书清史条目的编写,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的撰写,中华文化通志清史卷的编著等,他都厕身其间。他自嘲是“万金油”,时间多消耗在组织学术活动、后勤保障,以及在出现状况时挺身而出。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的编写,与上编不同。上编由社科院历史所和人大清史所共同承担,按朝代逐卷编写出版。下编采用了林言椒先生的建议,由班子成员按计划分头向全国各地学者组稿,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来稿情况,选择其中成熟的稿子,不分朝代,结集出版。我当时刚从华东师大研究生毕业,在人民出版社工作。林言椒先生推荐我参加这项工作,协助做些会务,以及每年编辑工作会议后,根据讨论意见对稿子做点修改和编辑工作,然后发稿至出版社。我由此得到了一个特殊的学习机会,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这些学术前辈。
    罗老师开始时不参与组稿,讨论稿件时也不大发表意见,只是兢兢业业地操办一年一度的会议。他待人宽厚,知识丰富,善于结交朋友,在清史学界人脉广泛。渐渐地,我不仅把他看作老师,更当作一位可以依赖信任的长辈。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学术研究的环境恶化,学术著作销量锐减,研究经费捉襟见肘,《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的组稿日益困难,甚至编辑工作会议亦无钱召开,工作一度陷于停顿。罗老师心急如焚,毅然出手。从1991年开始,他带领湖南师大的郭汉民兄和我,一边补充组织稿子,一边对已有稿件逐篇加工处理。1992年一年完成三卷,3月第八卷发犒,11月和12月,第九、第十两卷交付出版。在辽宁人民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十卷本《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终于得以全部面世。今天我可以说,罗老师在最后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这种作用,在出版的文本中是看不到的。
    罗老师大病一场,但他豁达乐观。我去医院探视,他要我找些小说给他阅读。于是,我送去了刚刚看过的金庸武侠《笑傲江湖》盗版本。多少年以后,说起这部小说,我们还对其中的若干情节记忆犹新。
    2002年,我奉召参加北京清史纂修工程体栽体例研讨会,又一次见到了罗老师。我首先问他身体状况,他连说无碍。他精神矍铄,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介绍清史工程的有关情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家终于斥资举全国之力修史,怎能不让这些一辈子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兴奋!
    2004年3月12日,我到清史编委会传记组报到。中午,他执意把我带到自己的新居,一边吃饭,一边介绍清史传记的进展情况,以便我迅速进入角色。看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这一年,清史工程已全面启动,传记组面临入传人物名单和项目的确定、编写则例的起草和讨论、试写样稿的组织和修改,以及急如星火的立项工作,头绪纷繁,时间紧迫。罗老师丰富的经验,广泛的人脉,以及要言不烦的判断,使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更加从容,更有效率。他和组内另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王思治老师,是我身后坚固的墙,有了他们的点拨和指教,我心里十分踏实。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殆非虚语。
    尽管已经年迈,经常在季节交替时由于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罗老师仍然出任联系专家。他戏称自己已是“牌尾”(太平军对老弱者的称谓,青壮男子称“牌面”),却跟着我们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各个课题组成员,参与各项目具体入传名单确认,以及第一批稿件如何修改的讨论。说来十分遗憾,我尽量回忆,想说出一两件罗老师对于传记质量提高的“重大”贡献,可惜没有想起来。传记组各位专家评价稿件,特别是提出的修改意见,往往都是具体的细节硬伤,作者采纳吸收,成稿中不会留下痕迹。记得有一次听罗老师说出某一篇传记中,有个地名两个省份都有,作者疏于核对,乃至张冠李戴。我想,没有宽博的知识积累,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这类问题是很难发现的。
    进入稿件审改阶段后,罗老师仍然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有什么稿子需要紧急处理,我总会想到他,而他也从不拒绝。不过,他在公开场合渐渐沉默了,私下多次表示对于清史工程质量的担忧。他希望我们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由负责任的专家聚在一起,相互切磋,解决稿子中的各类问题,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到了2011年底,他不断对我讲起离开的想法,我则态度坚决地挽留。后来我才知道,此时他已经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并已作出保守治疗酌决断。他打算静静地、有尊严地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而我对此一无所知。乃至2012年年底他正式提出不来上班时,我还恳求他在家审改一部稿子。他仍然没有拒绝,并且按时完成了任务,只是叮嘱我再复核一遍史料,因为手头书籍不够,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外出查找资料了。
    安排罗老师从事这项工作,使我抱憾终生。
    接到罗老师去世的消息,我正在台湾参加清史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没能向他最后告别。我知道他的在天之灵不会责怪我。他和清史工程那些已经故去的老先生一起,正在天上什么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看我们如何做好清史的收尾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为之呕心沥血的前人,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作者简介:潘振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审,国家清史编委会传记组组长。
    (转引自《清史研究》2014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